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送北京“大礼包” 引来他们怒吼:这是投降 | |
| www.wforum.com | 2025-11-09 22:39:49 风传媒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由“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nited Steelworkers, USW)领衔,集结包括“国际机械师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chinists)、“国际电气工人兄弟会”(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Electrical Workers)及“国际锅炉制造工兄弟会”(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Boilermakers)在内的庞大工会联盟,8日发出一封措辞异常强烈的联名信,直指川普政府暂停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用的决定,无异给予中国“继续掠夺性行为”的“免费通行证”。 不过一周前,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还在为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的“贸易休战”高调喝采,向全美夸耀他成功解除稀土矿物出口管制、更迫使北京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的“伟大协议”。其中更包括美国将自11月10日起,暂停对从中国进口的岸边货柜起重机(ship-to-shore cranes)与底盘车(chassis)征收关税,同时暂停对悬挂中国国旗、或由中国企业建造并营运的商船,在停靠美国港口时征收费用。 这份看似不起眼的协议内容,主要是为了换取北京承诺停止报复性措施。协议墨迹未干,一份来自美国劳工界核心的怒吼,却已撼动了华府的权力长廊。因为在那些日夜在船坞与钢铁厂辛勤工作的蓝领眼中,这不是“休兵”,而是“投降”。 “此刻最需要信心,你却给了我们不确定性” “我们对政府的决定,表达最强烈的失望。”工会联盟在给美国贸易代表(USTR)葛里尔(Jamieson Greer)的信中如此写道。这封在USTR就协议细节展开的公众意见征询期截止前(美东时间7日下午5点)提交的信件,充满了遭到背弃的愤怒与焦虑。《彭博新闻》称,工会联盟控诉这项决定将为美国试图复兴其一度主宰全球的造船业,带来“负面后果”。 工会指出,川普政府的相关措施,将“在信心与长期规划最为关键的时刻,引入了不确定性。”过去几年,在政府承诺将重振海事产业的政策号召下,许多企业与劳工才刚开始投入资源、进行规划,准备迎接艰钜但充满希望的产业复兴。但川普政府的一纸命令,让这一切的努力与期待蒙上阴影。信中写道:“暂停执行301条款的应对行动,将继续给予中国一张免费通行证。” 拜登的“301条款”遗产,成了川普的政治豪赌 工会所谓“301条款”,指的是《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这项规定授权美国贸易代表署,可对任何被认定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损害美国利益的国家,采取包括关税在内的各种报复性措施。讽刺的是,最初启动对中国在海事、物流与造船领域不公平行为进行“301调查”的,正是川普的前任——拜登(Joe Biden)政府。
拜登政府正是因为五大工会联名请愿,指控中国政府透过提供大量补贴、扭曲市场竞争等不公平手段,几乎摧毁了美国的商用造船工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川普重返白宫后,他不仅延续了这项调查,更一度将其作为对中强硬政策的样板,誓言要遏制中国在造船领域日益成长的影响力,并且拉拢传统造船强国日本与韩国,试图建立一个抗衡中国的“造船者联盟”。 《彭博新闻》指出,重振美国造船业,其实一直是国会山庄的两党共识。而且参议院上周才针对旨在辅助海事产业政策的跨党派法案举行听证会,显示国会对该议题的高度重视。川普政府的180度大转弯,无疑是赏了这些国会盟友与国内产业一记耳光,但《彭博新闻》也提醒——川普的贸易议程经常朝令夕改。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此举堪称是一场政治豪赌。他显然希望透过与中国达成短期“和平”,换取农业州选民的选票,并暂时缓解因稀土断供引发的国安与市场焦虑。然而这场豪赌的代价,却牺牲了部分核心蓝领工人的利益。这些“铁锈带”选民曾是将川普送上总统大位的关键力量,如今却可能成为明年期中选举的最大变数。 从世界第一到市占率不足1%:美国造船业的百年孤寂 要理解工会的愤怒,必须回望美国造船业那段从辉煌走向衰败的血泪史。二战期间,美国凭借其惊人的工业实力,短短几年就在造船业快速崛起,船坞遍布东西两岸,不仅是美国赢得二战的关键,也奠定了其全球霸主的地位。然而在战争结束后,随著全球化浪潮与各国政府政策的转变,美国的商用造船业也急遽萎缩。 根据美国海军情报局(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的数据,截至2023年初,在全球商船市场的订单中,中国的造船厂占据近50%的份额,韩国与日本紧随其后。而曾经的世界第一——美国,其市占率已不到1%。美国的大型造船厂如今仅剩下寥寥数家,而且主要依赖军舰订单维生,几乎完全退出全球油轮、货柜轮等商用船只的竞争舞台。 相较之下,中国的造船业却凭借官方政策扶植、低价钢铁供应、以及对劳工权益的漠视,得以用极具竞争力(甚至是掠夺性)的价格抢占全球市场。工会的请愿书中,便详细罗列了这些“不公平的优势”。在五大公会与许多智库学者看来,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安问题。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若无法自行建造、维修远洋商船,意味著其全球供应链将极度脆弱;在战争时期,这更意味著无法维持海军舰队的后勤与战损补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让美国再次造船”(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的呼声,近年才重新成为华府的显学。川普政府暂停对中国船只与相关设备征税的决定,被视为是对这股复兴浪潮的迎头痛击。因为这不仅让中国产品得以继续低价进入美国市场,更打击了美国本土企业投资扩产的意愿。当川普试图安抚农业州,他的相关决策却也在工业州走起钢索,这条钢索如今看来也摇摇欲坠。 |
|
|
|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