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一肚子气,中国这款平民美食大涨价 | |
| www.wforum.com | 2025-11-06 11:40:49 Vista看天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试问2025年最能显露钱包实力的动作是什么? 早就不是全款买房提车、血拼奢侈品或者集齐整套LABUBU了。现在,谁能走进一家麻辣香锅小店,夹菜手不抖水、付款面不改色,急头白脸吃上一顿—— 那才是真有实力。 麻辣香锅,这个印象中古早又朴素的品类,不仅占领了全国商场负一层,而且已经悄然贵成了一款新型“验资工具”。 最近,杨国福新推出的麻辣香锅,被发现普通的绿豆芽售价28.8元一斤。而以中产格调出名的山姆会员超市,有机绿豆芽售价9.9元/600g;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显示,11月以来绿豆芽的市场平均价格稳定在0.98元一斤。 折算下来,杨国福的绿豆芽比山姆贵了三倍多,是菜市场行情价的将近30倍,“轻奢风豆芽”迅速冲上热搜。 因为价格贵被吐槽的还不止杨国福一家,现在各种知名不知名品牌的麻辣香锅像固定NPC一样在每个商圈刷新,互联网上怒骂麻辣香锅“价格刺客”,建议各家香锅店原地改名珠宝店的人不在少数。 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随便夹了点菜,一称重就六七十”的“遇刺”经历。
“以前就是嫌火锅太贵才吃麻辣香锅的,现在麻辣香锅价格快赶上火锅了。” 开在猪脚饭、鸡公煲隔壁的平民美食,怎么贵到打工人吃不起了? 01 一顿上百还不管饱 首先厘清一件事:麻辣香锅的贵,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吃不起”,而是相比于顾客的心理预期,它经常能高出一大截。 食客们选择麻辣香锅的场景,一般都是“随便吃点”。 比如逛街的时候觉得商场楼上的餐厅太贵,于是下到负一层美食街解决一顿饭; 再比如打工人吃腻了牛肉面和盖浇饭,想给工作餐换换口味。
而这些开在商场负一层、写字楼楼下的麻辣香锅店,往往也其貌不扬。装修普普通通、桌椅排布拥挤、地板一层油腻、大红大绿的门脸招牌甚至还可能带点土气—— 在网红漂亮饭上踩过坑的打工人,一看到这店面环境就觉得倍感亲切,以为这顿肯定稳稳的实惠。 结果称重算完价格,瞬间被残酷现实上了一课,课程名字叫做“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以貌取饭”。
有网友说自己饭量并不大,没选几个菜,结账就要大几十块。 更有IP在北京上海的网友现身说法,表示自己一个人吃麻辣香锅花过上百块。
大家其实听店员报完价格就想转身跑路了,但无奈脸皮太薄,只好咬着牙付款。 坐下只好在心里安慰“就当奢侈一把奖励自己”了,原本平复差不多的情绪,在看见炒好端上来的菜后瞬间爆发—— “气得想报警”,是这届网友留给麻辣香锅最多的一句话。 因为原本选了满满当当一小盆,经过爆炒以后水分蒸发,出锅只剩下一丁点儿。 不巧的是现在香锅店还流行用大钵盛菜,两相衬托,只能说很少有食物适合用“空旷”来形容。
许多人反馈菜少到不够下饭、吃不饱,把香锅刺客愤怒挂上网,评论区也没放过: “还以为是上一桌没收拾吃剩下的”。 而麻辣香锅又少又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计价方式。 杨国富的“轻奢豆芽”在事发门店标价为2.88/50g,要是不仔细看到后面的单位,就会顺着思维惯性误以为是一斤的售价。 除了用50g、100g等袖珍单位让价格看上去“显得便宜”,麻辣香锅“合并同类项”的计价规则也饱受诟病。 一些香锅店是全部荤菜一个价格、全部素菜一个价格。但荤素的粗糙分别之下:速冻丸子和鲜牛肉、大白菜和香菜、土豆和香菇都有几倍的差价,但食客的口味并不是只爱吃贵的,偏爱便宜食材的顾客自然会感到“亏了”。
