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Q-9C数万米高空拦 “10 倍子弹速” 目标 | |
www.wforum.com | 2025-10-15 23:38:09 鼎盛沙龙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九三阅兵”活动中,HHQ-9C远程舰空导弹系统首次露面,虽然陆基型HQ-9C已经参加过珠海航展,且CCTV中HQ-9C也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出现过一闪而过的发射镜头。但是,本次阅兵活动上才看到如此清晰的“裸弹”,也透露出很多细节。 HQ-9C采用无翼式布局,同HQ-9基本型的气动布局差不多。随着空中威胁的发展,要求防空导弹具有很高的机动性,也即是要求导弹能提供大的机动过载和舵面效率。这种要求可以由增大升力面来实现,但是,增大升力面导致了阻力和重量的增加,从而导致了全弹起飞质量和几何尺寸的增加,降低了导弹的战术性能和使用维护性能。 而无翼式布局则是通过提高使用攻角来达到高机动性,这种布局具有细长弹身和X字型舵面,最大使用攻角可由通常的10°-15°提高到30°;最大使用舵偏角度可由20°增加到30°。这样,即可达到减少结构质量和零升阻的目的,又利于解决高低空过载要求的矛盾。 无翼式布局具有一下特点: (a)具有需要的过载特性 利用无翼式布局通过增加使用攻角提高升力,来得到大的机动过载;同时利用在小攻角时有较小的升力特点,可以限制可用过载,从而较好解决气动布局高低空可用过载上的矛盾。 (b)大大改善了非对称气动力特性 采用大攻角飞行,最大的问题是产生非对称的侧向力,而无翼型布局由于取消了翼面和相应减小了舵面,从而大大改善非对称气动力特性。 (c)具有较高的舵面效率和需要的纵向静稳定性 这种布局舵面前面没有升力面干扰,舵面的效率比较高。由于弹身非线性升力在攻角增加时呈非线性增加,而它的作用中心接近弹身的几何中心,通常在质心之前,故当攻角加大时,静稳定度就相应减少,使机动过载大幅度增大。因而这种布局也能较好地解决高低空机动过载的矛盾。 (d)具有较小的质量和较小的气动阻力 由于减少了主翼面,结构质量大大降低,零升阻力也相应降低。 (e)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性能好 由于外形简单,使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操作使用都较方便,加上导弹展向尺寸小,也能够使得发射装置更加紧凑。 因此,无翼式气动布局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在这一点上上三常是有共识的,中米毛第三代防空导弹,从“爱国者”到S-300再到HQ-9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无翼式气动布局。 HQ-9C虽然也采用了无翼式气动布局,但是尺寸要比HQ-9基本型小了很多。HQ-9基本型直径约0.47m,长度约6.5m;而HQ-9C直径约0.3m,长度约5.2m。HQ-9研制的时候,由于控制精度不高,脱靶量比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导弹命中目标,作为有效载荷的战斗部质量就比较大,从而导致全弹质量和体积都偏大。 而HQ-9C与美国的PAC-3设计思路非常类似,是一种高速动能拦截弹,导引头采用毫米波主动雷达,采用固体姿态发动机和气动尾舵控制,由于采用无翼式设计,飞行阻力小,控制精度高,可以依靠直接撞击方式拦截来袭目标,依靠动能摧毁目标,因此战斗部可以做得很小,从而使得整个弹的体积、重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以PAC-3为例,重量只有320kg。
