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美警告:解放军恐在“极短时间”封锁和入侵台湾
www.wforum.com | 2025-11-19 15:34:03  风传媒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我们已进入北京试图将主权强加于台湾的关键阶段,中国正朝著以武力夺取台湾的目标迈进,台湾和美国则努力维持吓阻中国入侵的能力。中国在台湾附近持续进行军事活动,加上两栖攻击舰和机动码头等新能力,增强了中国几乎无预警封锁或入侵台湾的能力。北京也持续透过军事威胁、经济胁迫和恶意影响活动,升级对台湾的多面向施压。”

                                                                    USCC年度报告:2025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美国国会辖下最具影响力的“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USCC)发布2025年度报告,其中第探讨台湾现况的章节(第十一章)用了49页的篇幅详谈当前的台海风险,以及北京正在快速推进的战略目标:在极短时间内发动封锁甚至入侵,让台湾与国际社会几无预警时间。解放军的闪电攻势不再是兵推桌上的假设,而是迫在眉睫的战略现实,台湾这一章的摘要(Executive Summary)更直言目前“已进入北京强行对台湾行使主权的关键阶段。”

这是2000年由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跨党派机构,核心职责只有一个:监测、调查并向国会报告美中双边经贸关系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虽然USCC不具备行政权力,不能直接制定政策,但它扮演著极为关键的“智库—立法桥梁”角色。其每年发布的年度报告,汇集了情报界、学界与产业界的顶尖分析,是美国国会议员制定对中法案、审查国防预算时的重要参考依据,甚至常被白宫行政部门采纳,进而转化为具体的行政命令或外交策略。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北京将资讯战的目标集中于深化台湾内部的政治分歧,并且在台美之间制造隔阂。中国也持续在国际社会孤立台湾,施压其他国家采用北京所偏好的立场和措辞。为了回应中国不断升级的行动,台湾举行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加速建构新型不对称防御能力,以及反制中国的各种新措施,增强军事吓阻和社会韧性。台湾也持续利用在科技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加速经济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则持续透过武器销售和安全援助支持台湾,同时与台湾加强经济联系、建立安全的供应链。

“数小时内”即可完成侵台准备

USCC报告中最令人心惊的评估,在于解放军侵台战力的大幅提升。过去对解放军战力的评估,普遍认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或封锁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集结时间,这意味著台湾及其盟友将有足够的预警与反应窗口。然而今年的USCC报告明确指出,鉴于中国在台湾附近几乎不间断的军事训练和演习,以及解放军对硬体和作战准备的提升,台美军事官员警告,解放军可能在“数小时内”实施封锁,攻击台湾之前也只需要“极短的转换时间”。 

这项评估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报告列举了具体的军事指标:中国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模糊了平时与战时的界线,更掩护了潜在的突袭行动。此外,解放军正积极发展新型作战载台,包括大型两栖攻击舰(如075型)与机动码头技术。这些装备都大幅提升了投送兵力的速度与弹性,过去“百万大军集结”的传统入侵模式,可能转变为更隐蔽、快速且致命的“闪电战”或“窒息式封锁”。

美警告:解放军恐在“极短时间”封锁和入侵台湾

报告更用数据说明台湾这几年所面对的艰难处境,强调中国对台湾的施压行动已进入新阶段,确保台湾和美国持续有效吓阻的机会之窗正在缩小:

•过去五年,解放军入侵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的次数急剧增加——从2019年的20次,增加到2024年的3,075次。

•在过去四年,解放军战机越过海峡中线的次数增加了6,591%——从2020年的22次增加到2024年的1,472次。

•在过去四年,代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而遭起诉的台湾人,增加了967%,从2020年的6例增加到2024年的64例。

•在过去两年,签署声明支持“一中原则”的国家增加了133%——从2023年2月的51国增加到2025年1月的119国。

双管齐下的绞索:极限施压与内部裂解

除了硬实力的军事威胁,USCC报告更深入剖析了北京对台发动的“混合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致命的战争。报告指出,北京正对台湾实施全方位的施压行动,除了军事威胁,还包括经济胁迫以及增强恶意的影响力。台湾在提升军事准备、增强社会韧性以及经济多元化方面取得进展,但军队的官僚惰性以及民进党政府与在野党控制的立法院之间的出现政治僵局,为加速台湾防御的现代化蒙上一层不确定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点出北京过去一年的资讯战重心发生了转移:从单纯的宣传统一,转向“加剧台湾内部的政治对立”与“在台美之间制造嫌隙”。这是一种典型的“楔子战略”(wedge strategy),北京利用台湾开放的民主社会体制,透过散布假讯息、操弄争议,让台湾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透过经济胁迫和诱因、间谍战、资讯战以及海底电缆破坏,削弱台湾抵抗的意志。