另外也有香锅店采用荤素同价的策略,被网友吐槽是“花荤菜的钱吃素菜”。
还不算完,现在麻辣香锅普遍要再加一项“锅底费”,便宜的3到10元,贵价品牌光一份锅底就要28元。 可香锅和火锅不同,并不会把一口实体的锅底端到消费者面前,所以香锅锅底费在消费者心里就是“调料也要另外加钱”“咋不干脆把老板儿子的房贷也算进去”。
相比于堂食结账“吓你一大跳”,麻辣香锅外卖则把“穷鬼别来沾边”直接反映在展示页上。
以上了今年北京地区外卖必点榜的某麻辣香锅为例,什锦素丸子200g售价20,土豆200g售价12。 两年前因为“18元一份土豆仅5片”被全网骂的巴奴火锅,终于等来了懂它的盟友。
02 一人食消费升级,把麻辣香锅捧成“快餐界爱马仕” 在这个越来越追求性价比、流行消费降级的时代,麻辣香锅的身价却逆势高涨,它是怎么敢的? 因为麻辣香锅的转型赶上了好时机,对于这个品类想要瞄准的都市客群而言,它仍然是个难以被替代的选择。 麻辣香锅正在从一道川渝特色菜,逐渐独立走向快餐赛道。 从前的麻辣香锅,是需要2-3人分食的一道硬菜,每家店的内容固定,炒来炒去还是老几样。 自选称重引入后,麻辣香锅虽然价格变贵了,但顺利实现了灵活“客制化”,更重要的是变成了更符合都市人消费习惯的快餐—— 适合一人食,也具备轻社交属性,可以成为三两好友日常聚餐的选择。
相比于猪脚饭、黄焖鸡一类的中式快餐,做到“自选+现炒”的麻辣香锅明显更有趣味性和仪式感。 虽然随意快捷,吃起来还是能提供一定“有在好好生活”的情绪价值—— 属于快餐里最不糊弄、距离“生命体征维持餐”差最远的档位,又赶上大众对于“预制菜”的抵抗情绪渐浓,麻辣香锅顺理成章地卖出了更高价格。 凭借快比两碗拉面还贵的锅底费,尊称麻辣香锅一句“中式快餐里的爱马仕”也不为过。
都市消费者对一人食快餐的需求旺盛,而且还在不断升级,简简单单的一餐也希望能尝试不同花样。 转型后的麻辣香锅刚好能补上这一块空缺,因此也被各大品牌方看好,把香锅看作进军快餐领域的敲门砖。 海底捞的副品牌“苗师兄”以炒鸡起家,23年迭代为“苗师兄香锅”,推出鸡、鱼、虾、蛙四大香锅,单人套餐还经常有优惠折扣。
24年初,胖东来新推出麻辣香锅产品线,素菜2.5元/两,丸子4元/两,荤菜6元/两,精肉8元/两,有5种口味可以选。 网红火锅品牌萍姐也开了主营麻辣香锅的外卖店。
原本就深耕快餐赛道、和自选香锅经营模式高度类似的麻辣烫品牌也纷纷跟进。 去年小谷姐姐进行了业务调整,推出铁板香锅新品。 品牌创始人张可在采访中表示,因为顾客对麻辣香锅收取口味费很介意,所以小谷姐姐的香锅取消了口味费,“香锅虽然是高价值感品类,我们荤素都一样价格,称重只比麻辣烫和麻辣拌每两贵4毛钱。” 今年6月,杨国福给自家的“草本麻辣香锅”开了发布会,号称这是“战略级全新品类”,7月铺进全国市场,菜品定价和麻辣烫相同,区别在于多3元锅底费……
火锅正餐品牌,把麻辣香锅作为进军一人食赛道的试水项目;麻辣烫界的巨头们,则看中了香锅更高的价格,把它当作丰富SKU、寻找新增长点的战略性产品。 许多香锅品牌加盟商都爱说的一句话术是:“麻辣香锅的客群不是想吃不带汤的麻辣烫,而是想吃不那么郑重其事的火锅。” 虽然这个概括未必准确,但也能说明麻辣香锅的确处于麻辣烫和火锅中间的过渡带上,进可提高客单价、退可拥抱快餐市场。 说什么价格刺客,请尊称人家一声“餐饮新贵”。 03 网红新品卖不动了,大众目光回归“初代顶流” 餐饮行业每年都会涌现出新的大爆品,短期内迅速聚集起流量和资本,然后单价也随着知名度水涨船高。围炉煮茶、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再到今年的50一串的奶皮子糖葫芦都是如此。 而麻辣香锅从千禧年间在川渝地区冒头,10年代就已经经历了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扩张,如今早混成了大众视野里的“老熟人”—— 没有新鲜感、贵价食材、没有繁琐工艺、更没有漂亮饭的网红属性,麻辣香锅看起来“老实巴交”,但市场竞争力却并不弱。 