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服役就落后?深度解析苏-57战斗机 | |
www.wforum.com | 2025-08-24 22:54:32 空翼视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于是在2001年4月,俄罗斯空军又启动了未来战术航空复合体(PAK FA)竞争,两大战斗机设计局再次展开激烈竞争,苏霍伊设计局提出了T-50方案,不再采用标新立异的前掠翼设计,最大起飞重量28-30吨。米格设计局的E-721尺寸较小,采用三翼面布局并取消了垂尾。 两个方案在设计上奉行两种不同哲学,T-50是一种性能最大化的重型隐身战斗机,E-721则是一种以更合理的成本提供必要性能的中型五代机。米格公司当时的负责人尼古拉·尼基汀(Nikolai Nikitin)表示,俄罗斯在2010-2025年间,每年仅需投入13亿美元就足以采购和操作足够数量的米格五代机。相比之下,重型的苏霍伊战斗机每年将耗资20亿美元。 苏-57与苏-75尺寸对比 2002年4月26日,俄罗斯政府委员会宣布苏霍伊T-50战斗机成为PAK FA竞争中的获胜者。俄罗斯空军军事科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科里亚丹少将当时表示,苏霍伊获胜是因为“按照整体标准看其概念设计更佳。” 2003年7月21日,苏霍伊获得俄罗斯国防部的正式合同,设计、建造和测试T-50原型机。将近18个月后的2004年12月10日,T-50初步设计通过审核,该机项目总监兼总设计师是亚历山大·戴维连科(Alexander Davidenko),他从2002年一直担任该职位,直到2014年才被米哈伊尔·斯特雷勒茨(Mikhail Strelets)取代。T-50由苏霍伊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KnAAZ)制造。 苏-57生产线 原型机 第一架原型机T-50-1于2010年1月29日在共青城进行了首飞,试飞员是谢尔盖·博格丹(Sergey Bogdan)。2010年4月8日,在完成几次进一步试飞后,T-50-1由安-124运抵莫斯科附近茹科夫斯基的苏霍伊试验场,这是俄罗斯唯一拥有必要设施可进行高级试飞的地点。 T-50-1原型机被用于飞行操纵评估,没有安装任务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试飞后,飞机在2011年3月9日首次突破音速。该机在2011年8月的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参加航展的T-50-1和T-50-2原型机都进行了飞行表演,但只能从远处看飞机,在地面上,两架飞机被蒙布遮盖。 下一架原型机是2011年11月22日首飞的T-50-3是第一架安装火控的原型机,其中包括简化的N036雷达,仅带有一个机头天线阵。2012年7月26日,T-50-3首次在飞行中开启雷达。 2012-2013年间,苏霍伊又制造了T-50-4和T50-5原型机,前五架原型机在试飞中遭遇机身强度问题,T-50-1在2011年莫斯科航展飞行期间出现结构性裂缝,拆卸机身时还发现了进一步的问题。苏霍伊一开始通过各种机身补强来解决该问题,并最终导致对机身结构的重新设计。机身补强升级花了一年多时间,T-50-1直到2012年9月才恢复试飞。 T-50-4原型机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问题。T-50原型机在试飞中多次发生单发紧急降落。2014年6月10日,T50-5为印度代表团做了飞行表演,结果降落在茹科夫斯基后发生发动机起火,机身被严重烧伤。直到2015年10月,完成修复后的T-50-5R才恢复试飞。 第二阶段机身 一开始,PAK FA项目仅打算制造6架原型机,然后就开始批量生产。但结构强度不足打乱了整个计划。2012年10月,由于机身结构的重新设计,苏霍伊决定制造另一批原型机。首架结构强化的T-50-6原型机于2016年4月27日首飞,此时距离第五架原型机首飞已过去两年半。