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2025年 2nm芯片为何集体“跳票”
www.wforum.com | 2025-09-18 22:57:42  腾讯科技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5年的旗舰手机,都没有搭载2nm芯片。

iPhone 17的A19和A19 Pro系列芯片采用台积电N3P工艺,即将亮相的联发科天玑9500、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也将采用该工艺。

在没有意外的时候,联发科创造了一个意外。

日前,联发科官宣2nm芯片(天玑9600)完成设计流片,成为首批采用该技术的公司之一,预计明年底量产。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量产前整整一年就公布了这一进程,这个提前量确实非同寻常。

按主要手机厂商新品发布的时间推算,到2026年底,除了2nm的天玑9600,苹果A20系列、高通第六代骁龙8至尊版以及三星Exynos 2600,都将导入2nm工艺。

可以确定,2nm的“热战”将在2026年集中开打,只是台积电、三星为2nm预热多年,为什么苹果iPhone 17的A19芯片没用上?今年的“2nm战争”又为何没打起来?

晶体管, 光, 集成电路芯片高清壁纸,技术图片,桌面背景和图片

01 “做梦也没想到,2nm需求比3nm还多”

2024年10月17日的业绩会上,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谈及2nm的需求,用了两句话:“很多很多” 、“做梦都没想到需求比3nm还多”。

这里有一个问题:台积电今年4月1日才接受2nm订单,下半年才开启量产,为什么2024年10月份魏哲家就能预知2nm的需求?

“台积电有非常顶尖的市场研究团队,他们可以统合全球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来自英伟达、特斯拉、AMD等等的需求,”前台积电建厂工程师吴梓豪说,“建一个代工厂大概需要4年,这涉及到产能的建设规划,作为苹果、英伟达这样的fabless(无厂芯片设计公司)肯定要报订单预测。”

吴梓豪也透露,站在fabless的角度,不仅要提前流片,做研发也要对接晶圆厂提供的平台和技术,这些也都是需求信息的来源。

此外,晶圆代工协议中的产能预测条款,会要求客户向晶圆厂提供合理的订单预测,以便于代工厂进行合理的产能调度,也能部分反映fabless的需求状态。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包括苹果、AMD、英伟达、联发科等都已预订了台积电2nm的产能,相当一部分都是台积电前十大客户,其中苹果2024年更是25.18%的营收贡献,成为台积电最大客户。

上述客户中,联发科的量产时间已经宣布,而按照手机厂商的发布会安排,基本确认苹果会率先拿到台积电2nm产能,AMD则在4月份台积电刚刚释放产能时就宣布,在代码名为“Venice”的下一代霄龙数据中心处理器上导入2nm工艺。

而对于英伟达来说,Rubin已经采用3nm,Rubin Ultra为四颗GPU Die合封(四颗晶粒集成到同一个封装),封装尺寸也不能再扩大,所以也会导入2nm。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比特大陆也是台积电2nm工艺的客户,有可能还会成为全球首发台积电2nm的fabless,“矿机ASIC相对容易(制造),先导入新节点还可以练练手,比特大陆有可能赶下半年出货。”

相比台积电,有关三星2nm客户的信息较少,除了自家Exynos 2600会抢到“全球首颗2nm芯片”标签外,业内传闻高通有可能在2nm节点上重回三星怀抱。

客户需求史无前例的多,本质上还是3nm向2nm的跨越所带来的性能提升。

台积电早期披露过N2节点的参数——对比第一代N3E,晶体管密度增加15%,同等功耗下性能提升10%-15%,同等性能下功耗降低25-30%。

联发科“抢跑”2nm的新闻稿中,也基本佐证了上述数据的合理性。联发科表示,台积电的增强版2nm制程技术与现有的N3E制程相比,逻辑密度增加1.2倍,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高达18%,并能在相同速度下功耗减少约36%。

一句话总结,2nm带来的性能提升,让主要fabless在这一节点上都跃跃欲试,但主要厂商的量产时间基本都在2026年。

02 台积电“掉链子”

