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军用芯片绝不做"中兴第二" 不仅打破封锁还出口 | |
www.wforum.com | 2018-04-25 20:57:3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最近一段时间美方罗织罪名宣布对中国的中兴公司实施前所未有的芯片禁运,使得这家在国际通信行业一度叱咤风云的大型国企顿时陷入了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困境当中。许多国人在感叹中国面临“缺芯之痛”的同时,也不免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军事工业捏了一把汗:如果美国如法炮制,对中国的主要军工企业也来个芯片禁运,我们还能继续生产歼20战斗机、055驱逐舰、空警500预警机、东风快递以及各种人造卫星吗? 其实就连普通网民都能够想到的问题,难道美国人会想不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为了打压中国在高技术军事领域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都对中国实施了严密的军用芯片(尤其是高端的航天航空级别的芯片)封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基本上无法从正常渠道进口性能满足需求的西方军用芯片,即便是通过特殊的第三方渠道可以高价获得部分禁运产品,也仅限于小批量的一次性交易,售后和货源都没有保证。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以航天航空领域为代表的军用芯片产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长足进步,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或者是有国产化替代方案。这些年来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井喷式发展,与一颗强劲有力的“中国芯”也是密不可分的。以我国的北斗系列导航定位卫星为例,2015年7月发射的北斗二号卫星就全部采用了宇航级的国产CPU芯片,不再使用进口CPU芯片作为备份,数据总线电路、转换器、存储器等芯片也均为国产货,整星的芯片国产化率达到98%。 到了2017年11月首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已经实现了“没有一块进口芯片”。其中包括自主研制的抗辐照四核CPU芯片SoC2012,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SpaceOS2,与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相当。从98%到100%,提高的数字虽小,却代表着国产芯片技术质的飞跃。在北斗卫星研制过程中,也曾经遇到过外国芯片商以政府禁令为由停止供货的情况,中方通过技术攻关用国产货实现了替代,外方不得不表示愿意恢复供货并且降价50%以上,但是却更加坚定了北斗卫星使用国产货的决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