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百亿 增收16亿 阿里图什么 | |
www.wforum.com | 2025-08-30 16:04:11 树龙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财报里的外卖大战,一股烧钱味。 今年第二季度,外卖大战的滚滚浓烟中,京东烧了141亿、美团少赚115亿。那么,阿里砸了多少钱? 阿里不会轻易告诉你。 8月29日,阿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面看业绩很亮眼。营收2476.5亿元,同比增长2%(抛开甩卖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因素,实际同比增长为10%);经调整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下降18%,也就是少了71.8亿元。 什么?战火这么猛烈,阿里只少赚了71.8亿元? 事情没那么简单。 阿里到底烧了多少钱? 京东和美团的账,我们算过,一个是141亿元,一个是115亿元。 京东的收入由三部分构成:京东零售、京东物流、新业务。京东零售和京东物流好理解,新业务指的是京东外卖、京东产发、京喜和海外业务。 2024年第二季度,还没有京东外卖,京东新业务的营收和经营亏损分别是46.36亿元、6.95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新业务的营收和经营亏损分别是138.52亿元、147.77亿元。 考虑到京东外卖是京东新业务的最大变量,我们可以大致(但不绝对精确)理解为:京东外卖大概带来了92.16亿元的营收增长,同时造成了140.82亿元的亏损扩大。 也就是说,京东外卖让京东烧掉了大约141亿元。 美团的收入主要分成两块,核心本地商业、新业务。餐饮外卖、美团闪购、到店酒旅等业务,都在核心本地商业分部下面,营收由配送服务、佣金、在线营销服务等构成。 2024年第二季度,没有外卖大战,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营收和经营利润分别为:606.82亿元、152.34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营收和经营利润分别为:653.47亿元、37.21亿元。 外卖当然是最大变量,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但不精确)理解为:外卖大战的影响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营收多了46.65亿,净利润少了115.13亿。 也就是说,外卖大战让美团少赚了115亿。 阿里刚刚调整了业务部门的划分,目前主要由4个板块构成:中国电商、国际电商、云智能、所有其他(包括盒马、菜鸟、阿里健康、虎鲸文娱、高德、智能信息、钉钉等业务)。淘宝闪购+饿了么,被称为即时零售,放在中国电商下面。 2024年第二季度,阿里即时零售的营收是131.96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即时零售的营收是147.84亿元。 疯狂烧钱补贴外卖业务,结果营收只多了15.88亿元?这不科学。 关于这一点,财报里有个解释,是这么说的:即时零售收入已扣除视作收入冲减项的补贴。 原来,阿里采用了和京东、美团不一样的会计处理方法!简单说就是,阿里的即时零售业务,只把用户实际支付且属于平台的金额计入了营收,各种红包、免单、优惠券带来的金额并没有计入到营收里。 为了这16亿的营收增长,阿里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财报显示,即时零售所在的中国电商分部,2024年第二季度和2025年第二季度的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与经营利润接近)分别为487.53亿元、383.89亿元。 也就是说,阿里中国商业分部同比少赚了103.64亿元。 当然,这不等同于阿里即时零售造成的影响。因为在即时零售大笔烧钱的同时,淘宝天猫等电商业务正在抓紧创造利润。 一位CFO告诉我们,对于采用净额法确认营业收入的公司,可以重点考察其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第二季度,整个阿里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206.72亿元,去年同期是336.36亿元,整整少了129.64亿元。可以想象,即时零售带来的实际影响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钱主要花在哪里了?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集团的销售和市场费用同比增加了204.82亿元。 虽然我们无法精确知道(可能阿里也不想让外界知道)参与外卖大战到底让阿里烧掉了多少钱,但综合上述多个维度的信息,合理推测,这一数字可能远远大于100亿、达到150亿甚至200亿。 阿里收获了什么? 付出百亿投入,阿里要的一定不只是16亿的营收增长。 在财报和电话会议里,阿里没有把关注重点放在即时零售极低的营收增长和极大的烧钱投入上,而是努力讲述“业务协同”的故事。 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称,淘宝闪购上线4个月以来,在订单、用户、商户、运力规模上都远超预期。