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查理·科克死于主义之争,美国处在内战前夜
www.wforum.com | 2025-09-12 13:32:43  先知书店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40.webp

  2025年9月10日,美国保守派活动家、川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谷大学遭枪击身亡,年仅31岁。

  犹他州州长断言“这是一起政治谋杀”。这起案件性质和后果,比去年川普宾州遇刺案更严重。如果说刺杀总统候选人川普,是为了阻止他掌权,那么刺杀一介平民科克,仅仅是为了让他永远闭嘴。

  结合美国历史还可以看见,类似案件所带来的冲击,必将超过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

  美国处在全面内战的前夜

  柯克遇刺身亡,是美国保守主义的重大损失,保守派失去了影响青年选民的领袖。这进一步加深左右两派的仇恨,更会将美国推向全面内战。

  柯克被美国保守主义右派视为政治明星、“未来的美国总统”。他主张基督教、市场经济等美国传统价值,以雄辩、理性的风格影响无数青年人。他的对手是左派自由主义,主张性自由、黑命贵、福利国家等西方政治正确。

  当科克的死讯传出,保守派称“这是美国最黑暗的一天”。川普称赞科克是“捍卫自由的殉道者”,并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万斯表示,“他以出色的组织和召集能力,帮我们赢得选举,并组建了政府。”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很多左派人士对科克的死异常冷漠,甚至公开庆贺。这不是单纯的“悲喜不相通”,而是一种宗教狂热的敌我意识——仅仅因为政见不同,就主张以暴力抹杀对方的生命。

  如今,左右派都对民主制度、三权分立失去了信心,都习惯于诉诸暴力。美国右派对私人广泛持枪是身体力行的。然而,即便当权的川普为了政权稳定,暂时不去清算、报复左派,左派也绝不会停止政治暴力。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政治言辞的激烈程度已达顶点。双方都在宣称:输掉下一次选举就意味着美国的终结。政治对手不仅被描绘成大错特错的人,更被视为蓄意摧毁国家、撕裂宪法、建立法西斯统治的人。对一些人而言,这一切只是党派博弈的一部分,但是那些精神失常的听众,却很难分清言辞与现实的边界。”

  近年来,多名美国国会议员、大企业家,甚至联邦法官都曾遭遇暗杀,这在美国历史上非常罕见。更令人恐惧且绝望的是,很多人竟然将实施暗杀的哈马斯、曼吉奥内视为英雄,为其欢呼捐款。

  -2-

  美国的转向,也是世界的转向

  作为现代政治的先行者,美国的每一次重大转向,都会深刻影响世界。而当下的美国,再次来到了十字路口。

  西方有句格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信仰、言论自由被美国国父写进宪法第一修正案,持续运转了200多年。

  政治暗杀告诉人们:坚持和平信仰、非暴力沟通的人,在美国已经无法被容忍了;如果你不能像马斯克那样拥有私人安保公司,发表政治观点就意味着生命危险;你的政敌无法在法庭上、辩论中击败你,却可以躲在暗处将你灭口,以此收获掌声和利益……

  你死我活的主义之争,早已蔓延到整个西方。9月11日的欧洲议会上,右派议员主张为科克的死默哀,遭到议长与大部分议员的嘲讽和抵制。

  但是在保守派眼中,科克已经成为英雄、完人、殉道者。因此,他的右派盟友和追随者,会以“退无可退”的强硬姿态,与左派全面对抗,促成美国的全面右转。无论他们能否成功,整个世界格局都将因此改变。

  -3-

  鉴往知来:主义之争及其后果

  根据历史经验,每当美国政治走向极端时,制衡的力量就会出现,使左右两派重归平衡或妥协。那么这一次,美国还能不能弥合纷争、实现和解?还是就此分崩离析、走向衰败?

  不知晓历史,不足以谈将来。透过美国文明研究大家钱满素的“美国文明译丛”,可以清晰地看见——300多年来,美国的内政斗争无论多么激烈,人们总是能够在法律、市场和宗教的维系下,维持“斗而不破”的默契,实现长治久安。

  早在美国建国前的17世纪,美新移民也遭遇多次政治路线之争。是要大一统的财产公有,还是要小家庭的私人经济?是要无拘无束的个人自由,还是要道德高尚的神权政治?

  钱满素主编的《逃离英格兰》揭示了这些政治斗争的过程及后果。温斯罗普总督以“山巅之城”的构想,缔造了美国梦的雏形。但是在艰难的妥协、长期的建设之后,他才带领这群新移民,使马萨诸塞州成为北美十三州的模板:圣约宪制,教会自治,私人经济,私人慈善,公立基础教育……

  在人类历史上,美国是第一个依靠辩论谈判、而非暴力征服建立法治的大国。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1787年制定宪法后,美国就实现了长治久安。

  但这本《脆弱的联合》告诉我们,围绕宪法的解释,美国国父们爆发了激烈的党争——杰斐逊主张农业富民,要求地方自治;汉密尔顿主张工业强国,要求集中财政、行政大权。尽管双方政见不同,但始终坚守底线,捍卫宪法框架。最终,杰斐逊赢了选举,却采用了汉密尔顿的建国路线。

  19世纪南北内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最终为什么能够实现和解呢?正如《无尽的纷争》所揭示的,表面看,战争是出于关税、废奴等利益争端,但其实是“地方VS联邦”、“分权VS集权”的宪法危机。最终双方都无法彻底实现自己的主张,于是南方北方的统帅,及其死难的同胞,都受到应有的尊重,美国也因此步入镀金时代……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奥巴马、川普时代,美国国父们奠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建国历史都遭到全面否定。背后更深刻的根源是,美国的人口结构、宗教信仰、政治默契和公共习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彻底变质。

  那么,美国的主义之争,将会去向何方?美国的转向,将会对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只能在美国的历史中寻找。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战略核力量 距世界一流还差多远?
从未见过!4款中国神秘新步枪意外曝光
中国在黄岩岛的“阳谋” 菲律宾甘拜下风
鹰击19,比在12级台风里点燃一根火柴都难
武德充沛!搭载24枚垂发的德国装甲运兵车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战略核力量 距世界一流还差多远?
从未见过!4款中国神秘新步枪意外曝光
中国在黄岩岛的“阳谋” 菲律宾甘拜下风
鹰击19,比在12级台风里点燃一根火柴都难
武德充沛!搭载24枚垂发的德国装甲运兵车
仁爱礁防线被突破?菲军方宣布补给成功
福建舰又出门了 马上正式入役?
一场“乌龙”?波兰误以为俄罗斯发动侵略
15架战机扑空 以军最想杀的人“漏网”了
49架一次歼灭!美军电磁脉冲秒杀无人机群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