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图文)目前见到对越傅平山烈士牺牲战斗的最详细记录 战地日记
www.wforum.com | 2009-02-21 12:34:3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目前见到对越傅平山烈士牺牲战斗的最详细记录


特侦四连工兵班副班长张培林战地日记之——

12·27战斗纪实

排长坐在我的面前,给我讲“12·27”战斗的经过。看的出,他的心情是沉重的。作为这次战斗的参加者之一,作战的艰辛与残酷给他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尤其对侦察参谋傅平山的事迹,他讲一次哭一次,我们也跟着一次次地掉眼泪。
根据排长的讲述,我用三天空余的时间整理我的日记,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总算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假如有一天我真的能回去,他们将是激励我人生的动力。

 

1986年12月31日


"12·27"战斗

引子:据内线(为作战部队提供越情报的边民)反映,在距离中越边境约十五、六公里的大黑山阵地,每天都有越南士兵下阵地打水,且不带武器,时间一般是上午九点多,下午两点多。这一情报的获得,使刚刚由老山战区转入者阴山战区的四连干部如获至宝,他们脚跟还没站稳,也没来得及多想,就匆匆准备着这场战斗。毕竟,在老山战区的近三个月里,辛苦没有少费,战果没取得,还牺牲了一个、负伤了九个战友,这种郁闷、这种无奈,使所有人心中憋着的闷气突然释放出来:“战斗、战斗。”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上到负责四连方向的侦察大队副大队长、下到各排排长,都被一种激昂的情绪涌动着,于是,四连连部的会议桌上,一个简短而秘密的会议便召开了。很快,决议形成。
“就这么干!”副大队长李鹏语气坚定,激动的心情写在脸上。

一、开进: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晚二十三点,天黑沉沉的没有一点光亮,夜静的出奇,云南前线边防二连驻地的一角,一只即将执行捕俘任务的侦察小分队正整装待发。轻型冲锋枪、微声冲锋枪、匕首、指北针、82式手雷,成了这支队伍主要的战斗装备。
连长胡贵林根据所掌握的情报,再一次做了简要的介绍。他告诉大家,这次作战区域的难度,虽然比老山地区小多了,但路途远且在距离边境30多里的越南境内,难以进行抵近侦察,所以,我们对现场地形地貌并不了解,对敌人的兵力配置情况也只知一、二。现在,我们只能靠老乡提供的情报和一张作战区域地图,在向导的带领下,直捣越军守备阵地。鉴于此次捕俘战斗的复杂性,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现在,我们就要出发,请大家检查好自己的武器装备,确保行军途中的安全。
连长话音刚落,指导员将摆好的十几只碗一一端给即将出征的每一位同志。侦察参谋傅平山语气庄重:“弟兄们,此行任务艰巨,希望我们能马到成功、平安归来!干!!”
十几只手几乎同时举起,雪白的瓷碗碰在一起,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亮。大家一饮而尽,瓷碗的亮光在夜空划出一道刺眼的白光。
饮完出征酒,大家便蹬车出发了。在中国大西南的这条战备公路上,军用卡车载着一支勇敢的侦察兵队伍,正悄然地向目的地开进。昏暗的汽车雾灯在黑夜里游弋,拨开的浓雾撕碎了又聚合,让人一刻也找不到方向。车驰带来的微风透过迷彩网吹在战士们的脸上,送来一丝的凉意。大家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吱声,谁也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些什么,只是默默地等待。
约莫半个小时,汽车停靠在路边的山崖之下。大家轻轻跳下车来,一个摸一个地站成一排,一条长长的背包绳从前往后递过来,握在每个人的手上,由向导牵着徒步前行。
夜色犹墨,深沉的叫人窒息。队伍从边防二连阵地背后的不远处通过,沿着山脚下的一条羊肠小道向山崖口开进。此时,大家谁也不知道行进的方向,只是由向导牵着,忽上忽下,或左或右,默默地前行着。但凭直觉,人们还是能够判别出山坡与山崖。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每个人都是以十二分的小心保持着平衡,以防万一失脚掉下山沟。
越过边境线,是一条曲折而下的小路,四周黑压压的,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感到手中的背包绳在或紧或松地拽着,急促地向前走。向导凭着山兔子般灵动的双脚,在黑暗的山路上穿行,让身后这些来自华北平原的飞虎倒是显得不太适应。要不是这条背包绳,恐怕掉队的不在少数。
翻过两座山,拐了不知道多少道弯,有的同志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反反复复,大家逐步适应了许多。
山里的雾气越来越浓重,队伍像是行进在一个大峡谷之中。不一会儿,大家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音,给沉闷的心情多少增添了一点欢快的气氛。这时,队伍里忽然传出了惊讶的叫声:“河!是不是要过河?”
队伍里没有回音,大家还在继续默默地前进。进入一块平坦之地,脚下也松软起来,前面的流水声也更加清亮。大家知道进入河床,就该过河了。向导停下来,告诉大家水不深,刚过小腿,要求必须跟着他的路线过河。同时他还告诉大家,前年第八侦察大队在这里过河执行侦察任务时,突遇山洪暴发,四名战士被洪水冲走了,遗体被抛在了几百里外的广西河床上。
听完向导的叙述,大家都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为自己,也为我们牺牲在越南战场上的所有战友。
淌过河,副大队长做了简短的布置,队伍沿着山脚向上前行。在两座山的相接处,捕俘组与火力组分道而行。此时,大家彼此相互拥抱、握手,在“多保重”的道别声中,捕俘组继续向纵深前进。火力组则留在此处寻找位置,准备火力支援。
约莫六点多钟,天空渐渐发起亮来,眼前的植物也依稀可以辨别出来,远处的鸡鸣狗叫隐隐约约传过来,给静寂的夜空送来一点生命的气息。看来,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
半个小时后,捕俘组到达距离大黑山三、四百米的位置,副大队长示意队伍停下来,做进入捕俘地点前的最后休整。此时,天色已是微明,远处的山峦、田野渐渐显露出来。向导指着不远处相对独立的一座山峰,告诉大家,那就是越军的大黑山阵地。
顺着向导手指的方向,大家把目光投了过去,只见一座孤零零的山峰在群山中鹤立鸡群,高傲地把峰顶掩隐在浓雾之中,大有不屑一顾的感觉。山腰之下,茂密的植被象一套绿色的围裙,将它包裹的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阵地的迹象。连长问向导:“怎么看不到敌人下山的那条小路呢?”
“再向前走一段就可以看到了,趁天大亮之前,我将你们送到小路的水井边。你们等着,他们会下来的。”
一排长林江探过头来:“副大队长,趁敌人还没起床,我们干脆上山将他们一锅端了,能带回几个算几个,那样更痛快?不就是一个排的兵力吗!”
许多同志面面相觑,“排长说的也对,我们要么不干,要干就一鸣惊人。干脆把小鬼子端了算啦。”
“不能,”侦察参谋傅平山坚决否定了排长的设想,“我们这次行动,本来就是一次冒险。侦察大队、云南前指都不知道我们这次行动,我们还是按既定方案行动,保证抓得到俘虏,保证大家安全返回。”
参谋傅平山做了具体安排之后,捕俘组在向导的带领下警觉地向目的地抵近。望着面前这座越来越近的越军阵地,大家感到既紧张又激动。一场真正的捕敌战斗就要到来了。

