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钢铁洪流杀手:“红箭十号” | |
www.wforum.com | 2025-09-14 16:42:56 鼎盛沙龙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在前一段时间,写过一篇“破谣!红箭-10战斗部数据被误传,深度剖析其真实结构与性能”的文章,老沙在此前也零零散散介绍过红箭-10(HJ-10),可以说,HJ-10在我军的反坦克体系里面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HJ-10系统是中国首个采用光纤图像寻的制导体制的多用途导弹,是集“侦、指、打、评、测”于一体的信息化装备,可以视距外精确打击敌方坦克、装甲车、坚固防御工事、低空低速武装直升机及水面舰艇等多种类型目标,能够有效履行攻坚破甲/反直升机/反舰艇等多样化作战使命。 从“破谣”一文中提到,中国是在“十五”期间开始“远程图像制导导弹系统技术”的专项公关的,HJ-10的研制的大约是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开展的。而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还研制过另外一型叫做“红箭十号”的反坦克导弹。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的军事力量持续增强,到70年代初实现了与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均势,苏联的军事战略理论也逐步发生了变化。美苏都认识到核战争没有胜利者,能够用常规战争解决问题就不打核战争。特别是苏联基于这种立场,十分重视大规模地面战争的准备。 苏联的军事指导思想认为,在未来地面战争中,将是依靠装甲部队在大纵深的战场内实施高速突击,装甲部队将是克敌制胜的最大法宝。所以,苏联非常重视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和生产。到了70年代末,华约集团在欧洲方向至少部署了近4万坦克、装甲车辆,苏联在中国三北地区还部署了超过1.4万辆。 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美国和北约各国提出了反装甲总体作战战略,建立了梯次防御的作战思想,除了使用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打击近距离装甲目标,还提出研制打击第二梯队(射程6~15km)和第三梯队(射程150km)的远程反装甲武器。 对于这些新型反坦克武器,要求能够对付集群装甲目标,能够发射后自行搜索目标并进行高精度末制导,实现“打了不管”的能力。当时,能够用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的末制导导引头主要有可见光电视、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红外或毫米波导引头。可见光和激光导引头容易受到战场上尘土、烟雾、雨水的影响,而毫米波和红外制导在制导精度、自主制导、抗干扰、全天候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将成为今后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发展方向。 据此,西方国家从70年代开始,逐渐将毫米波和红外制导技术应用到各类制导武器中。在末制导炮弹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型号有萨达姆(SADARM)灵巧炮弹,全称是敏感反装甲弹(Senseand Destroy Armour Munition),可由155mm火炮、227mm多管火箭炮(MLRS)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发射。其中,155mm萨达姆子母炮弹内装3枚萨达姆子弹,实际上是一种末敏弹,采用毫米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双模导引头。 此外,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四国还联合研制了末制导战斗部(TGW),采用主动毫米波/红外双模导引头,用于在前线部队后方30km之外攻击敌方集群装甲目标,将用于MRLS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 1979年,美国空军“大面积反装甲弹”计划中的“黄蜂”空地导弹,采用94GHz主动/被动复合制导。主动寻的使用圆锥扫描脉冲雷达,利用雷达的高分辨率和匹配滤波器来区分目标和背景。接近目标时,为克服目标闪烁效应,导引头转为被动导引。试验表明,毫米波导引头在严重的地物杂波环境下,可以发现识别地面装甲目标。“黄蜂”导弹可以单发或者齐射,F-16战机一次可以携带12枚,能够同时攻击10辆以上坦克集群目标。 此外,美国还研制了用于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BAT智能反装甲子弹,其采用声学和红外双模传感器。分别搭载于BlockII型和BlockIIA型ATACMS导弹,可以打击纵深140~160km和280~320km的目标。 美国从70年代开始研制毫米波制导的空地导弹导引头,经历了早期技术突破阶段和对比制导论证演示阶段,于80年代转入工程研制阶段,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相对其他类型的导引头,采用毫米波制导的空地导弹研制难度比较大,采用毫米波制导的长弓地狱火导弹,直到1998年才正式装备美军,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进入装备的毫米波雷达制导型空地导弹。 而在苏联的另一端,当时的中国也面临北约一样的“钢铁洪流”问题。针对战争中苏联大规模采用装甲部队作战的特点,中国也需发展一种远程反集群坦克导弹,构成梯次配备的反坦克火力。根据国防需要,1979年6月,二院二部提出《远程反集群坦克武器系统方案初步设想》(代号“红箭十号”),经二院与炮兵反复协商后,联合请示军委科装委员会,建议研制反集群坦克导弹武器系统。 