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被迫上战场的训练车—德国Kfz.13/14
www.wforum.com | 2025-05-11 16:55:12  丹书战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战后德国陆军遭到极大限制,禁止军队向高度机械化、装甲化发展,不过这项禁令并没有贯彻始终。到上世纪1930年左右,有2个大问题摆在陆军面前,其一是搞不懂未来装甲战争到底该怎么打,这是战略、战术上的问题,这条路后来走向了闪电战思想;其二则是什么样的装甲武器适合实战,德国需要尝试开发一些装备,以便在演习中不断摸索、进步。

图片

 Kfz.13

陆军最初的想法是找警察部队借装备,因为一战后允许德国警察部队每1000人规模配备一辆轮式装甲运兵车,但在20年代中后期的实践中发现这些车辆根本达不到军用标准。为了欺骗外界,德国以装甲运兵车的名义向所有纯德国控制的汽车公司招标,要求以现有商用车底盘开发一种轻型4轮装甲车。

图片Kfz.13

 Kfz.13

最终戴姆勒-奔驰公司胜出,在30年代初开发了Kfz.13轻型装甲车。Kfz.13和当时的一号坦克差不多,开发初衷就是一种纯粹的训练装备,军方将它归为特殊用途车辆。

该车以1926年开发的阿德勒标准6型后驱汽车为基础,车轴、悬挂部分经过强化,发动机冷却系统经过改进。8毫米厚的装甲板直接安装在底盘四周,发动机舱的正面也有装甲百叶窗防护,但侧面没有防护能力,成员舱是顶部开放的澡盆式结构,车底安装了5毫米钢板。为了提高防御力,所有面的钢板都有一定倾斜,乘员舱正面倾斜达40°,理论上可以抵挡当时一些反坦克步枪的攻击。

图片

 行军的Kfz.13

图片

 行军的Kfz.13

整车重量只有2.1吨,依然采用一台6缸汽油机作为动力,最大车速7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约380千米。这辆小型装甲车只有驾驶员和车长2人操作,驾驶员在左,在他后方的车长不仅负责观察、指挥,还需要操作面前一挺带护盾的7.92毫米MG 13机枪。

图片

Kfz.13 

按照当时德军的设想,装甲车在装甲师中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是侦察,因此在Kfz.13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无线电版Kfz.14装甲车,它取消了机枪,增强了发电机功率,安装了大型框架天线,整体重量较Kfz.13略轻。该车的发报机最大通信距离约30千米,无线电对讲机的最大工作距离在6~8千米,车辆机动时降为3~4千米。

图片

 Kfz.14

Kfz.14作为一种高价值目标,它不仅防护不足,且特征太过明显,上了战场肯定是重点打击对象,因此它的天线支架可以放倒,一定程度上模糊自己的特征。

图片

 Kfz.13

Kfz.13/14从1933年生产到1935年,总共生产了一百多辆,虽然数量不算多,却是当时德国陆军研究装甲战的重要演习装备,主要装备到侦察部队中。到30年代后期,缺少装备的德军将Kfz.13/14装备到步兵师里,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攻占波兰等行动中都有它的身影,这些车辆有的更换了车轮,机枪更换为弹链供弹的MG 34机枪。

图片

 Kfz.13

军队反映该车的越野性能很差,发动机时常过热,薄弱的装甲在战场上难以抵挡任何专业反装甲武器。这些缺点不可否认,但该车最初本就是演习用的特殊装备,不是为战斗而生。尽管如此它仍然在前线服役到1941年,参与了欧洲东线战争,少量幸存装甲车转移到后方用于训练。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21岁乌漂亮女兵引关注 被炸后失去一条腿
“阵风”被歼-10击落 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刚起飞,导弹就来了:中国航班空生死一线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21岁乌漂亮女兵引关注 被炸后失去一条腿
“阵风”被歼-10击落 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刚起飞,导弹就来了:中国航班空生死一线
罕见!央视披露中国空空导弹生产线
印巴空战中的“计算”与“算计”
巴铁吊打印度!中国军工,一战封神了
印巴空战创纪录 巴方:已摧毁77架
印度打不起,巴基斯坦不想打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