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你常吃的东西,赶走焦虑还能对抗抑郁 | |
www.wforum.com | 2025-08-21 10:33:43 KnowYourself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发现大家吃完就能心情大好的食物各不相同: 有人是火锅,看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咕嘟咕嘟的,心里也会暖暖的; 有人是麦当劳的薯条,初入职场时常去公司楼下的麦当劳吃饭,是一种让人心安的熟悉感; 还有人只是一碗简简单单的泡面,一口下去,胃和心都松了下来。 不论食物是什么,它带来的愉悦和安心的感觉却是共通的。在心理学上,把这些能给我们带来积极情绪的食物叫做抚慰食物(comfort food)。 1966年《棕榈滩邮报》首次提及了“抚慰食物”的概念,指的是——成年人在承受情绪压力后,会转向食用抚慰食物,比如妈妈做的水煮蛋、鸡汤,它们常常与童年的安全感紧密相关。 比起普通的食物,那些抚慰食物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味。它不只是填饱肚子,而是能在生活的许多时刻,给我们带来安稳的满足感。 01 能成为慰藉的抚慰食物 常常是以下 3 种 在我们应对情绪的诸多方式里,吃东西大抵是最普遍也最直接的一种。它并不依靠什么语言或者逻辑,只要吃上一口,得到安抚的不仅是胃,还有那些起伏不定的心绪。 哪些食物更容易给我们带来这些体验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热乎乎的、有温度的食物 试想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晚,从寒风冷冽的室外回到家里,喝上一口热汤,人的心里都会变得暖洋洋的。 热乎乎的食物常常会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在2013年的一项实验里,当参与者手里捧着一杯热饮时,更容易感知到他人的友好和善意[2]。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常常会将身体的温暖体验和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温暖联系起来。 当我们吃下热乎乎的食物时,大脑会自动把这种感觉等同于“有人在关心我”“我现在很安全”。 图片来源:《饮食男女》 在很多文化里,鸡汤是一种很典型的抚慰食物。 在中国,鸡汤被认为有滋补作用,常用于孕妇和老年人。而在犹太文化中,鸡汤更是有“犹太人的青霉素”(Jewish penicillin)之称,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里必备一锅鸡汤,象征着关爱和照顾[3]。 2. 能提供强烈味觉刺激的食物 这一类抚慰食物,则是指向那些重口味的快乐。 能量密度高,高脂高糖的食物 比如巧克力、蛋糕、炸鸡等等。 在生理上,高糖高脂的食物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给人带来一种即时的能量补偿。同时它们还可以激活大脑的奖励通路,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让人产生短暂的愉悦和满足感。 辛辣的食物 比如火锅、麻辣烫、麻辣小龙虾等等。 吃辣也能给人带来快乐。这是因为,辣椒素会刺激口腔内的痛觉受体,提供一种可控范围内的疼痛。而我们的大脑为了缓解这种疼痛,会分泌内啡肽,进而让人产生快感、兴奋甚至是一种上瘾的感觉。 3. 与过往记忆强绑定的食物 还有一类抚慰食物,和我们的回忆密切相关。 比如小时候妈妈做的菜、奶奶亲手包的饺子、发烧时会吃到的黄桃罐头......对我们而言,这些食物之所以特别,并不在于味道本身,而是在于它们承载的那些关系。 黄桃罐头,东北孩子的守护神。图片来源:小红书@鑫淼 食物会触发我们的自传体回忆,通过唤起对童年、家庭或者某些特定事件的强烈记忆,从而提供给我们情感上的舒适。 比如大家熟知的普鲁斯特效应,就是源于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写的经典的一幕。主人公因为吃到一块玛德琳蛋糕,童年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味道成了跨越时光的桥梁。 “即使物毁人亡,即使往日的岁月了无痕迹,气息和味道却在,它们更柔弱,却更有生气,更形而上,更恒久,更忠诚,它们就像那些灵魂,有待我们在残存的废墟上去想念,去等候,去盼望,以它们那不可触知的氤氲,不折不挠地支撑起记忆的巨厦。” 从这个角度来说,抚慰食物就是记忆的容器。熟悉的味道就像一把钥匙,能够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重新触摸到那些温暖的回忆。 