他分享了几个数字: 1,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8月份周日均订单达到了8000万单; 2,淘宝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到了3亿; 3,淘宝闪购日均活跃骑手数已经达到200万。 关于淘宝闪购带动电商业务发展的故事,蒋凡是这么讲的: 1,淘宝闪购拉动淘宝8月DAU增长20%; 2,流量上涨带来了佣金和广告收入增长,同时减少了淘宝本身的市场费用投入。 可以说,用高频的外卖业务为淘宝吸引流量,形成交叉销售、破解淘宝本身的获客难题,这是阿里眼下最看重的价值。 不过,如此大笔投入,到底划不划算?阿里似乎眼前并不想细算这笔帐。 蒋凡的说法是: 1,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以前饿了么的订单规模只是美团的三分之一,现在淘宝闪购达到了规模领先,接下来会快速提升经营效率; 2,淘宝闪购减亏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用户结构优化,做好新用户留存和老用户促活;订单结构优化,提升高价值正餐订单以及零售订单的比例;降低物流成本。 “我们不会单独看外卖的盈利情况,考虑到电商的综合收益,我们认为可以在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闪购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我们预计在未来3 年内,闪购跟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新增成交。”蒋凡说。 不难看出,外卖大战其实不只是外卖大战,对阿里来说,外卖大战更像是一场流量大战。 所以,京东烧了141亿,换来92亿的营收增长;美团少赚115亿,换来47亿元的营收增长;阿里投入数百亿,即时零售营收只涨了16亿。从表面看,阿里的补贴效率非常低,正常的商业逻辑下,难以长久持续。 但站在阿里的视角,把外卖当成战术引流工具、业务协同契机,补贴继续加码500亿也就不难理解了。 反正阿里不差钱,手上有现金及其他流动投资共计人民币5857亿元。 这场外卖大战,恐怕要打很久。 美团、阿里,打响持久战 京东已然“撤退”。 7月中旬,最先掀起外卖大战的京东对外表态——“0元购”,“18-18”等外卖恶性补贴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京东完全没有参与。 同期,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团不想卷,但不能不反击”、目前即时零售的订单“绝大多数是泡沫”、“再猛烈的商战,如果不能推动进步,甚至违背商业逻辑,那这个战场就没有赢家。” 京东休战、美团呼吁和平,但阿里穷追不舍。 而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客观上也在“助战”。 今年以来,阿里股价累计上涨了42.8%,京东、美团股价分别下跌了13.1%、32.3%。可以说,不论从自身战略还是从资本市场反馈上考虑,已经从外卖大战中深深受益的阿里,都有动力继续一战到底。 阿里此番“好战”的底气在于,手里有蒋凡这员猛将。为了让蒋凡大展拳脚,今年6月底,阿里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均向蒋凡汇报。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欢迎这样的外卖持久战。 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商务部,对外卖平台企业进行了约谈。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企业。 约谈背后,是身处外卖大战的部分商家的苦不堪言。 外卖大战中,平台虽然投入了可观的补贴,但对商家而言,其所要承担的成本也远远高于以往,除了佣金,还要承担部分红包费用、减免配送费等。 这种情况下,商家要么选择涨价来对冲高额成本,要么在商品品质上偷工减料。前者在以低价为主旋律的外卖大战中显然走不通,后者的盛行将带来恶劣影响、干扰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正因为此,许多中小商家在外卖大战中黯然离场,也有大商家公开喊话要求停战。 然而,目前来看,还没有人能为这场战事划下“止战符”。 |
|
|
|
![]() |
![]() |
中国目前对外公布的最先进武器系统之一 |
![]() |
中国福建舰存重要缺陷,服役即落伍? |
![]() |
8月27日,越南河内再次欢腾 |
![]() |
中菲对峙两天分出胜负 菲船无法前进一步 |
![]() |
中国歼10C改变战场规则 或成为全球标杆 |
![]() |
中国目前对外公布的最先进武器系统之一 |
![]() |
中国福建舰存重要缺陷,服役即落伍? |
![]() |
8月27日,越南河内再次欢腾 |
![]() |
中菲对峙两天分出胜负 菲船无法前进一步 |
![]() |
中国歼10C改变战场规则 或成为全球标杆 |
![]() |
仁爱礁封锁成功 菲军突防未果而撤退 |
![]() |
越南PTH-152卡车炮 远看炮塔吓死人 |
![]() |
乌军出奇制胜 俄罗斯黑海舰队再遭重创 |
![]() |
中国歼-36将在美国F-47服役之前称霸天空 |
![]() |
中国直20已经超过参考原型“黑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