最近,对岸推出了强弓/天弓四型反导拦截弹,外观上同以色列的箭-2有很多相似之处,考虑到对岸和以色列之间一直存在的防务合作,天弓-4的技术来源就可以想象了。天弓-4似乎就是天弓-3的导引头或者式天弓-3增程型的上面级+一级大型助推器组成。一级发动机为无尾翼结构,在其尾部周围有一个短裙部,用于气动控制,这个同以色列的箭-3类似。 由于拦截弹需要在十几千米以上的高度飞行,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对于依靠空气动力机动的拦截弹可以过载也就越小,天弓-4第二级不得不采用了一个大型空气舵翼面,来提高导弹的过载,以期缩小导弹的脱靶量。 天弓-4采用的是传统的高爆战斗部,很可能也同箭-2一样采用了定向破片杀伤战斗部,由于前面提到的,天弓-4采用的纯气动控制,必然导致脱靶量较大,因此需要依靠较大的战斗部来提高杀伤半径,从而导致整个弹的体积非常的大,作为参考,箭-2的发射重量达到了2500kg,可实现最高拦截高度90km,而天弓-4据称可达70km,相较于箭-2要小一些,可能同整体质量较小有关。 箭-2初始防御能力是1500km的弹道导弹,后续改进计划据称可以防御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天弓-4估计其水平接近箭-2,虽然指标称拦截高度可达70km,但是这种只能拦截常规弹道导弹,如果导弹具备机动能力,天弓-4依靠升力面来控制,则很难保证导弹的命中精度,其作战能力较之HQ-9C和PAC-3差得太远了。 而HQ-9C为了提高中高空的可用过载能力,采用了侧向喷流推力矢量方法来控制导弹。HQ-9C的姿控系统是由180个微型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集成而成,这些发动机在弹体径向上排布成10圈,每圈18个,同圈相邻发动机间隔20°,临圈相邻发动机间隔10°,环形地排列在弹体质心前。其推力垂直于拦截器纵轴,在寻的段提供俯仰和偏航控制,进而大大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这些都是同PAC-3几乎一模一样的设计。 HQ-9C的姿控系统布置在远离导弹重心的位置,来提供较大的力臂,因此不需要推力矢量机构具有较大的推力。通过这种力矩操纵方式用推力矢量机构推力代替空气舵法向力产生攻角,导弹的控制力的动态响应时间明显的减小。特别是在高空20km以上,姿控系统的作用对于导弹的影响尤为明显。所以,不得不承认,老美PAC-3这套技术还是非常优秀的设计。
对美国海军及潜在的其他北约海军用户来说,PAC-3 MSE导弹上舰适配宙斯盾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的意义在于,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介于更贵、更高端的标准系列区域防空导弹和海麻雀系列点防空导弹之间的选择,让宝贵的标准导弹可以节省下来执行更符合任务设计的长程高空反弹道导弹任务。 此外,标准-3导弹采用红外末制导系统,强烈的气动加热会影响其跟踪目标,所以只能在大气层外拦截处于飞行中段的导弹,无法拦截再入大气层的弹道导弹,同时也无法对抗助推滑翔型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因此,也需要PAC-3作为舰队防空反导的补充。 这个解释对我们也是适用的,有了HHQ-9C,可以为我海军舰艇增加一道大气层内的拦截防线,形成以HQ-XX导弹实施大气层外拦截、HHQ-9C进行大气层内拦截的高低搭配模式,提高舰队对弹道导弹防御的安全系数。同时,由于HHQ-9C的尺寸比HHQ-9更小,每个通用垂直发射装置内可以容纳2枚HHQ-9C,提高了我军舰船拦截敌方弹道导弹的火力密度和载弹量,满足了抗击敌方饱和攻击的需求。 HHQ-9C和HQ-9C采用了弹族化的设计,HHQ-9C就是在HQ-9C的基础上增加了助推器来增加射程。其实,单就HQ-9C而言,其尺寸比PAC-3更大,拦截范围远胜于PAC-3导弹。一般认为,PAC-3针对弹道导弹目标拦截高度不超过15km,拦截范围15~20km。而根据公开报道,HQ-9C的能够在“数万米的高空,拦截比子弹速度还快10倍的目标”,可见其拦截高度至少是数十km,远高于PAC-3的拦截高度,而HHQ-9C的拦截范围将会更大。 |
|
|
|
![]() |
![]() |
中国制造“假信号” 菲律宾陷入“真焦虑” |
![]() |
俄军证明轻机枪不顶用 中国为何重新装备? |
![]() |
中巴走廊失控 巴基斯坦三十年养虎终成患 |
![]() |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
![]() |
中国核潜艇又落后了 美国新声呐领先中国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