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98%进口中国:“一旦中断 重整军备便无从谈起”
www.wforum.com | 2025-11-09 20:05:23  CTWANT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面对俄罗斯日益强硬的军事姿态,以及美国在全球安全事务上愈发明显的孤立倾向,欧洲各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整军备。然而,《纽约时报》示警,这场重建行动却面临1个看似遥远却极为致命的障碍,那就是中国对关键矿产的控制。

《纽约时报》布鲁塞尔分社社长、美国经济记者斯米亚莱克(Jeanna Smialek)7日以“中国稀土垄断如何影响欧洲国家军备建设”(How China’s Rare Earth Chokehold Could Strangle Europe’s Military Buildup)为标题撰文指出,中国在全球稀土金属与磁体市场占据垄断性地位。这些材料是制造导弹、战斗机、无人机及各类军事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

北京过去数年多次将此优势作为地缘政治与贸易谈判的杠杆,在与华盛顿与布鲁塞尔的关税争端中,时而收紧、时而松绑稀土出口限制,让欧洲的战略规划始终处于不确定之中。

在这样的局势下,欧洲联盟开始寻求自救之道。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已呼吁成员国在关键矿产供应上“争取自主独立”,欧盟贸易官员则与中方展开紧急协商,希望确保稀土供应不中断。

根据外交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似乎愿意就所谓“通用许可证”进行谈判,借此简化对欧洲的出口程序。但这一构想能否真正落实,甚至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欧盟同时启动替代供应方案,以免再度陷入被动。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吉尔(Olof Gill)表示,当前谈判的首要目标,是为欧洲工业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但他也坦言“相关沟通仍在进行中”。

欧洲各国领导人逐渐意识到,他们的军备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与中国这段摇摆不定的经贸关系。欧盟安全研究所研究员蒂尔(Joris Teer)则直言:“一切都取决于此。若关键矿产供应中断,重整军备便无从谈起。”

歐洲國家重整軍備的行動遭遇瓶頸!(圖/達志/美聯社)

今年4月,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北京旋即以管制7种稀土元素及磁体出口回应。10月,中国更进一步威胁扩大管制清单,直到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上周峰会中达成共识,将这项升级措施延后1年。

然而,4月生效的出口管制至今仍对欧洲适用。尽管欧盟多次宣示供应多元化的决心,北京的政策仍让布鲁塞尔陷入两难。

目前欧盟约98%的关键稀土进口依赖中国,比美国的80%更高。尽管稀土在世界多地都有储量,但其开采与提炼技术门槛极高,短期内难以复制中国的规模与效率。

欧盟去年通过的《关键原材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 Act,CRMA)于2024年生效,旨在打造本土稀土产业链,但专家普遍认为这只是长期策略。顾问公司“SFA牛津”的分析报告预测,若考虑矿山开发、精炼厂建设、制造扩张及融入北约供应链等环节,要实现对中国的“完全替代”至少需8至12年。

然而,欧洲国防工业没有如此宽裕的时间。面对安全环境恶化,欧盟各国正争相提高国防开支,目标是在2030年前全面强化军事能力。为此,欧盟已放宽预算规范,并启动1项总额达1500亿欧元的贷款计画,以支撑军事投资。

但正如负责能源事务的欧盟贸易专员、欧盟执委会副主席塞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所言,在中国出口许可制度下,欧洲买家取得稀土供应一直困难重重。

事实上,欧盟贸易主管部门统计显示,自中国要求出口许可证以来,欧洲企业提交的约2000份申请中,仅有一半获得“妥善处理”。即使北京暂时撤回加强管制的威胁,这种政策威慑本身已让欧洲深感脆弱。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专家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警告:“即便出口管制暂停,我们仍处于极为脆弱的境地。”

自去年10月起,中国出口商被要求向政府申报稀土的最终用途,使北京得以掌握全球军工供应链的需求流向。今年4月实施的出口管制进一步推高稀土价格,其中镝(Dysprosium)等用于高温磁体的材料价格飙升。

这些稀土正是F-35战斗机、无人机、潜艇、战斧巡弋飞弹(Tomahawk cruise missile)与雷达系统等先进军事科技的关键成分,也是欧洲军备扩张计画中列为战略储备的重点物资。

总部位于荷兰海牙的“海牙战略研究中心”(The Hague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HCSS)分析师吉拉尔迪(Benedetta Giraldi)指出,中国此举的最终目标,是放缓美国的军事发展步伐,并让欧洲间接受到牵连,“若打击其中一方的安全领域,另一方也难以幸免。”

尽管欧盟早已著手推动稀土产业自主,但成效仍然有限。爱沙尼亚等地的新建加工厂尚在起步阶段,企业界也怀疑欧盟提出的本地供应链策略,包括联合采购、资金补贴与加速审批,是否能在短期内发挥实际作用。许多业者仍仰赖外交谈判作为唯一可行的短期方案。

与此同时,美国则迅速展开行动。其国防部已向稀土材料公司“MP Materials”投资4亿美元,并于本周宣布向稀土磁铁制造商“Vulcan Elements”与“ReElement”技术公司提供新一轮贷款与潜在股权资助,以推动稀土回收与磁体制造。相比之下,欧洲的进展显得缓慢。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国防与治国方略专家福奥特(Daniel Fiott)强调:“国防自主始于材料自主。”但在现实中,欧洲尚未能脱离对中国的深度依赖。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飞行兵要来了:中国喷气背包新突破
电动骡子:龙马2号,中国士兵的好帮手
俄军在乌克兰取得两年多来首次重大胜利
最近距离仅2000米 1998年中国追击UFO始末
核潜艇,如何凭空消失?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飞行兵要来了:中国喷气背包新突破
电动骡子:龙马2号,中国士兵的好帮手
俄军在乌克兰取得两年多来首次重大胜利
最近距离仅2000米 1998年中国追击UFO始末
核潜艇,如何凭空消失?
大疆之后深圳再出狠角色 4 年干成全球第一
福建舰舰长公开表态
中国雷达8000公里探测距离曝光?
眼尖网友发现 医院副院长偷情这样讲卫生
印度出口战机创天价 二手苏-30单价近3亿美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