1980年4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开展远程反集群坦克导弹总体方案论证任务的通知》(国发92号),决定由二院承担方案可行性论证等任务。据此,二院将“红箭十号”可行性方案论证纳入科研生产计划,并以“高精度、低成本、立足国内”的指导思想,进行方案论证、原理性试验等工作。 【国产毫米波制导空地导弹直到很多年之后才实现】 考虑到未来的地面作战,敌人可能会在恶劣气象条件和复杂战场条件下发动集团装甲的进攻,在这种条件下,空中支援难以进行。而光电制导技术在不良天气下或者是在烟尘弥漫的战场上,可见光、激光、中近红外线都不能穿透,这类战术导弹的攻击效率会显著降低。 唯一能够适应战场作战条件的是毫米波和远红外线。而毫米波导引头既具有红外/光电系统的小尺寸体积、高精度及良好的分辨率,又具有微波的全天候、全天时、作用距离远的优点。因此,“红箭十号”选择了毫米波的制导体制。 1981年6月拟制出《“红箭十号”武器系统总体方案论证结果报告》,12月28日张爱萍在报告上批示:一项新武器,必须先把关键技术突破后,才能上型号论证。从此,“红箭十号”继续进行原理性试验和技术攻关。 由于“红箭十号”是一种远程反集群坦克导弹武器,作战距离远,而且需要打集群目标,这就要求制导方式不能采用“一对一”的驾束或者指令式制导,只能采用自主寻的末制导。因此,每个导弹上都要安装一个导引头,将导弹引导到目标上。 【由于海面目标背景相对单一,毫米波导引头在反舰导弹上应用更早】 研制单位对比了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和被动寻的制导等三种末制导体制的优缺点,同时考虑到当时国内技术基础现状,主要是国内缺乏最基本的大功率发射器件。最后,决定采用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以半主动为主攻方向,以适应国内武器研制技术水平;第二步采用主动末制导,来提高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和灵活反应能力。 从1981年至1983年,二部开展了60多个课题,进行了15次系统试验,取得了60多项成果,其中一些项目填补了国内毫米波技术的空白,开拓了毫米波精确制导技术领域。调频噪声测量技术、多功能雷达信号模拟器、八毫米静态收发系统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八毫米辐射计、小口径弹上末制导天线馈线等是国内首创。 1984年至1985年,“红箭十号”模型弹和模型遥测弹进行了5次飞行试验,打弹21发,并进行了海上目标特性测量、辐射计静态跟踪、导引头俯视跟踪等试验,获得了大量数据。为“红箭十号”和毫米波制导技术的发展,制定了精确制导的发展途径和研制方向。 1990年代,二部圆满完成了反坦克集群导弹“红箭十号”的研制任务。“毫米波精密制导技术的总体论证、技术开发与可行性研究”获得了1985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反坦克导弹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技术研究与试验”获得了1993年航空航天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由15个加盟共和国分别独立,原超级大国苏联在政治、经济、民族等多重矛盾冲击下,走向全面崩溃,这一事件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标志着冷战结束。
在“红箭十号”论证这十年时间,中国逐渐建立起了毫米波器件、组件(8mm波段大功率管、行波管,8mm、3mm混合集成前端、固态合成功率源等)以及电路的研制生产基地,并建立了毫米波段目标特性与背景测量技术、毫米波计量与标准体系、毫米波半实物仿真等研制基础,使中国在毫米波精确制导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保持了与国外一致的发展趋势,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但是,最后“红箭十号”并没有转入型号研制,除了前面提到的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毫米波导引头的技术难度太大。特别是对于针对地面目标的毫米波导引头,需要克服强地杂波干扰,要求具有一定的分类识别能力,来剔除虚假目标,技术难度非常大。前期取得的成绩尚不足以支撑型号的研制,万一上了型号,遇到技术难题,久拖不决,就会骑虎难下。 在研究毫米波导引头的同时,中国也没有放弃光电制导技术的发展。在“七五”“八五”期间,中国也进行了光电制导技术,包括红外、激光、电视等的研究。结合我军未来武器系统的需求和潜在能力,提出了优先发展红外制导技术,其中重点发展红外成像技术;激光制导技术重点发展激光半主动制导技术;电视制导技术重点发展光纤电视制导。 这些精确制导技术经过“七五”打基础,“八五”跨越式发展,“九五”持续发展,最终在“十五”进入了实用化。其中,小型化电视导引头技术应用于“长剑10”巡航导弹下视景象匹配制导、KD-88空地导弹末制导以及我军现在装备的新的“红箭10”多用途光纤电视制导导弹。 |
|
|
|
![]() |
![]() |
沙特军方猛烈抨击中国激光武器,正常吗? |
![]() |
冷战巨兽复活!美哭,英跪,日吓尿? |
![]() |
14米直径钢壳体:核潜艇“龟背”或成为历史 |
![]() |
美军驱逐舰被困东沙岛30天事件 |
![]() |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
![]() |
沙特军方猛烈抨击中国激光武器,正常吗? |
![]() |
冷战巨兽复活!美哭,英跪,日吓尿? |
![]() |
14米直径钢壳体:核潜艇“龟背”或成为历史 |
![]() |
美军驱逐舰被困东沙岛30天事件 |
![]() |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
![]() |
浅析:中国DSS161手榴弹亮点在哪里? |
![]() |
巴基斯坦拆掉枭龙生产线送土耳其? |
![]() |
中国使用电磁武器直接熔化印士兵? |
![]() |
2声巨响 中国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 |
![]() |
中俄蒙三军会师边境 不让北溪管道被炸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