二、捕俘前后:
站在山脚下仰望顶峰,大黑山的险峻被浓雾完全包裹了,这倒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更好的潜伏机会。
向导带着工兵排长李忠信沿着山体左侧向右盘旋而上,经过探测确认确无地雷后,其他人员逐个跟进,不出百米,找到了由山顶盘旋而下的那条羊肠小道,这是守备在大黑山阵地越军下山、打水的唯一通道。再往上走,一个一米见方的水沟呈现在眼前,水沟里水深不过二尺有余,清澈见底;水面上不时涌动着小小的涟漪,泉涌让这个小小的水沟时刻保持着活力,多余的泉水从上面石头的缝隙里流淌出去,潺潺地向山下流去。再往上三、五米,捕俘组轻轻拨开茂密的草丛,在小路两旁潜伏下来。
捕俘组完成潜伏后,副大队长迅速对现场进行了检查拍照,并匆匆带着警卫员小胡向山底奔去,在一个相对隐蔽又便于观察拍照的石头后面,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藏身之地。他们想,这真是一个绝好的观察哨,唯一欠缺的是,他们比捕俘组更靠纵深。
大黑山阵地静悄悄的,偶尔从山坳里飞去几只小鸟,也是沉默寡言的,似乎是害怕惊扰这山里的静寂。潜伏在路边的同志们,静静地伏在潮湿的草丛里,一动不动。一只骚动的毛毛虫掉在三排长的脖子里,他强忍着痒痛,任凭毛虫顺着脖颈慢慢地游走。
时间在静静的等待中慢慢溜走。八点钟,太阳都不见露头的迹象,好像怕驱散天上的阴霾。不一会儿,一阵微风从山后面掠过来,揭开笼罩山头的迷雾,将大黑山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
九点半,阵地上的越军开始活跃起来。一个士兵操起扁担,挑着两只塑料桶,沿着天天行走的这条小道,慢慢向山腰走去。象早晨的天气一样,他几乎没有一点的兴奋,以至于接近我捕俘位置时,我捕俘人员都没有听出动静来。快到水井时,右侧山脚下副大队长发现了,潜伏的战士也听出了脚步声,但用电台通知已经为时太晚。情急之下,前面的用脚向后传递信息。大家迅速警觉起来。
或许是有种异样的感觉,打水越军走到水井旁,忽然停下脚来。正在犹豫之时,连长胡贵林与身边其他战士一跃而起,越军见状撂下水桶撒腿就跑,嘴里还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
“不许动。”连长胡贵林一边喊一边举起握在手里的“六四式”微声手枪。
“噗噗”两声,惊恐的越军臀部连中两弹,瞬即摔倒在小路边。
很快,其他战士跑上前去,背起俘虏向原路返回。侦察参谋傅平山压低声音,急促地命令:“快,捕俘手抬俘虏,掩护组断后掩护,迅速撤退。”
与此同时,大黑山顶上,一名站岗的越军狠命在呐喊,随后三声剧烈的枪响。
撤出不到二百米,山顶上的越军已经追了出来,有的一边追赶,一边向我撤退方向开枪,紧张的气氛骤然升温。见此情景,傅平山参谋果断下令:“毙掉俘虏,火速撤退。”
看着所有的人从自己身边火速撤退,他正欲起身,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于是,又调过身去,迂回向追兵来的方向跑去。他想起,副大队长还在里面,没有看见出来。于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他瞬间抱定返回去寻找的意念。借着复杂的地形和齐腰深的茅草,他毅然决然地向纵深奔去。