中国的宣传特别著重煽动美国对乌政策、川普关税战和半导体的不确定性,加深台湾对美国对台承诺的怀疑。同时积极操作“疑美论”。报告指出,川普对大国关系的“交易式做法”也为北京提供了“百年一遇的机会”。中国学者认为,川普对台湾的态度,有助于加剧台湾内部对美国的怀疑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一份评估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报告指出,川普过去的涉台言论,为台湾的“疑美论”以及“美国可能抛弃台湾”的观点提供了证据。

台湾的应对:刺猬战略与国内政争

面对北京步步进逼的绞索,台湾并未坐以待毙,USCC报告肯定台湾在提升军事吓阻力与社会韧性上的进展。台湾军方正透过规模更大、更贴近实战的军事演习,以及加速采购不对称防御武器,试图应对解放军的优势兵力。此外,针对中国的恶意影响力渗透,台湾也采取了新的反制措施,强化社会对假讯息的抵抗力。 

对于民进党和国民党的政争,报告强调两党对于处理两岸关系抱持截然不同的愿景。民进党在批评中国对台湾施压的行动上,比国民党更强硬,并且著重于增加国防开支并提升不对称防御能力,以此吓阻中国入侵、实施严格的新措施以反制中国的恶意影响活动,并且利用台湾在科技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来降低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相较之下,国民党主张维持具建设性的两岸对话,以缓解紧张局势并降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国民党将两岸关系的管理视为“2D策略”(防御与对话),即在提升台湾防御能力的同时,也维持与北京的沟通管道。

由于在野党控制的立法院大幅削减并冻结了赖政府的部分预算请求,其中包括削减2.8亿美元(1.3%)的国防预算,并额外冻结了30亿美元(14%)。民进党批评国民党阻碍台湾提升国防能力,国民党则批评赖政府鲁莽挑衅北京,并以中国渗透为借口侵犯不认同民进党政策者的公民自由。至于7月26日和8月23日举行的两场大罢免未能罢免任何在野党的立法委员,报告认为这很可能确保台湾在2028年总统选举之前仍处于分裂状态。

美国持续支持台湾的自卫能力

报告指出,尽管资金流动曾短暂中断,美国在2025年仍持续支持台湾发展防御能力。美国官员表示,川普政府将持续增加对台湾的武器销售,且美国对台湾的军售金额很可能超越川普1.0期间核准的183亿美元。台湾军方则计画增加采购美国制造的弹簧刀300型(Switchblade300)和Altius-600M无人机系统,同时也将开发四种自制无人机。

报告也承认台湾向美国采购的武器仍有大量积压,截至2025年9月,台湾已为尚未交付的美国武器系统支付了215.4亿美元,其中有些订单甚至可追溯到2021年。虽然F-16战机和M1艾布兰战车就占积压总值的一半以上,但鱼叉飞弹系统和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等不对称战力也占了近39%。

至于武器延迟交付的原因,报告指出包括F-16战机、刺针飞弹及其他出口产品的生产能力有限,全球需求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而且台湾在双边贸易谈判中提出新的国防采购案,加上川普政府增加了销售的目标,除非能加快生产时程或优先考虑台湾的需求,否则依然有可能进一步增加积压的情况。不过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Hegseth)在今年3月签署的内部指导备忘录中,要求美军将吓阻中国可能入侵台湾列为首要任务,五角大厦也推动采购“大量无人系统”,以吓阻中国入侵台湾。

矽盾与台美半导体合作

在经济领域,台湾手中仍握有一张王牌——半导体。报告特别提到,台湾正利用其在科技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特别是在先进半导体制造上的主导地位,来加速经济的多元化,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不仅是经济战略,更是国家安全战略,旨在透过与全球民主供应链的深度捆绑,提高北京动武的经济代价。