02 熟悉的食物充当了 一个永远都会在的朋友 早些年前,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张所谓的国际孤独等级表。在当时,“一个人去餐厅吃饭”还是件考验勇气的事情,被列为二级孤独。 而如今,随着单身社会的普遍化,一人食已经成为了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独处日益成为我们的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 社会替代理论认为,当人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会借助一些非人类对象来代替社交关系,减轻孤独感,比如追剧、看电影、读小说[4]。 对很多人来说,熟悉的食物正是扮演了这个角色。食物可以在心理上提供归属感,让人在独处或压力下感到不那么孤单,并且唤起我们那些与他人连接的认知,让人觉得自己并非孤身一人[5]。 这种体验,留学生群体想必深有体会,在异国他乡的地方,最常想念的反而就是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 2010年的一项研究调研了数名国际交换生,在采访的过程中,ta 们最常提到的不是那些新奇的美食,而是自己家乡的味道。 在描述自己吃到家乡菜的感受时,ta 们频繁提到了“快乐”“满足”“安心”“愉悦”这些词汇,在熟悉的味道中一次次感受到被安抚和治愈[6]。 除此之外,熟悉的食物不仅提供了朋友般的陪伴,还是一种相当稳定的陪伴。 比起复杂的人际关系,食物更像是一位永远都会在的朋友。家人不能时时陪伴,要好的朋友不会总在身边,但食物在你需要的时候就能被轻易地获取和品尝。 图片来源:《孤独的美食家》 03 能从食物里获得治愈的人 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 抚慰食物还拥有着治愈的魔法。 生活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工作压力、人际摩擦、甚至那些突如其来的坏消息,都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无力。 心理学上有锚点(anchor)的概念,用以指代那些在动荡、压力或不确定中能给我们带来稳定感的对象。 抚慰食物就充当着我们的心理锚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全的场域。不论外界如何动荡,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餐桌上一顿好吃的饭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控的对象,这种可控让人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有项研究发现,即便没有真正进食,仅仅只是观看、绘制、想象抚慰食物,也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情绪,这种作用在具有抑郁症临床症状的人身上,甚至更为明显[7]。 更重要的是,规律而有质量的饮食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安抚行为。 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观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我想,一个能好好吃饭的人,也是如此。 我们无法控制更加宏大的世界,但我们能认真对待自己的饮食,吃好面前的一餐一饭,在这些细小、具体的动作里,维持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秩序,获得一种安定感。 所以,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
|
|
|
![]() |
![]() |
中国“超级小黄蜂”舰载机,干什么用的? |
![]() |
俄军悬挂美国国旗突袭乌军 引发强烈谴责 |
![]() |
机枪人形高达!中国大量新式装备突然亮相 |
![]() |
新的铁甲洪流!未来陆战战场不是俄乌这样 |
![]() |
中国防空导弹集体小型化,已经超越美俄 |
![]() |
中国“超级小黄蜂”舰载机,干什么用的? |
![]() |
俄军悬挂美国国旗突袭乌军 引发强烈谴责 |
![]() |
机枪人形高达!中国大量新式装备突然亮相 |
![]() |
新的铁甲洪流!未来陆战战场不是俄乌这样 |
![]() |
中国防空导弹集体小型化,已经超越美俄 |
![]() |
热议:真开战,中国航母连港口都出不去? |
![]() |
西工大再立大功!研制出超高温材料 |
![]() |
糗大了!中共驱逐舰遭美无人艇“贴身监控” |
![]() |
北京头号公敌现身乌克兰前线 |
![]() |
出大事了!美军或被驱逐出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