2025年旗舰手机芯片上不了2nm,还是因为台积电“掉链子”。

按台积电规划,2nm原定2025年年中开产能,目前节奏都在预期之中,只是手机客户如果想在2025年量产2nm芯片,预留的时间窗口太少。

“流片(tape out)到回片需要几个月,回片后再进行功能、性能调试,一般性能都要调几个月。”一位芯片设计从业者说。

也就是说,即便苹果这样的大客户在2024年底完成A20芯片的流片和测试,也要等到今年6月份才能投片量产,无法赶上iPhone 17的备货节奏,毕竟富士康的组装线也要跑起来。

良率也是手机厂商今年不追2nm的另一个因素,只是这个影响不及量产节奏的因素大,且不同fabless敏感程度也有差异。

3nm节点上,早期良率仅有60%左右,后期N3E和N3P才逐步爬坡至80%以上,2nm这个节点上同样会走一遍这样的过程。

“(2nm)产品导入的良率可能都超过了70%,慢慢爬升,明年到80%的水平。”前述业内人士预估。

早期良率低,价格也相对高,那些对价格敏感的客户就会将量产规划在良率爬升后,并且采用“晶圆交付”(wafer buy)的模式,否则量产越多亏损就越多,但价格因素不是绝对的拦路虎。

以苹果为例,其与台积电签订的是“成品交付”(finished goods buy)协议,只为良品芯片付款,只要不是极低的良率,价格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但在这个问题上,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有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苹果虽然采购成品芯片,但采购成本实际上已经将不良芯片的成本包含在内。

“最好的证据是,新款 iPhone 使用的新处理器的成本每年都会大幅增加,今年的A17也不例外。”郭明錤说。

03 晶圆代工战争

海外晶圆厂目前都在攻关2nm量产,但在节点命名上略有差异,包括N2、20A、SF2、2nm等等,但各家“默契”地采用了全新的GAA晶体管架构,并在后续迭代上不约而同地规划采用背面供电技术。

额外说一句:背面供电可以将电源连线和信号连线分开,转移至集成电路背面,降低电阻,提升晶体管密度,提高性能。

量产节奏上,三星、台积电等基本都在按时间表推进,反而原本最激进的英特尔,计划2024年底就开放2nm产能,但由于技术挑战、管理层变动等多重因素,最终取消了2nm(20A)工艺,18A(1.8nm)短期内不接外部新单,全力冲刺14A(1.4nm)工艺。

具体的产能方面,据TrendForce透露,明年台积电预计有四座2nm晶圆厂满负荷运转,总月产能将达到6万片晶圆。

图片

前述业内人士则表示,“新竹科学园的Fab 20月产能至少6万片,高雄的Fab 22预计月产能3万片,明年2nm月产能至少9万片-12万片。”

而关于三星的产能,4月份TrendForce曾援引首尔经济日报(SEDaily)的数据,称其2nm的月产能为7000片晶圆。

2025年是2nm开产能的关键点,但这场晶圆代工战争可以往前倒推数年。

2021年10月,三星就在年度代工大会上宣布启动2nm研发,并公布了相关的时间表、技术路线,而台积电更早,2019年6月就对外官宣进入研发阶段,其曾在全球技术论坛上透露,计划建立一条全新的2nm研发线,投入超过8000名工程师。

整体看,主流晶圆厂2nm节点的研发用时在4-6年之间。在这一阶段,晶圆厂每年在研发上的资本开支普遍超过10亿美元,台积电更是在2022年冲到了36亿美元。

巨额的研发投入不仅体现在技术方案上,也体现在研发设备的争抢之上,最典型的就是对ASML高数值孔径(High NA)EUV的争抢。

2022年,三星通过李在镕访问ASML,意图争夺先进光刻机设备,但最终全球首台单价接近4亿美元的高数值孔径EUV于2023年底被英特尔拿下,2024年英特尔再度接收了一台同型号光刻机。

相比英特尔和三星,台积电在最顶尖设备的争抢上表现的比较保守,一度对ASML高管访问台积电对接先进光刻机一事不为所动,但在对手们争先抢购的背景下,魏哲家2024年也曾访问过ASML,传闻获得了ASML“搭售优惠套餐”——高数值孔径EUV给价格优惠,但要搭售部分老型号。

台积电研发副总张晓强多次表态高数值孔径EUV太贵,“只要我们继续找到替代方案,就没有必要用这台昂贵的设备。”

04 摩尔定律已死?