报告也指出,中国占领台湾半导体设施的效益有限,因为即使台积电遭到占领,其生产过程仍依赖美国、日本国家的供应商提供的高度专业化的投入。据媒体报导,极紫外光刻机的荷兰制造商艾司摩尔(ASML),也能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远端停用台湾晶圆厂使用的制造设备。因此中共在决定是否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时,仍需将中国国内的半导体产业能否提供足够的替代品纳入考量。 

报告强调,台湾在最先进半导体的制造产能方面一直保持惊人的市占率。截至2022年,全球唯一能生产10奈米以下(nm)芯片的制造设施位于台湾和韩国,其制造产能分别占69%和31%。美国则积极实现芯片制造的多元化和在地化,根据波士顿顾问集团的预测,截至2032年,台湾和韩国在尖端半导体的共同产能将降至56%,美国将生产28%,中国则为2%。

报告强调,台湾尖端半导体公司的投资,是美国将尖端芯片生产迁回国内的核心。2025年初,台积电宣布在亚利桑那州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除了在凤凰城建造三座新的制造设施,生产4奈米以下的先进芯片,还计画再建造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以及一座研发中心。上述计划完成后,台积电预计其最先进芯片产量的30%都将在美国制造,台湾的经济部今年1月也取消了对美国尖端芯片生产投资的限制,为凤凰城晶圆厂生产尖端2奈米芯片铺平道路。此前,台湾政府曾限制海外晶圆厂只能生产落后台湾最先进技术两代的半导体。

波士顿顾问集团预计,2032年中国在全球28奈米以上制程芯片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7%,2030年将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甚至可能在2027年就超越台湾的产能。根据台湾智库“民主、社会与新兴科技研究中心”(DSET)的资料,由于政府巨额补贴所实现的价格压制,中国已在太阳能板使用的基础半导体市场中占据80%的份额,手机市场占56%,电动车市场占73%,显示面板市场占66%。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许多政策讨论都集中在尖端芯片,但大部分需求仍是针对复杂程度较低的基础芯片:基础芯片占美国汽车产业所用半导体的95%,占美国国防部在关键任务系统中所用半导体的99.5%。

报告指出,台湾持续在先进半导体制造和全球科技供应链中扮演核心角色,使其成为确保中国不会在人工智慧和先进运算领域取得主导技术优势的关键伙伴。台湾企业在基础半导体生产方面也至关重要,并将持续对美国的努力保持重要性,以确保中国不会主导广泛应用的低阶芯片生产。一场关于台湾的战争将对全球社会造成毁灭性影响,甚至可能抹去全球高达10%的GDP——其影响堪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对等关税与台美关系

作为今年4月2日“解放日”关税的一部分,川普政府宣布对台湾课征32%的对等关税,并在8月份降至20%。占台湾对美国出口总额64%的半导体及其他电子产品暂时免征所有关税。然而报告也指出,这些产品仍可能受到正在进行的232条款贸易谈判所产生的关税影响。2023年,台湾的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税率为6.5%,而美国对农业、数位服务、生物科技、医疗器材和能源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障碍仍持续存在疑虑。

自从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之后,台湾一直积极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赖清德曾宣示有意增加采购美国能源、农产品和国防物资;减少非关税贸易障碍;以及寻求台湾企业在美国投资的更多机会,来减少与美国的贸易逆差。报告指出台湾对美国的出口在5月份创下历史新高(155亿美元),年增率高达90%,因为企业正在设法避免未来潜在的关税上涨,为此提前下了大笔订单。 

近年来,美国和台湾透过多项措施,致力于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为自由贸易协定(FTA)奠定基础。2022年,美国和台湾启动了“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的谈判,2024年12月,该倡议下的首项协议生效,内容涵盖反贪腐、法规实务以及中小企业等议题。2025年6月,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葛里尔(JamiesonGreer)评估台湾已履行协议规定,并完全遵守该协议。

报告指出,美国和台湾也针对农业、环境、劳工和争端解决等议题持续进行谈判,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谈判是否会继续,或者会被纳入“对等关税”谈判中。台湾现已名列美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量二十多年来首次超越对中国的出口量,台湾的芯片制造商也承诺投入创纪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北京对台姿态的变与不变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北京对台湾言论最显著的转变,是更强调对北京友好的个人和团体承诺物质利益。在2025年2月的对台工作会议上,负责台湾政策的最高官员王沪宁提出了“塑造祖国统一的必然性”的新概念,指的是中国可以采取行动为与台湾统一创造条件。王沪宁呼吁“让台湾同胞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的机遇和成果”,也就是支持在中国的台湾企业家,并为台湾青年在中国“追逐和实现梦想”创造机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呼吁“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