T-50-8和T-50-11原型机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首飞,这两架飞机配备了全部航电和传感器,事实上T-50-11已经是量产型标准。 最终在2017年7月,T-50正式获得了苏-57的军用编号。 2015莫斯科航展上的苏-57 随着第二批五架原型机的制造,T-50试飞重心从茹科夫斯基试飞中心转移到了位于阿赫图宾斯克的第929国家试飞中心,在这里进行了国家验收试飞(GSI)。GSI-1的第一阶段测试在2018年5月12日结束,首批生产型苏-57战斗机获准投产。 GSI-2的第二阶段测试在2018年开始,苏-57在该阶段测试要通过作战测试,计划于2020年完成。2020年5月上旬,负责武器工业的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Yuri Borisov)宣布了苏-57的国家试飞试验计划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已经完成超过3500架次试飞。” 2018年2月,两架苏-57被部署到叙利亚进行为期两天的测试,此行的目的尚不清楚。鉴于两天时间无法完成太多评估,说这是一次测试似乎也太牵强。2018年5月9日,两架苏-57首次参加为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 回顾过去,俄罗斯关于苏-57的早期服役计划全部落空。俄罗斯2011-2020年国家武装计划(GPV-2020)规定,到2020年要购买52架PAK FA战斗机,在2021-2025年希望生产150-160架苏-57。但由于技术障碍和印度的退出,以及克里米亚事件后的西方制裁和俄乌战争的爆发,该项目的研制进度被推迟,俄罗斯对该机的胃口也大幅下降。 历经多年研发,装备数量仍寥寥无几的苏-57 详解苏-57 2020年5月,苏-57总师米哈伊尔·斯特雷勒茨概述了该机的一些设计目标,大多数属于第五代战斗机的典型特点,如隐身、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机动性。但斯特雷勒茨特别强调苏-57的“作战中的高度自动化和高度智能化,以及与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互操作性。”例如,苏-57的火控系统“具有全方位,多通道发射武器的能力。” 斯特雷勒茨称,苏-57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一种多用途战斗机,结合了空优战斗机和打击战斗机的能力。由于俄罗斯只能采购一种新型战斗机,所以无法分别研制针对空中优势进行优化的重型战斗机和用于执行打击任务的轻型战斗机。 苏-57面临着刚服役就落后的尴尬局面 苏-57的气动设计旨在在超音速下实现远高于上一代战斗机的升阻比,从而无需使用开启加力就能进行超音速巡航。该机在气动布局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侧进气口上方的大型可动边条,使压力中心前移,从而增大了飞机的静不稳定性,提高了机动性。这在超音速飞行中尤其重要,因为在超音速飞行中,压力中心会向后移动,使飞机变得过于稳定,降低了机动性。由于高度静不稳定性,苏-57的超音速机动性远优于上一代战斗机。 苏-57的火控系统包括Sh121无线电套件和101KS光电套件,两套系统还兼顾执行自卫任务。Sh121由N036雷达系统、N036Sh敌我识别(IFF)和L402电子对抗(ECM)系统。N036“松鼠”(Byelka)雷达有五个有源相控阵天线,可共同扫描空域,可覆盖飞机纵轴两侧最大+/- 135°的范围。 101KS“环礁”光电套件旨在对苏-57周围360度球形空间实施全面监视,“环礁”配备了一系列传感器,最突出的是前向风挡前方的101KS-V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球。 四个101KS-U紫外导弹逼近告警传感器(MAWS)实现了全向覆盖, 接下来的两个传感器是101KS-O转塔,一个位于背部,另一个位于机鼻下方,其作用是定向红外对抗(DIRCM)系统,用于干扰红外制导导弹的引导头。