巡航导弹最在出现是在战火纷飞的二战时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巡航导弹已经发展成为隐身巡航导弹,目前许多军事大国都有研发隐身巡航导弹,当然跻身世界排名靠前的中国也不例外。近日得到官方通报证实,中国隐身巡航导弹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官网发表一篇的报道,称总工程师宫元勋实现对某特种吸波材料实现大规模应用,并且透露这种特种吸波材料将被运用在某一体化隐身设计的型号上,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是飞航导弹的主要生产商。通过所透露出的信息,大致可以推断出某型号就是正在研发的新一代隐身巡航导弹。
其实,只要对军事多少有点了解的军迷都知道,吸波材料就是针对隐身飞行器而设计的,其中就包括战斗机和巡航导弹。宫元勋工程师负责的某型号有很大的难度,据了解得知,这也是航天科工三院首次大面积进行隐身一体化设计,相较于其他产品来说,隐身要求更高,而且吸波结构的设计也颇有难度。
新一代隐身巡航导弹需达到3大要求:外观需满足气动性能、导弹采用吸波材料、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因而隐身巡航导弹的设计研发才会导致这么困难。比如所介绍的,宫元勋工程中在进行首次大面积采用用结构隐身一体化设计的某型号中,无法实现宽频隐身,同时满足重量与厚度达标。
但是宫元勋工程师作为吸波材料专业方向的中流砥柱,没有放弃突破这一超级难题,而是积极改机材料,经过不懈努力改善了吸波性能,应用于各种隐身部件后效果显著,终获得设计认可,立下了汗马功劳。
美国是最早拥有隐身巡航导弹的国家,早在1983年美国一家公司就开始研制隐身巡航导弹,就是编号为AGM-129A的隐身巡航导弹。如今,美国正在炒作的LRASM反舰导弹,就是采用结构隐身一体化原则设计。
简单来说,这类导弹首先做到的就是外观隐身,采用隐身材料把照射到的雷达波吸收,尽量做到不反射雷达信号,尽可能做到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被“杀死”。据悉,美国同样正在研制新一代巡航导弹——LRSO,同样也将采用隐身设计,并且性能将优于AGM-129A。
无疑,在作战过程中隐身技术的良好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隐身巡航导弹的应用,成功应用将提高导弹的远程突防和打击能力。要知道,如今隐身性能已经成为新一代巡航导弹的发展趋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官网的报道正是证实了,中国正在研发新一代隐身巡航导弹,努力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尽可能的缩小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