撤退的人员刚刚沿着山腰转过少半个圈,山顶上堵截的七、八个越军已肆无忌惮地站在制高点上,端着苏制冲锋枪向我撤退的队伍猛烈开火,妄图将我们伏击在大黑山底下。由于捕俘组携带的都是轻冲、微冲之类的超轻型武器,更助长了越军的嚣张气焰。大家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越军射来的子弹雨点般地砸在石头上反射出去,在空中发出刺耳的哨音。而我方武器射出的子弹,对他们显然不具有杀伤力。无奈之下,报话机请求火力组支援,没有听到任何回音。
前有截贼,后有追兵。
怎么办?
“突!”连长毫不犹豫,带领大家紧贴山底继续突围。
头顶的子弹在不停地飞溅,后面又传来稀稀落落的枪声。大家交替掩护,凭感觉向来时的方向撤退。越过封锁,大家看到向导在不远处焦急地等候,于是在向导的带领下,拨开苇草,火速撤离。
队伍撤离封锁不足五百米,被前面的山崖截断了退路,这时,发现后面的越军沿着我方踩出的小路追赶上来。怎么办?
“下、下、下!一排长断后,其他人下。” 显然,连长有点急。
于是,两丈多深的山崖,人们都毫不犹豫地跳下了。留下一排长、向导和另一名战士等候着追兵的到来。他们静静猫在草丛的一块石头后面,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追兵。一百米、五十米、三十米、二十米,敌人鬼头鬼脑地拨开草丛继续向前搜寻。正在这时,两支微声冲锋枪几乎同时扣动扳机:“噗噗噗噗,”两个鬼子同时应声倒地;紧接着,一排长将一颗82式手雷投了过去,只听“轰”的一声,一个尸首被炸得血肉横飞。
他们跑过去,确认追敌死亡后,向导拾起一支完好一支枪簧已被炸坏的苏制冲锋枪迅速返回。此时,后面又传来了急促的枪声,他们跳下山崖,与其他战友会合。
离开敌人阵地五六里,躲开了敌人的堵截追杀,捕俘组进入相对安全地域。大家聚在一起清点人数,发现侦察参谋付平山不见了,战士韩晓雷也不见了,副大队长和警卫员也没有音讯。所有的人都心急如焚,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大家相互了解撤退途中对他们的印象,有人说好像看见付参谋向后返回去了,估计是找副大队长去了,而对韩晓雷就没有在意了。是杀回去,还是继续撤退,大家各执一词。最后连长和几个干部通过权衡,还是决定继续撤退,脱离危险区域。
向导很卖力地分开茅草,为后面的人踏出一条小路。即使这样,每个人的手上脸上都是血渍斑斑,头上淌出的汗水流在伤口上,象针刺一样。
转过一道弯,绕过一道梁,右侧出现了层层梯田,不远处的山腰上,有一片简陋的民房,象是一个小村落。看不到人员行动,只有几声稀稀落落狗的叫声。
部队踏着山腰下田埂穿行,准备越过前方的山垭口,这时有人发现,右侧竹林边,一个妇女怀抱着小孩,背对我们端坐在石头上,像是在发呆。
“发现我们怎么办,连长,干掉她们吧?”一个战士拽了拽连长。
“放肆!”
连长有点温怒,打消了战士的想法。部队继续前行。
翻过两座山,大家已是饥肠辘辘了。携带的干粮吃完了,水喝尽了,饥饿、干渴、疲劳甚至让大家都无汗可出。停靠在大山的一隅,望着远山近岭,想着一天的辛劳和凶险,谁都不免掉出眼泪来。
“走吧,”向导说,“前面就是边境线,我们还需要穿过一道越军守备阵地才能回去。”
四十分钟后,队伍离越军的阵地越来越近,这是与我军阵地对峙而设的守备阵地。与平日不同的是,阵地上可以看到敌人来来往往,不时用望远镜四处观望,警觉性很高。看来,阵地之敌接到了信息,意在封锁我返回之路。
为保险起见,根据向导意见,部队选择了一条僻静而艰难的小路,悄然越过了边境线。
下午五点多,已近黄昏,经过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的历险,捕俘组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土地。