101KS-P是小型成像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左侧翼下弹舱前端,用于辅助低空飞行和降落。最后,苏-57还配备了101KS-N导航和瞄准吊舱。 苏-57的基本武器载荷都容纳在两个发动机舱之间的串联机腹弹舱内,每个弹舱可容纳两枚最大长度为4.2米,横截面不超过40 x 40厘米的导弹。另外还可在翼根的“快速发射”弹舱内容纳两枚R-74M2(“产品760”)红外制导空空导弹。 苏-57内置弹舱发射格斗弹 制导T-50首飞6年后,苏-57 才开始了内置弹舱的武器试验,在2016年3月16日首次从弹舱发射了一枚导弹,但武器型号未知。在无需隐身的任务中,苏-57可在翼下4个挂架上以及机翼下方的两个挂载挂载重型武器。该机在前机身右侧内置一门30毫米单管机炮,备弹150发。 专为苏-57设计的最具代表性的远程空地武器是Kh-69导弹,该机相当于MBDA“风暴之影”的俄罗斯对应物,旨在摧毁300公里之外的已知坐标小型硬化目标。Kh-58UShK反辐射导弹具有折叠弹翼,可内置于苏-57的机腹弹舱,射程245公里并能以高超音速飞行。 通用Kh-38M空地导弹射程70公里,具有半主动激光、红外成像或主动雷达制导引导头。Kh-38M发展来的“雷电”(Grom)导弹增加了折叠弹翼,射程增加到120公里。 专为苏-57研制的最小型空地弹药是250千克的KAB-250L光电制导炸弹。 未来苏-57M 随着苏-57(T-50S)战斗机投入生产和服役,经过重大升级的苏-57M(T-50M)版本(也被称为“第二阶段” 苏-57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苏霍伊于2018年10月29日从俄国防部获得一份正式合同,对苏-57进行现代化升级,该合同规定T-50M原型机将在2022年中期开始试飞,并于2024年底开始量产。 近日俄罗斯首个作战部队装备苏-57 苏-57M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升级就是换装新发动机。目前的苏-57安装的AL-41F-1(“产品117”)涡扇发动机是苏-27和苏-30战斗机AL-31F发动机的改进型。而全新设计的“产品30”发动机可提供更大推力、更轻重量和更低的操作成本。2017年12月5日,T-50-2LL飞行试验台安装这种发动机开始试飞,其左侧“产品117”发动机被“ 产品30”验证发动机取代。 同时,俄罗斯最近也启动了继续改进现有AL-41F发动机的项目,如果“产品 30”的研制被推迟,可作为替代选择。除发动机外,苏-57M的改进还包括集成新武器和升级新航电,该机将成为苏-57家族化的基础,就像当年的苏-27那样。 苏-57的无人僚机S-70 结语 苏-57是一款性能不平衡但特色鲜明的五代机。它拥有世界顶级的机动性和不容小觑的打击能力,但其隐身性的短板、缓慢的列装速度以及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状态,使其整体战斗力与最初设定的目标仍有距离。它代表了俄罗斯在有限预算和技术条件下对第五代空中力量的一种独特理解和现实选择,但其实际效能仍需在未来的实战环境中检验。 |
|
|
|
![]() |
![]() |
被解放了吗?俄军占领下顿巴斯的俄族人群 |
![]() |
中方上强度了!直-8和无人机盘旋仁爱礁 |
![]() |
动仁爱礁的“坐滩”舰 将触发菲方红线 |
![]() |
中国一下子曝光4种世界领先的反舰导弹 |
![]() |
中国开始生产美制“海马斯”仿真模型 |
![]() |
被解放了吗?俄军占领下顿巴斯的俄族人群 |
![]() |
中方上强度了!直-8和无人机盘旋仁爱礁 |
![]() |
动仁爱礁的“坐滩”舰 将触发菲方红线 |
![]() |
中国一下子曝光4种世界领先的反舰导弹 |
![]() |
中国开始生产美制“海马斯”仿真模型 |
![]() |
朝鲜坦克对俄是雪中送炭 对朝则是豪赌 |
![]() |
飞行员壮烈殉职!乌军米格-29着陆时坠毁 |
![]() |
中国第三款六代机试飞 它是歼55吗? |
![]() |
中国版“鱼鹰”和高速直升机 其实早就公开 |
![]() |
斯大林S-60拖拉机 已恢复行驶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