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大多数孩子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感受
www.wforum.com | 2025-08-22 10:42:37  爸爸在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某位作家说过:“一个能理解父母情绪的孩子,往往也能理解世界。”

  人类,在幼年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保命”与“求存”。

  进化赋予儿童强烈的内在指向——首先感知自己的需求(饥饿、恐惧、好奇),而非他人的情绪。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7 岁前的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孩子的注意力天生“向内旋涡”,直到大脑前额叶逐渐成熟,才能把感受的探针伸向外部。

  1

  很多读者都曾困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是不会考虑我们的感受?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但很多时候被我们误解了。

  很多人觉得孩子不体谅自己、不懂事,常常带着委屈地问:“我这么辛苦,他们为什么从来都不懂?”

  但实际上,这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父母的错,这是一种天然的状态——每个孩子最开始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起点。

  上个星期,我看了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这本书里特别讲过这点。

  他说孩子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情绪能力都是逐步发展的,最初孩子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孩子玩“躲猫猫”,孩子以为闭上眼睛,别人也看不见自己了。

  这种状态不是孩子自私,而是真的只能想到自己的视角,看不到别人眼里的世界。

  我觉得这个视角非常关键。

  当你感到委屈或难过时,往往是因为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认知局限,误解了孩子的本意。

  孩子不是故意不体谅父母,而是根本还没发展出“换位思考”的能力。

  2

  其实,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就是亲子关系里天然的不平衡。

  父母掌握着家里的规则和权威,孩子通常是听命的一方。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家里的“大人物”,是规则的制定者。

  我们总希望孩子听话,表现好,考出好成绩,但很少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情绪。

  我们生气时常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每天都要累死了!”

  这种表达方式让孩子觉得自己又错了、又惹父母不开心了,却并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父母心里到底在经历什么。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提到过:真正好的沟通,不是用责备、指责或者抱怨让对方产生内疚,而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这一点对亲子沟通尤其重要。

  当你心累了,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工作真的太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当孩子做了让你伤心的事情,可以坦诚地表达:“你刚才这样说话,让我感觉很难过。”

  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清晰地知道你的内心体验,而不是被动地猜测或承受情绪压力。

  现实生活里,很多读者习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总想着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强大、无所不能的一面。

  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觉得爸爸妈妈是坚强的,是不用被照顾和理解的。

  这种情况下,孩子当然不会去主动体察你的情绪变化,更不会想到你也有自己的难处。

  3

  所以,想让孩子去考虑我们的感受,第一步要做的是我们先学会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一点,是我们很欠缺的,从上一辈的上辈都是这样。

  As parents, we must first be vulnerable, so that children learn what strength truly means.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向孩子展现脆弱的一面,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强大是什么。)

  这句话的深刻之处在于,我们对孩子真正有影响力的,并不是自身永远的坚强和完美,而恰恰是我们敢于真实地展现自己柔弱、不完美的一面。

  当你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挣扎与脆弱,孩子才会理解,人本就是不完美的,坚强不是无所不能,而是即使感到脆弱也敢于表达、勇于面对。

  这种认知能够真正塑造孩子未来面对困难的能力与态度。

  只有当你愿意把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示给孩子时,孩子才会慢慢发现,原来爸爸妈妈也会难过、失落、疲惫,原来爸爸妈妈也需要被关心、被照顾。

  这时候,孩子才有可能真正学会去理解、照顾父母的感受。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孩子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还不懂。

  帮助他们懂得这一点,不是靠讲大道理,也不是靠批评和指责,而是父母主动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孩子走进去看看。

  孩子都是这样一点点长大的,他们需要有人带着他们迈过认知上的这一步,需要家长耐心地陪他们走出那个“自我为中心”的小世界,看到更广阔、更真实的世界。

  写在最后

  孩子不是一夜之间变得懂事的,而是一步步学着去看见别人,去理解别人。

  这一步,需要我们先跨出去。

640 (46).webp

孩子天生敏感的是我们的情绪不稳定,

而不是我们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感受。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机枪人形高达!中国大量新式装备突然亮相
中国防空导弹集体小型化,已经超越美俄
西工大再立大功!研制出超高温材料
北京神秘巨型武器曝光 台湾退役将军举照片
中国轰炸机为何飞临阿拉斯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机枪人形高达!中国大量新式装备突然亮相
中国防空导弹集体小型化,已经超越美俄
西工大再立大功!研制出超高温材料
北京神秘巨型武器曝光 台湾退役将军举照片
中国主动出击--黄岩岛吹填正当其时
中国轰炸机为何飞临阿拉斯加?
热议:真开战,中国航母连港口都出不去?
中国摊牌印度:边境撤军和莫迪出席阅兵
慌了!印度巡航导弹被捡走,担心中国研究
菲律宾向中国撂话 将遵循“交战规则”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