三、英雄的赞歌
副大队长拍完最后一张照片,心里就不安起来。听着俘虏的高声呼喊,看到我们的行动已经被山顶的敌人发现了,他心里急得发慌:“撤、撤、撤。”当他目送着自己的战友全部绕过山后,敌人追赶着向山下跑来,他才带着警卫员匍匐向敌纵深方向退去。
山的另一面枪声大作,他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作为全队唯一一名两上疆场的指挥员,他深知我方的劣势:纵深长、武器短、地形不熟。唯一自信的是,那是一支非常训练有素的侦察兵部队。也正是凭着这一点,他才决定了要冒这一次险。
然而,此时说什么都毫无意义了。捕俘组在往回撤,自己和警卫员却是绕越纵深寻找另一条返回的途径,大家都在经历着一次生死的考验。这时他们发现,又一拨敌人向山下追去。
“是不是发现了我们?”警卫员焦急地问。
副大队长一边目视着对面,一边沉着冷静打开相机抽出胶卷,将相机及其他辅助物品全部丢弃,拉着警卫员向东北方向撤退。

就在傅平山向敌人追来的方向返回的时候,发现敌人已追至山腰,他慌忙钻进一片茅草中,等着急急追赶的一拨敌人从身边离去,又迅速起身向越纵深跑去。他认真搜寻着,不见副大队长和警卫员的身影。这时,他又听到一片惊叫声,从山上追下来的另一拨敌人发现了他。
战友们都已撤退,是死是活虽然不知道,但有我在牵制敌人的部分力量,可以给战友们留出更多生的机会。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决定与追下来的六个敌人决一死战。
眼看敌人越来越近,他找好必要的掩体,拧开绑在身上的光荣弹,将另外三颗手雷摆在自己前面,拔出随身携带的“六四式”微声手枪,准备战斗。
狡猾的敌人下山后,由“1”字型向四周摆开,对我参谋形成了包围之势。他们连开两枪,见没有反应,便更加张狂。几个敌人大声喊叫,像是要抓活的。
傅平山知道自己的劣势,仅靠一把“六四式”微声手枪和十发子弹,根本无法与敌人相抗衡,唯一给予他希望的恐怕就只有这几枚手雷了。他要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敌人步步紧逼,一边喊话一边用鸣枪威慑,妄图让一个中国的军人成为他们战斗的果实。二百米,他们没有受到抵抗;一百米,中国军人没有反应。他们判断,此人不是受伤就是被吓坏,几乎没有抵抗能力。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侦察参谋付平山举起手枪,向冲在最前面的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与此同时,他拉着引线将手雷狠狠地摔了出去。“轰”的一声巨响,一敌毙命,一敌顺势倒地身负重伤。
趁着一声巨响和冲击波激起的碎片,傅平山冲出掩体,拉着另两枚手雷正要投掷,“哒哒哒、哒哒哒.......”一片激烈的枪响伴随着两声“轰隆”的巨响,他瞬时倒在大黑山以南的山野里,壮烈牺牲。
山谷里静悄悄的,只有一片乌云还在天空游来荡去……。
韩晓雷走在撤退队伍的最后面,经过敌人封锁区时,子弹象雨点般倾斜下来,几乎没给他钻过的空隙。他顺势向山脚的更低处撤去,沿着低洼处寻找自己撤退的方向。
逃脱危险区,他竭力在记忆里寻找来时的方向,但一点印象都没有。凭着感觉和主观的判断,他断定自己一定能够回去。
按照自己的判断,沿着山里僻静的小路,他慢慢前行。看到远处有人,他钻进山林的草丛里或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听到一点动静,他就静静地躲避起来。走了两个多小时了,看到对面的山坡上有几户人家,方才想起该校正一下方向了。他站在小树的不远处,仔细分辨树冠的茂密与稀疏,好难看出方向来。他走在山坡上,找到一个砍掉不久的树桩,坐在那里慢慢察看年轮的宽窄。这时他发现,自己离回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他调过头来,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大山里的方向真是难以判别,他走一段山路就需校正一次方向,不知不觉已是黑夜。躺在山凹里,抱着自己的微型冲锋枪,可以稍稍打会儿瞌睡,醒来时就琢磨白天该怎么行路,遇到情况怎么对付。后半夜的天气转晴了,他不敢再睡觉,怕耽误早晨赶路,于是就照着北斗星的方向在地上标出东南西北,为早晨的行动做准备。

