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神奇的天象到底是什么,有猜测发射卫星,也有分析是在进行反导试验,还有说是在试验高超声速武器~ 在官方公布结果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反正都是好事,“飞龙上天”了~
不过和马斯克发射卫星时的图比较,还挺像是发射卫星的,话说昨天小编还给大家说卫星的故事,这难道是受局座神秘力量的影响?!好了,咱们继续昨天的话题。话说上个世纪60年代,卫星拍个照片,还要辛辛苦苦往地球上扔胶片,而现在,我们打开手机就能享受到卫星定位系统为我们服务的好处,当然了,卫星定位可不是光能拍照就可以的,毕竟,周围的景物是可以变化的,就连地壳也是在运动的~ 所以我们得找一个可靠的参照物~
通俗来讲,就是卫星依据你发射信号的时间来确定你的位置,那么同一时间,接收你信号的卫星数量越多,对你的定位就越准确。而实现这一功能的就是星钟,搭载在卫星里的原子钟。
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原子钟起初我们是没有,在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初期,我们想过进行国际合作,引进欧盟的原子钟。本来双方谈得好好的,结果到了签协议的最后一刻,欧盟反悔了,不卖给我们。那怎么办?这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啊,我们只能用中国人自己的智慧研制属于我们的原子钟。靠人不如靠自己,最终,我们北斗卫星使用上了自己研制的原子钟,精确度远高于国际十万年差一秒的精度,我们的精度是三百万年差一秒的精度,真是厉害了,我的北斗!!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这三个问题中,卫星定位系统实际上只能解决“我在哪”这个问题,告诉你,你在地球上确切的经纬度。至于你具体在哪条路上,这是画地图的人应该告诉你的,所以北斗卫星和前一段热炒的北斗地图根本是两回事儿~
不过,在卫星定位这个基础上,确实可以开发出很多很多的商业用途。
比如现在很多汽车公司都在研制无人驾驶汽车,依靠卫星定位和高精度数字地图,以及车身多处传感器,来确定汽车周围的情况并检测移动物体。
再比方说地震前某些地方可能会发生位移,这些卫星定位都能监测到,但具体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则是气象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了。
截至2017年8月31日,全球在轨运行的卫星1738颗,其中属于军事、政府卫星约844颗,商业卫星767颗,民用卫星127颗,民用、商业卫星占比达到51.4%。美国以803颗卫星排在世界首位,中国以204颗卫星排在第二位。
除了专门的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和科研卫星之外, 很显然,天上那么多商业卫星不可能像定位卫星那样拥有原子钟那么高的技术,当然也不需要那么高技术。
卫星图像被也可以定位田地,找出哪些作物正在生长,评估作物的健康状况,然后计算可能的产量,等等,这些都是很有用的商业数据。
当然,还有很多可以开发的商业模式,只要大家脑洞大开,天上的卫星都能帮你做到。目前,中国商业卫星盈利模式仍然处在迷茫中,中国的商业卫星比例还没那么多,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你需要卫星来帮你些什么?
当然了这些脑洞要想实现,首先得把卫星发射上去~ 现阶段可能发射卫星成本较高,降低成本才更容易走入寻常百姓家;等到卫星发射上去了~ 估计科学家们要继续头疼太空垃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