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全网都在吵预制菜 吵的到底是什么
www.wforum.com | 2025-09-13 21:09:40  果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预制菜这事儿,时不时就来一波流量。最近的这一波,由两个“超级流量发动机”引发,吵到了各个平台都刷屏的程度。

那么,大家到底在吵什么?双方都觉得委屈不满,都在抛出质问与呼吁,背后真正的关切点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场讨论,先来说说“预制菜”这个词。

在“预制菜”出现之前,

你在餐厅吃的菜是怎么做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餐厅卖的“铁锅炖大鹅”,大致有以下的操作方式:

1、最早的时候,餐厅小,客流也不多,你去点了单,餐馆可以抓只鹅给你过目,然后宰杀、去毛、清洗、剁块、炖熟、上桌。

2、后来,人流比较多了,餐馆会提前杀鹅、去毛、清洗好“备用”。等到你点了之后,拿出来剁块、炖熟、上桌。

全网都在吵预制菜,吵的到底是什么?

3、随着餐厅进一步发展,客流更大,餐馆会提前剁好鹅,把调料包也准备好,你下单之后就下锅开炖,然后上桌。

4、再进一步,客人越来越多,餐馆就提前炖好放在锅里,你下单之后,直接装盘上桌。

5、再后来,餐馆提前炖好更多,分成小份放在冰箱里冷藏/冷冻,你下单之后,就拿出一份来加热、上桌。

6、再往后,餐馆引入了现代食品加工设备,采取加工食品的灭菌和包装工艺,可以常温保存,你点了之后直接开袋上桌,有客人需要的话也可以买了带走。

7、再往后,这个铁锅炖大鹅越来越火,餐馆建立了中央厨房,以上2-6都在中央厨房完成,然后送到门店使用。通过这种方式,这家餐厅开了很多分店,保持了各店的水平一致。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我们把相应的产品记作7.2-7.6。

8、中央厨房生产的这些产品,放到超市和电商售卖,其他餐厅可以买去加工了卖,消费者也可以买回家自己做,我们相应地记为8.2-8.6。

现在,“预制菜”这个说法出现了。

什么是“预制菜”,一直是各说各话

“预制菜”是一个出现了很久,但定义一直比较模糊的词。甚至官方文件里,预制菜要作为战略方向大力发展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定义。

上述的“铁锅炖大鹅”1-8.6的不同版本,哪些算预制菜、哪些不算,政府相关部门、媒体、食品行业、资本投资人、消费者,各有各的认知。

这种定义的模糊,是当前各种争论的根源之一。大家往往是基于自己对“预制菜”的理解在发声,于是形成了“各说各话”的热闹局面。

为了“规范预制菜”,全国出现了大量的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对“预制菜”进行了各自的定义。

其中接受度最高的是中国烹饪协会制定的T/CCA 024-2022《预制菜》,其中把预制菜分为了“预制净菜”“即烹型预制菜”“即食/即热预制菜”。按照这个标准,上面的各种铁锅炖大鹅,除了1之外,其他的全都属于“预制菜”,其中2、7.2、8.2是“预制净菜”,3、7.3、8.3是“即烹预制菜”,其他的则是“即食/即热预制菜”。基于这个有利于投资画大饼的定义,“预制菜”就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投资界动不动就说是“万亿市场”。

到了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及对这个通知的简明问答个解读,对预制菜进行了另一种界定,强调其“工业化预加工”和“无需或只需简单复热”的属性,并强调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

按照通知的定义,2~6和7的所有铁锅炖大鹅都不是预制菜了,8.2和8.6也不算,8.4实际上不存在,也就只有8.3和8.5才算预制菜了。

在现实中,不管是烹饪协会的定义还是六部委通知的定义,都跟许多公众心中的朴素认知不一样。这种认知差异,正是许多争论的起点:不同的人对“预制菜”这三个字的理解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的认知才是“正确的”——人们痛骂或者辩护,其实是针对“自己以为的预制菜”,跟别人心目中的预制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食物。

厘清预制菜讨论中的几个关键点

在预制菜的争论中,有几个被反复提及的核心关切,值得被进一步厘清。

1、“不反对预制菜,只是要求强制标示”。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呼吁,很多消费者表示:“不反对预制菜,但餐厅应该明确告知,保障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甚至有媒体评论称“从法律规定来看,若餐厅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使用预制菜品,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种呼吁源于一个非常合理的诉求——消费者的知情权。

然而,在实践中,一方面,现行法规没有“强制标示预制菜”;另一方面, “强制标示预制菜”现实操作起来,有复杂困难的地方。

“强制标示”的前提,是对于所标示的内容有一个客观明确、可操作的界定标准。比如“强制标示反式脂肪”,前提是反式脂肪能够准确地定量检测,达到了标示阈值就是“有”,未到达标示阈值就是“无”。

而“预制菜”,以前面的15种铁锅炖大鹅为例,没有异议的“现制菜”只有1,没有异议的“预制菜”只有8.3和8.5。其他的12种,哪些要标?哪些不标?“该标不标”的,要不要处罚赔偿?版本2(提前洗好备用)需要标示吗?版本3(提前剁好、配好料包)呢?版本5(提前炖好后冷藏,下单后加热)呢?