第二天早晨,天刚麻麻亮,他抓紧时间赶路。他知道这是一天中最好的赶路时机,边民行动少、敌人尚未行动、安全系数最大。为了以防万一被人怀疑,他把迷彩服翻过来穿,土灰色的里子露在外面,微型冲锋枪藏在衣服里面。
中午时分,他看到一拨越南士兵在一个山梁上用望远镜东张西望,便扛起一根烂木桩,弯着腰向一个边寨方向走去。混过敌人的视线之后,又转身拐进山林里向东北方向走去。

又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韩晓雷十分的疲惫,但躺在山林里说什么也睡不着。他掐指一算,该是一九八六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夜晚了,脑子里象过电般回忆两天来的事情:傅参谋返回去了,情况怎么样,是不是与副大队长一起撤退了;其他的战友有没有负伤的?自己两天来看到边民躲,看到越军绕,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他想看到一条宽阔的公路,可总是看不到。白天,他偷偷接近一个边寨,想看到一个汉字,可什么也没有。
“哎,我究竟走到那里了?”他在心里默默地考问自己。
又是一个黎明,他早早起身,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进。他认定,只要方向没问题,无非是多走几天。
中午时分,他发现东西走向的山脉上,炊烟缭绕,在往前走,可以看到简易的房子、战壕和一些水泥建筑,三三两两的人从一个洞口中进进出出。哦,这是越军的边防阵地,在它的背后看的再清楚不过了。
看来,离自己的土地终于不远了。他知道,敌我阵地都是对峙的,只有离的远点才更安全,又能避开雷区的困扰。于是,他沿着山脉的走向继续向右前进。
下午三点多,当他翻过一个山脊时,听到不远处有人呼喊:“晓雷,晓雷!”顿时激动的不知所措。啊,终于听到了,听到了久违的声音。

寻找失散人员的小分队终于找到了晓雷,大家扑上前去,与他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上图)
韩晓雷回来了。然而,侦察参谋傅平山还杳无音信,其他几个寻找的小分队还在苦苦地寻找着。
三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寻找的人们还在急切地等待,望眼欲穿。
边防二连阵地的高音喇叭里传来《英雄的赞歌》---“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激昂的歌声正诉述着新飞虎队员悲壮的情怀。

后记:“12.27”战斗结束了。
这次战斗留给了十二侦察大队很多的思考,也给后面的历次战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后,副大队长因组织指挥不当,带有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受到了相应的处理。侦察参谋傅平山光荣地牺牲了,被成都军区追记一等功,时年32岁,留下了日夜思念他的妻子和仅有五岁的女儿。韩晓雷回来后,依然和我们战斗在一起,后荣立二等战功。
一九八七年五月十四日,三个衣衫褴褛的越南边民将参谋的头骨背了过来,英雄总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
相关新闻
(图文) 洁白的乳房和庄严的军礼!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最令人震撼的眼神!
(图文) 越南人为何听见中国特种部队就颤栗这照片是我军在越南长途奔袭 带头的是个身
(图文) 我的哥哥是如何牺牲在战场上的(图文) 神秘老山“398”血洗国土杜鹃红
(图文) 李作成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指挥果中越战争中解放军某连集体投降的照片
今日最猛组图:现在看也很震撼 一人带20个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惩越战场"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美国将祭出另一个重杀器 习近平也逃不过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这一次北京为何忍气吞声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美国将祭出另一个重杀器 习近平也逃不过
这一次北京为何忍气吞声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中国最富小城,已经卷疯了
闷声做大事,中国拿下一个全球“第一”
张玉凤的老照片,有些很少见
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争2.0版” 即将开打
突然,高盛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