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防炮补弹方式 未必超越美军“密集阵” | |
www.wforum.com | 2025-07-13 17:35:50 鼎盛沙龙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前几天,在微博见到有博主认为我军海军装备的小口径舰炮补弹方式比美国海军的“密集阵”更加先进,实际上所用的对比视频并不能够体现出所谓的“先进性”。 现代水面舰艇,为了加强防空反导能力,通常都采用了导弹、小口径舰炮等组成的分层防御系统,以确保在不同距离最大限度的拦截来袭导弹。而近程防御系统是舰艇防空反导的最后一道屏障,其中小口径舰炮在拦截反舰导弹上有较好的效果,使其成为水面舰艇末端防御的主要武器之一。 为了保证有效拦截来袭导弹,特别是高速、高机动能力的反舰导弹,就需要小口径舰炮提高反应速度和提高射速。现在主流的超声速反舰导弹,比如印度的“布拉莫斯”、中国的YJ-12飞行速度达到了2~4.5Ma,小口径舰炮射速要达到8000~10000发/分,能够在拦截区域形成密集弹幕,才能有效拦截目标。因此,其弹药很容易被高速消耗,有限的弹鼓容量很难满足高强度作战的需求。 同时,小口径舰炮要有良好的反应速度,能够根据火控指示快速指向目标,这就要求炮塔的重量要尽量轻,因此,弹鼓的容量又不能做得太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采用快速稳定的补弹方式是小口径舰炮能够持续作战的先决条件。 各国主流小口径近防炮补弹系统的情况 “密集阵”近防系统 “密集阵”采用的是弹鼓无链供弹方式,使用了一种快速装填装置Phalax Deckload System(PDS),将弹药预先安装在弹链上,装弹时舰员摇动快速装弹装置的摇把,就能将弹链上的弹药自动取下排入螺旋弹箱,并把弹箱内的训练弹或者空弹壳自动排列在弹链链节上。使用快速装弹装置可以使装填时间缩短为4分钟。
荷兰的“守门员”近防系统采用的内部补弹形式,同样为双端闭合无链式补弹,其特点在于将弹鼓及其补弹系统放置在舰艇甲板的下方,通过无链输弹系统向火炮自动机供弹,补弹隐密性强,安全性能高。对弹鼓补弹时,从弹库调运炮弹方便快速,不需要输送至甲板上方。所以,“守门员”这套补弹系统是最高效的设计,当然,“守门员”的补弹系统要穿透甲板安装,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730近防系统 730近防系统采用的是弹筐补弹方式和折叠架传输补弹方式。弹筐补弹方式首先将炮弹从甲板下方的弹药库提升上来,由士兵搬运至730近防系统的炮塔附近,再装入专用的装弹筐中,弹筐一次可装入12发炮弹,由士兵交替传递弹筐,最后将装弹筐放进弹鼓接口,由拨弹装置进行输弹。整个补充弹药过程至少需要三至四名士兵协同操作,而且弹鼓接口在火炮上面,操作起来非常不便,整个补弹作业大约需耗时40分钟。
730近防炮无论是武器系统还是信息系统的作战性能均超越了美、荷等西方国家的近防系统,但是备弹量过少,备弹量只有640发(“守门员”的为1190发),且补弹方式落后,作业时间长,这就导致了作战真空期过长。 1130近防系统 1130近防炮与730近防炮相比,采用了双弹鼓,备弹量1280发,目前使用的传统供弹方式,虽然较730有所改进,补弹口由火炮上方改为了火炮两侧。但是仍然需要人工搬运、多人协调、人工手摇的方式来驱动弹仓弹鼓运动进行补弹。而且1130需要从两边分别装填,补满一个弹鼓需要几十分钟,耗时费力。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1130近防炮的优越性,提高1130连续作战能力,还需要发展快速、稳定、现代化的自动补弹技术。新的补弹系统要求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可以减少战士数量、 减小战士体力消耗,加快战士补弹速率,对战士的要求也较低。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1130是否采用了高速补弹系统,有待继续观察。 |
|
|
|
![]() |
![]() |
7艘准航母?美国的对手早已不是中俄 |
![]() |
继印尼后,哥伦比亚也拒买 歼-10C差在哪? |
![]() |
中国巨舰一字排开“屁股”靠岸 有何讲究? |
![]() |
俄罗斯的凄凉:告别最后一艘航母 |
![]() |
歼轰-7A战力被低估 反舰对地攻击极强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