中国对国际社会持续否认有任何迫在眉睫的入侵台湾计画,重申北京偏好“和平统一”,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思想家之一阎学通在《外交事务》撰文,宣称中、美在未来四年内“不太可能因台湾问题开战”,因为“中国在关注自身GDP成长时,不会制定与台湾统一的时间表”。不过国台办将阎学通的文章称为“学者的个人之见”,强调当台湾的挑衅“越过红线”,中国将采取“果断措施”。中国官媒则指责赖清德是“彻头彻尾的战争制造者”、民进党“纳粹化”,更强调“台独意味著战争”。

北京攻打台湾的可能时间表

在讨论北京是否为攻占台湾设定了时间表时,报告提出三个潜在的中国入侵日期:2027年、2035年和2049年。这些日期是根据美国情报界的评估报告,以及北京自身关于台湾和解放军军事现代化的声明而来。不过报告也强调,北京从未公开承认攻占台湾的具体期限,习近平2023年11月与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更否认有在2027年或2035年入侵台湾的计画。然而习近平也曾公开表示,台湾问题“不应一代一代传下去”,外界解读这代表习近平有意在其任期内“解决”这个问题。

2027年:根据美国情报评估的公开报告,习近平指示解放军在这一年之前具备入侵台湾的能力——这个期限旨在加速解放军能力的发展,但不一定是目标入侵日期。2027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习近平已宣布目标是在该日期前加速中国军队的“机械化、资讯化和智能化”。

2035年:北京完成军事现代化并建设连台高铁的日期。2035年也被认为是中国攻占台湾的潜在期限,因为北京声明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此外,中国也宣布计画在该日期前,完成连接台湾与中国的高速铁路。2023年,中国在福建省沿台湾海峡开通了一条高铁,并宣布已建成一个“综合多维度交通网络”,这将使建立连接该省与台湾的高速运输通道“技术上成为可能”。

2049年:北京曾明确表示,其目标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百周年(2049年)之前与台湾“统一”。习近平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在2049年前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在中共二十大的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台湾脆弱的能源韧性

报告也提到台湾的能源问题,因为台湾几乎完全仰赖进口能源,让人对可能发生的封锁或入侵情境感到担忧。台湾政府目前已设定目标,要在2030年前将天然气发电比例提高到50%,目前正在兴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储存设施和管线,希望从2024年的42%逐步提升。剩下的另外一半能源需求,则将来自燃煤(20%)和再生能源(30%)。台湾也在2025年5月关闭了最后一座核电厂,并针对是否重启这座核电厂在2025年8月举行公投,最终未能达到通过所需的门槛。 

台湾中油公司在今年3月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准备投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LNG)管线计画,该计画每年将供应600万吨液化天然气。台湾在2023年进口了2,0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主要供应国为澳洲(40.2%)、卡达(27.9%)和美国(9.8%)。由于台湾仅有20天的液化天然气储备能力,报告指出,对天然气日益增加的依赖,无法解决封锁情境下的脆弱性。随著台湾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厂,台湾正在增加煤炭储备(目前有42天存量),并探讨在危机时重启已除役电厂的可行性。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四川舰海试归来!感慨:这不就是航母吗
东海局势再度紧张 中国连夜亮出狠家伙
日本自卫队涉台能力分析
巴基斯坦准备两线作战 歼-10这次有麻烦了
波克罗夫斯克陷落对俄乌双方意味着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四川舰海试归来!感慨:这不就是航母吗
东海局势再度紧张 中国连夜亮出狠家伙
日本自卫队涉台能力分析
巴基斯坦准备两线作战 歼-10这次有麻烦了
波克罗夫斯克陷落对俄乌双方意味着什么?
罕见同框!中国“霹雳火”和美国“眼镜蛇”
普京到底能不能拿下红军城?我问了大师
彭加木失踪惊天真相“感动中国人物”被凶杀
日本要和中国打潜艇战 还以为20年前?
古列波利要丢了!俄乌最精彩的部分即将上演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