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钱的北京中产,和他卖不掉的燕郊房产 | |
www.wforum.com | 2025-08-21 14:17:53 ELLEMEN睿士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8月上旬,北京突然宣布五环外购房不再受套数限制。这对很多来自北京购房者而言,意味着环京地带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弱。 隶属河北廊坊三河市的燕郊镇,是这种变化的直接承受者。距离北京中心地带(东三环CBD)仅35公里的小镇,在2010年前后迎来外来人口涌入,如今人口已逾百万。 燕郊曾被视为环京最有潜力的区域。2010年,北京房价上涨,燕郊的楼市也随之膨胀,住宅单价突破万元。201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确定通州,大批投资客涌入,房价从年初的8000飙到3万多。2016到2017年,是燕郊楼市的最高点,临近2017年“317限购”出台前,个别楼盘已接近4万。那是一个人人都觉得“买了就会涨”的年代。 十年里,有人坚信“燕郊早晚要并入北京”,有人押宝“地铁很快就建成”的好消息,还有人笃定“房价还会继续翻倍”。这些传闻从售楼处流向朋友圈,真假难辨,却被买房人当作心理支撑。 对这里的很多人而言,燕郊有种“留在北京”的幻觉。也正是这种幻觉,把他们一步步推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卖不掉的房子,赔钱的北京人 Evan是燕郊最急切想迅速抛掉房产的一批人。 他是70后北京人,十年前拥有多套房子,几乎是那个时候“成功人士”的标配:“社会氛围不断提醒你,如果没多挣几套房,这辈子就算失败。” 2017年,他和哥哥抱着炒房的心态到燕郊考察,正好赶上楼市火热时期。 当时销售大厅里人山人海,北京的50后、60后甚至组团来三河、永清、张家口、唐山看盘。有一次Evan从燕郊小区门口坐814路公交上高速,半小时就到国贸的体验,让他开始坚信燕郊的未来。很快,他买下了福成四期的一套两居,66平米,总价180万。 同一年,他在珠海接着买下了一套总价235万的房子,“珠海气候舒服,以后没准可以养老用”。包括在北京五环外的自住房,他身上背着三套房子的贷款。 现在珠海的房子缩水70万元,唯一的安慰是出租后每月有3600元租金。相比之下,燕郊的房租只能拿到1000元。 房子没人买,焦虑也在累积,压力之下,他的投资判断开始出现失误。今年3月,他冒险加杠杆买了多支期权股票,结果一个月就赔了260万Evan不得不承认,时代确实变了。从去年开始,他所从事的钢琴教培行业开始崩盘,今年已经濒临清盘。钢琴代表高雅品味,象征社会地位,但是钢琴“不仅费钱,还费妈,还有多少人有钱、有心力去培养孩子弹钢琴?” Evan现在靠爬山和健身来缓解焦虑。他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年轻人抱怨“买房亏了八十万、一百万”,就会自嘲一样回复:“我赔两百万起步,股票还赔了两百多万。我说什么了。” 房价下跌,但北漂不想折腾了 从燕郊望向北京东三环中央商务区 80后东北女孩倩倩,2018年来到燕郊落户安家,很快无法适应去北京通勤的锉磨。刚开始,她的工作单位在东直门,每天从小区乘公交到国贸,再转地铁。后来单位搬到北京房山,她干脆每周一带着行李住在公司宿舍,直到周五才回燕郊。 不过倩倩选择继续留在燕郊。她当年八十万买的房子,挂牌价只剩二十多万,即便卖掉,也未必能收回当年的首付款。 她觉得损失几十万以后,小区里很多90后北漂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和精力“去倒腾别的房子”。 倩倩的处境,正好折射出燕郊的变化:留在这里的人被困的更深了。 最近两年,燕郊的处境更显微妙,本就低迷的二手房市场更加冷清。以往,房东还能指望北漂租客填满小区,如今因为“逃离一线”和通勤成本过高,空置率显着上升。 