过去几年,业内一直在讨论摩尔定律已死的话题。

摩尔定律源自英特尔已故创始人戈登·摩尔。1965年,戈登·摩尔在《电子学》杂志发表文章,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10年后的1975年,摩尔对自己的观点做了修正,把“每年增加一倍”改为“每两年增加一倍”。

自此之后的半个世纪,晶体管数量都遵循这一定律,直到7nm节点开始,时间从24个月延长到30个月。

7nm、5nm、3nm和2nm量产时间分别为2018年、2020年、2023年、2025年,平均都在30-36个月之间。业内普遍认为,未来1nm往后的节点,大概率拉长到40个月以上。

节奏拉长,直接会导致fabless的多代产品停留在一个大节点上。

以苹果的A系列为例,过去基本两年一个节点,比如A14B和A15B这两代都是5nm,但A17 Pro、A18和A19,3nm节点停留了3年。

那接下来在2nm的制程上,会停留多久呢?

按照台积电的规划,2nm节点有N2、N2P、N2X和升级版的A16(1.6nm)四个迭代,算上第二代GAA架构的A14(1.4nm)工艺,分别对应苹果的A20、A21、A22、A23四代芯片。然后,2030年导入1nm工艺,量产A24系列芯片。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算起,从2nm时代跨越到1nm时代,至少要再等5年。

当然,节点升级主要对应名称和线宽升级,不代表晶体管数量不会提升,比如3nm上本身就做了多个迭代,从N3、N3E、N3P等,每一代晶体管数量仍然有大幅度的提升。

TechNews此前做过统计,N3E相比于N3,同性能下功耗降低32%,同功耗下性能提升15%,N3P相比N3E,同性能下功耗下降5%-10%,同功耗下性能提升了5%。大致可以推算,同性能下,N3P功耗比N3降低约 20%- 27%,同功耗下N3P性能比N3提升约26%- 36%。

从这个维度来看,摩尔定律仍然有效。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晶体管的数量会不断地提升,只是这种提升不单纯依赖工艺制程变化,也会重点依赖材料、封装技术。

2024年4月份,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台积电首席科学家黄汉森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题为《How We’ll Reach a 1 Trillion Transistor GPU》(我们将如何打造1万亿晶体管的GPU),里面有一句话写道:“过去 50 年来,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就像走在隧道里一样。前面的路很清晰,因为有一条明确的道路。每个人都知道需要做什么:缩小晶体管。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隧道的尽头。从这里开始,半导体技术将变得更加难以发展。然而,在隧道之外,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再受过去的束缚。”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德国“猎手” 一炮炸碎战略轰炸机尾巴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爱沙尼亚挖掘40公里的壕沟 阻挡俄军坦克
波兰打开东部战线大门 普京收回谈判筹码
东欧情况十万火急 波兰斥巨资建隔离墙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德国“猎手” 一炮炸碎战略轰炸机尾巴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爱沙尼亚挖掘40公里的壕沟 阻挡俄军坦克
波兰打开东部战线大门 普京收回谈判筹码
东欧情况十万火急 波兰斥巨资建隔离墙
雍正3天暴毙,死法耻辱 史书都闪避不提
备战高端冲突!F-35战斗机进行重大升级
中国防长撂下硬话,强烈警告美国
古代男子为何纳妾?不只传宗接代,原因令人不
300多中欧班列被堵俄白边境 北京跳脚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