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第二架“歼-36”亮相 整体设计进行重大调整
www.wforum.com | 2025-10-29 21:49:38  零度Military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第六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歼-36”(非正式命名)的第二架原型机已经亮相,并且进行了重大改进。与首架原型机相比,这些改动表明“歼-36”项目正通过不断迭代的方式快速推进。同时,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即第一架“歼-36”并不是像某些人反复宣称的那样,是非常接近定型或者量产阶段的成熟设计。

本文是美国《战区》网站的一篇专栏文章,作者是Tyler Rogoway,由本人翻译、编辑并分享给大家。由于本文作者为美国人,所以部分认知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请大家理性看待,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10月28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第二架“歼-36”的照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飞行画面。这些照片极有可能拍摄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所在地区,这也是2024年12月26日首架“歼-36”首次试飞公开曝光的地点。

新照片显示,“歼-36”的整体设计与我们熟悉的改进型三角翼布局基本相同,但在多个明显可见的区域,有一些主要特征发生了变化。

尾喷口

首架“歼-36”采用的是嵌入式喷口,位于机身后缘上方,这种布局与诺斯罗普YF-23的设计大致相似。这种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红外与雷达反射特征,非常适合注重隐身、速度与效率而非纯粹机动性的三发重型战斗机。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三个菱形喷口,外观与洛克希德F-22的二维推力矢量喷口极为相似,这种设计也出现在中国另一款第六代战斗机“歼-50”上。

图片

进气道

首架“歼-36”采用类似F-22的“斜切式”下侧进气道,但在第二架原型机上,这一设计发生了显著变化。

图片

最新照片显示,“歼-36”的下侧进气道已被改为“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DSI)设计。新进气道的下唇也向前倾斜,这是低可探测进气道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利于隐身性能。

图片

起落架

“歼-36”的串联双轮主起落架已经被彻底重新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双轮并列式起落架。这种设计虽然需要更深的起落架舱以便收纳,但可以减少舱门面积、提升结构强度与可靠性,同时降低维护复杂度。这种变化幅度之大,令人颇感意外。

其他细节

第二架“歼-36”机头伸出的空速管似乎比第一架更简化,但也可能是由于图像压缩导致的视觉误差。由于目前可见照片分辨率有限且光线条件较差“歼-36”在外形上的更多细节调整尚无法确认。我们可以预期在外形设计上会有一些改进,特别是进气道与机身融合区域。

总体而言,从首次曝光至今仅一年时间,“歼-36”的改动幅度如此之大,说明这款战斗机仍处于飞行试验与验证阶段,同时可能采用“快速迭代”的设计模式,以加速原型机向量产验证机过渡。当然,也不能排除第二架“歼-36”是一种替代配置,而非简单的进化版本,但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较小。

图片

无论如何,中国在先进战斗机研发领域的进展速度令人惊叹。正如我们多次强调的那样,这些新机型的战斗力不仅仅取决于外形设计,更需要依托高水平的传感器与通信系统、隐身材料技术、体系化作战整合以及飞行员训练体系的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就外观与研发节奏而言,中国在短时间内推出如此多样化的先进机型,确实令人瞩目。

图片

话虽如此,也有部分评论者倾向于把每一次曝光的中国新机型都解读为“已经接近量产”的项目,并以此强化所谓“中美竞争”的叙事。然而,从此次“歼-36”第二架原型机的变化来看,中国仍在积极调整与完善设计,而且很有可能在首架原型机完成首飞时,这些改进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因此,那些声称“歼-36”在首飞时已接近量产或定型的说法,到此应该可以终结。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央视罕见曝光 中国机载激光炮现身歼-11B
中国“断层领先”,双座歼-35要来了
川普将中国踢出局 东盟被迫妥协
中国卫星看光台湾!分辨率以厘米为单位
公开解放军抢滩登陆影像,意思非常明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央视罕见曝光 中国机载激光炮现身歼-11B
中国“断层领先”,双座歼-35要来了
川普将中国踢出局 东盟被迫妥协
中国卫星看光台湾!分辨率以厘米为单位
公开解放军抢滩登陆影像,意思非常明了
初速每秒2300米?日本“电磁炮”舰上实测
中国官方证实歼-35的隐身能力已经超过F-22
拿什么和中国斗?美军火第一线工人怒揭真相
中国建造2万吨级巨舰的必要性
乌军击溃水库大坝 淹没了俄军战壕与防空洞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