这些处于“现制”和“预制”中间地带的菜品,界线非常模糊。

如果标准不清,不仅会给餐厅经营带来困扰,也可能在执行中引发更多争议。

因此,如何科学地界定需要标示的范围,是推动强制标示落地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2、“不反对预制菜,反对预制菜卖现制菜的价格”

这一点触及了消费者信任的底线。当消费者期望的是锅气十足的现炒菜,得到的却是复热的料理包时,会产生强烈的“被欺骗感”。

这个问题的核心,同样与定义模糊有关。

比如前面的铁锅炖大鹅,谁知道“现制铁锅炖大鹅”的价格?谁规定“现炒鱼香肉丝”的价格?即便是“现炒鱼香肉丝”,有餐厅卖18,也有餐厅卖38、58,那么“预制鱼香肉丝”的价格,不能卖18、38还是58呢?

现实中的餐厅,基本上都是给出菜品、给出价格,而没有说明制作方式——那个价格,是“这家餐厅这道菜的价格”,跟“预制”还是“现制”没有关系。

3、“不反对预制菜,但反对有的餐厅用预制菜却声称是现炒菜”

还是那个问题:“预制菜”定义不明晰,“现炒菜”也就不明晰,当一道菜是“预制”还是“现制”产生争议的时候,以什么标准来判断?

类似此前“XX现包饺子”引发的争议:那家饺子确实是当着顾客的面包的,但它的饺子皮是提前压好的,馅是中央厨房做好了送来的,那么这个饺子是算“现包”还是“预制”呢?

回到前面的铁锅炖大鹅上来,把8.3和8.5声称“现制铁锅炖大鹅”确实是虚假宣传,那5和6算不算呢?2、3、4算不算呢?

“预制菜”这个术语,是个失败的概念

“预制菜”这个术语的出现,本意是概括一种现代食品工业的生产方式。但由于其内涵过于宽泛,将从净菜、半成品到料理包等完全不同的产品都囊括其中,反而造成了概念的混乱和公众的疑虑。

一个好的术语,应该是有助于理清混乱,有助于公众理解,能够保障各方共识,从而促进行业发展。而“预制菜”这个术语出现之前,相应的食品制作方式都在基于市场需求平和地发展,并不存在概念混乱,也没有被“妖魔化”。

“预制菜”概念的出现,一度成为投资圈子“热门赛道”,网罗更多的内容进来,有助于投资计划上亮眼的“前景数字”。然而,一些劣质料理包带来的负面体验,也影响了整个品类的声誉,反噬整个概念,反而让整个行业都被妖魔化。

或许,我们应该超越“预制”还是“现炒”的二元对立,回归到餐饮的本质。

无论是净菜配送、预处理食材、烹饪半成品,还是预制成品料理包,它们都只是餐饮供应链上的不同环节和技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用本来的特征名称。

消费者想要的,其实只是一个更加安心透明的餐饮环境——餐品美味安全,后厨仓库整洁卫生。员工规范整洁。

餐厅可以通过明厨亮灶、菜单说明等方式,更主动地与消费者沟通菜品的制作方式。

行业也需要推动建立更精细化的分级分类标准,让消费者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对于消费者而言,到餐厅吃饭,最核心的诉求始终是:这道菜好不好吃?安全不安全?价格是否合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是经过了中央厨房的标准化处理,还是后厨师傅的即兴发挥,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即便是号称“纯手工现做”,也无法令人满意。

推动行业走向透明、诚信和高品质,这或许才是“预制菜”这场全民大讨论,最有价值的意义所在。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在黄岩岛的“阳谋” 菲律宾甘拜下风
49架一次歼灭!美军电磁脉冲秒杀无人机群
一场“乌龙”?波兰误以为俄罗斯发动侵略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一辆坦克歼击车能瞬间摧毁一个装甲营?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在黄岩岛的“阳谋” 菲律宾甘拜下风
49架一次歼灭!美军电磁脉冲秒杀无人机群
一场“乌龙”?波兰误以为俄罗斯发动侵略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一辆坦克歼击车能瞬间摧毁一个装甲营?
中国福建舰南下,由现代级和052C护航
善防无人机!中国新型神盾坦克出现
一步登天!土耳其KAAN战斗机取得进展
72小时内,以色列连续轰炸六个国家
反毒稀土靠边站!北京对美拿出重大谈判筹码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