对很多留在燕郊的人而言,房子既卖不掉,也租不出去,不如留在这里。 2021年6月,北京市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在三河燕郊正式开工,将在燕郊设置的5座地铁站,这成了倩倩唯一的希望,但开通日期又延期到了2026年。 困在飘渺的安家梦里 燕郊买房,曾经成就了很多北漂夫妻的安家梦。 2016年,因为买不起北京的房子,文子和当时的未婚夫在河北香河买下一套170万的期房。考虑后续升值的可能性,她又在2017年入手了燕郊最有名的楼盘“首尔甜城”。 这是一套小产权公寓,51平米一居室毛坯房。她花80万全款拿下这套房子,那年,燕郊房价冲上高点,她坚信“离北京更近,总会有升值机会”。 到了2025年,这套房子的挂牌价是25万。在房市挂了三年,也无人接盘。而他们在河北香河买了那套总价170万元的房子,也在今年降价120万,以49万卖出。 同样是2016年,硕士毕业的蘑菇正和男友谈婚论嫁。她是北京人,男友来自山东,两人手头积蓄不多。结婚前夕,男友看中燕郊一套90平米的两居室,作为婚房,两人花120万元买下。 几年后,两人离婚。跟婚姻破碎一起来的,还有房价。蘑菇急着把这套房子卖掉变现,好不容易等到买主,约定以105万元成交。最后关头,买家觉得房子价格还没跌到底,选择了放弃。 北京放开五环外限购政策后几天,蘑菇下定决定再次降价卖房,“能卖就卖,差个几万不重要”。最终,她以93万的价格把房子卖给了一对年轻夫妻。 成交那天,北京下着暴雨,通过了进京检查站后,蘑菇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离开了。 “还有没有别的人生?” 燕郊一房产销售大厅里的地图 在燕郊生活通勤北京的这十几年里,文子慢慢发现地图上的三十多公里,现实中却是没完没了的奔波。 早高峰,检查站就能让人堵几个小时。特殊时期最长要排队三五个小时才能进城。2019年,北京对外地车实施进京证制度,每年最多84天,她和邻居们精心设计的拼车方案彻底泡汤。 朋友圈里充满“进京攻略”,有人买电动车骑到地铁口,再换乘地铁,可最后连电动车的路也堵得走不动。 2021年,频繁的封控彻底击垮了她。为了准时上班,她和丈夫不得不搬到东四环临时租房。房子在燕郊,人却被迫离开。可即便如此,燕郊的房子依然在那里,像一道锁,让他们无法抽身。 今年32岁的文子开始自问:曾经认同的那种生活,是否值得过? 燕郊生活的种种细节,也在不断侵蚀她的信心。每年夏天,暴雨几乎必然淹没街道。有一年水漫到胸口,她花十块钱坐铲车的车斗才过街。 她在燕郊医院看过一次牙,不满意,又特意跑到北京就诊。她担心父母老了,自己老了,是不是还得往北京跑? 在经历了这一切后,文子把手里的现金流攥得更紧了:“很想去云南旅居,或者去南方不同的小城感受一下, 还有没有别的人生。”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是文子想再拼一把的动力,她不想让他像自己一样,因为户口问题只能在河北参加高考。 |
|
|
|
![]() |
![]() |
中国“超级小黄蜂”舰载机,干什么用的? |
![]() |
机枪人形高达!中国大量新式装备突然亮相 |
![]() |
中国防空导弹集体小型化,已经超越美俄 |
![]() |
新的铁甲洪流!未来陆战战场不是俄乌这样 |
![]() |
西工大再立大功!研制出超高温材料 |
![]() |
中国“超级小黄蜂”舰载机,干什么用的? |
![]() |
机枪人形高达!中国大量新式装备突然亮相 |
![]() |
中国防空导弹集体小型化,已经超越美俄 |
![]() |
新的铁甲洪流!未来陆战战场不是俄乌这样 |
![]() |
西工大再立大功!研制出超高温材料 |
![]() |
热议:真开战,中国航母连港口都出不去? |
![]() |
糗大了!中共驱逐舰遭美无人艇“贴身监控” |
![]() |
中国轰炸机为何飞临阿拉斯加? |
![]() |
中国摊牌印度:边境撤军和莫迪出席阅兵 |
![]() |
北京头号公敌现身乌克兰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