麻辣香锅的市场和声量一直都在,而且不小。 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全国麻辣香锅/干锅门店数已经超过了3万家。麻辣香锅赛道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184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虽然不是网红爆品,但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当地的网红店,没到饭点就开始大排长龙,高峰期等位两个小时是常态。有些店铺已经火到必须提前线上取号的程度。 如果你常去的商圈美食街突然有档口挤得水泄不通,那很有可能是某家麻辣香锅店发力了。
“想开个天水麻辣烫店”会被网友浇冷水劝放弃幻想、趁早找个班上,但“想开个麻辣香锅店”是开店指导博主接到的高频咨询。 咨询网友里,有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餐饮小白,也有开过饭店的老业内人,纷纷把麻辣香锅看作值得一试的“好项目”。
@勇哥餐饮创业说 @巨美餐饮设计丨凡 因为和动辄上百客单价相对应的,是非常低的开店门槛。 现在开一家麻辣香锅店,甚至不需要聘请炒菜大厨,只需要一台自动炒菜机,操作没有任何技术门槛,价格也不贵,电商平台同款卖一万出头,麻辣香锅品牌加盟商的报价在1到2万之间。 另外,由于目前麻辣香锅的市场非常分散,多数品牌规模较小,所以加盟费用都不高,5~10万就能有很多选择。 相比于“要么花几十万加盟大品牌,要么自己开杂牌小店”的类目,分散的麻辣香锅市场还没有角逐出掌握绝对议价权的大头部,普通人凑出几万块就能入行。
图源:品牌网 麻辣香锅的竞争比赛还没有被绝对强势的大品牌杀死,格局未定,商家当然就更加活跃。所以十几年来存量市场非但没有缩水,而且在不断发展迭代。 线下生命力依然强劲,线上也还没“过气”。 从搜索指数来看,相比于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这类突然爆火、又马上退潮的单品,麻辣香锅在今年的指数维持在明显更高更稳定的水平。
就算是对比今年大势的酸汤火锅,麻辣香锅的微信指数趋势也整体压过一头。 这说明麻辣香锅今年的大众关注度和讨论度并不低,反而一直活跃在互联网上。
这两年,已经有太多品类凭借新奇的造型和口味一炮而红,从社交媒体火到全国大街小巷,但产品本身只能承载好奇心,很难吸引回头客,“尝一次就行了”,流量散去闭店潮就紧跟而来。 大家已经厌倦了追随网红新品一次次猎奇、尝鲜,开始回归熟悉的味道。 今年不少传统老品类翻红,江西小炒成了打工人的救赎、烤鱼火到排队4小时、拌饭的门店在商场里越开越多……它们都是大众早已接受并熟悉的旧产品,改造成单人套餐、或者加点新辅料,就能重新拉回客流。
图源:红餐网、美丽浙江 “初代顶流”麻辣香锅也是这股回归潮流中的一份子。 网友们转身想拥抱一份确定感,却没想到对面已经悄悄黑化成了“价格刺客”的模样—— “麻辣香锅,你陌生得让我感到心寒”。 比起在稀奇古怪的时髦新品上踩雷,被“老熟人”摆一道更让人难以接受。旧款美食的魅力不仅在于口味永远稳定在线,还有能让大家敞开了吃的踏实。 一个品类能穿越周期长红至今并不容易,但消费者被定价彻底劝退却轻而易举。 被麻辣香锅伤透了心后,全网只能祈祷其他熟悉美食老老实实保持朴素,毕竟要想体验花钱吃不饱的轻奢风,大家都另有选择。 |
|
|
|
|
|
|
| 北约高级官员:乌克兰打不下去了 | |
| 美国唯一造蒸汽弹射器的公司并没有倒闭 | |
| 每架低至1万美元 中国无人机搅局全球战场 | |
| 代理空战?枭龙刚交付,亚美尼亚下单苏30 | |
| 中国ASN-301巡飞弹 瞬间产生7000枚碎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