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生流行嫁这国男生 | |
www.wforum.com | 2025-09-08 23:28:47 自由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结婚率与生育率持续下滑,已成为亚洲多国共同的社会挑战。近来,一股新的婚姻潮流正在韩国兴起,近年,不少韩国男性因为在国内结婚压力太大,选择放弃与本国女性步入婚姻,而是将目光转向日本。 日媒《TBS NEWS DIG》近日报道并纪录这跨海结婚潮。韩国一名35岁的河先生在一家航空公司从事飞机研发工作,为了与日本女性相亲,他特地学习日语并多次赴日参加婚活(意旨寻找婚姻伴侣)活动。 河先生还特意准备了与工作相关的战斗机徽章作为礼物,期望借此展现自己的专业与诚意。不过,他坦言参与这样的跨国相亲并不便宜,入会费、旅费与活动安排费用加总,往往超过100万日圆,他为找到理想伴侣,每年多次飞往日本。 为什么要如此执著?河先生解释,在韩国传统婚姻文化中,男性必须在结婚前准备好房子,如果不靠贷款购屋,往往要等到40岁左右才能办到,这对希望在30多岁结婚的他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相比之下,日本女性对于婚姻的金钱门槛要求相对较低,这让他决定跨海寻找另一半。 报道指出,这样的选择并非个案。根据一家专门撮合韩国男性与日本女性的婚姻仲介机构统计,目前已累积约8000份来自韩国男性的申请,数量正快速增加。业者分析,韩国男性承担沉重结婚成本的现实,正驱使他们将婚姻希望投向国外。 为什么这股跨国婚姻的热潮特别集中在“日本女生与韩国男生”?它的背后,反映的不只是浪漫与爱情,更是一连串文化交流、经济条件、社会观念与科技影响交织而成的现象。 日女嫁韩男 2024年有1176对 根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显示,2024年有1176对日本女性与韩国男性登记结婚,比前一年增加了将近4成,创下近十年来新高。对照2023年的840对,这种“跳跃式成长”让人不得不正视,这并不是零星的浪漫故事,而是一股逐渐成形的社会现象。 两国媒体纷纷以“新爱情浪潮”或“日韩国跨国婚姻复苏”来形容。虽然跨国婚姻在亚洲并不罕见,但日本女性与韩国男性的组合,近几年之所以特别受到瞩目,是因为它的成长幅度实在过于醒目,也因为它折射出日韩国在文化与社会层面的微妙变化。 若要追溯这股热潮的源头,无法忽视韩流文化的深远影响。2002年韩剧《冬季恋歌》在日本播出,掀起第一波“裴勇俊现象”。当时许多日本主妇甚至组团前往韩国,只为一睹其风采。那场风潮种下了第一颗种子,韩国男性在萤幕上被塑造成体贴、浪漫、勇于表达爱意的形象,与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内敛、不擅言辞”的男性刻板印象形成强烈对比。 此后,韩剧一部接一部在日本爆红。《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爱的迫降》等,几乎每一部都延续并强化了“韩国男友”的浪漫标签。而K-POP偶像的成功,更让这股文化输出深入年轻一代。防弹少年团、SEVENTEEN等男团在日本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偶像舞台上的自信与阳光,投射到现实中韩国男性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日本女性的好感。 这并非单向的想像。许多受访的日本女性表示,她们并不是单纯“嫁给韩流的幻影”,而是在与韩国男性实际交往中发现,对方确实比日本男性更主动、更善于表达。例如会准备小礼物,会重视纪念日,这些在日本恋爱文化里并不常见的行为,被视为“韩式浪漫”的真实体现,让越来越多日本女性愿意投入其中。 (示意图) 韩剧《冬季恋歌》在日本掀“裴勇俊现象” 然而,文化想像并不足以解释婚姻数字的激增。更深层的背景在于“经济”与“社会条件”的转变。过去日本女性对跨国婚姻有所顾虑,其中一项就是“生活水平是否会下降”。但如今,韩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越日本,首尔的平均薪资与东京相差不远,经济差距缩小,消除了阻碍。当韩国男性在教育与职涯发展上也展现出竞争力,日本女性自然不再把“嫁到韩国”视为冒险。 韩国《朝鲜日报》指出,对于“韩男日女情侣”增加的原因,用“经济”最容易解释。在国际婚姻市场上,通常是来自低经济实力国家的女性与富裕国家的男性结婚。20世纪70年代,韩国女性希望“高嫁”给富裕国家——日本的男性,且多与日本农村青年结婚。20世纪90年代以后,同样的现象演变为韩国男性与东南亚女性的婚姻。 另外报道认为,激烈的男女矛盾也被指为原因之一。韩国社会学者分析认为“在男性性别被害意识较强的社会,男性更倾向与外国女性结婚。”简而言之就是主张“觉得韩女可怕,选择与善良的日本女性结婚”,这是带有极度“厌恶韩女”性质的分析。 有婚姻仲介机构负责人指出“在韩国,男性的经济负担太大了。相比之下,日本女性往往抱持『一起努力生活』的心态,这对韩国男性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日本女性对韩国男性抱有好感,往往觉得韩国男性“完美、独立又帅气”。有专家指出,这股“韩流效应”正逐渐改变日本女性对跨国婚姻的态度。 同时,日本正面临严重的少子化与晚婚化。超过三分之一的日本女性在30岁时尚未结婚,社会对婚姻的期待与现实选择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压力,跨国婚姻因此被视为另一种可能。尤其韩国男性往往展现出积极追求与成家的态度,这与部分日本男性倾向延迟婚姻的现象形成对比。 跨国婚姻 文化冲突仍难避免 科技也扮演了关键角色。社交媒体与交友软体打破国界,让日韩国年轻人轻易互动;疫情期间,LINE与Zoom成为维系感情的桥梁,许多情侣靠著远距恋爱熬过封锁期,一旦边境重开便迅速步入婚姻。跨国婚姻谘询所更是嗅到商机,专门针对“日韩国情侣”提供翻译、签证、法律协助,让爱情变得更具可操作性。 当然,浪漫的背后也有现实的挑战。语言虽然不再是绝对障碍,但婚后的日常沟通仍可能引发误会。文化上的差异更是无可避免,例如对家务与育儿分工的期待。韩国社会虽然快速现代化,但仍存在较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不少日本女性在婚后发现,丈夫的浪漫不代表公婆的观念也一样开放。 家庭接受度也是一道考验。虽然年轻世代对跨国婚姻普遍持开放态度,但部分长辈仍难以放下历史与民族情感,甚至担心语言与文化带来隔阂。这些隐形压力,有时会在婚姻生活中逐渐浮现。社会上也不乏质疑声音,有人认为这股热潮只是韩流带来的短期效应,日本女性过度理想化韩国男性,长期能否维持仍待观察。 然而,更多专家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专家指出,这不只是文化风潮,而是日韩社会结构共同推动的结果。社会学者更强调,这股趋势可能重塑东亚的婚姻版图,因为它反映了新一代女性更愿意跨越国界,寻找符合自身期待的伴侣。 |
|
|
|
![]() |
![]() |
DF-61真正可怕的,根本不是射程2万公里 |
![]() |
中国阅兵结束后,巴铁空军更自信了? |
![]() |
最大日军谣言:大阪师团真是最烂师团吗? |
![]() |
空军为什么需要歼-35A,解说词道破天机 |
![]() |
奇迹!乌军仅凭一门L119榴弹炮死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