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担心多余!AI不会无差别抢人类工作
www.wforum.com | 2025-08-03 15:28:08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人工智能(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一直是热门议题,许多人担忧AI将全面取代人类工作。 从现实观察来看,这种恐惧往往过于简化。 AI虽然重塑了劳动格局,但并非消除所有职位,尤其是那些需要实务作的蓝领工作,更是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误解。 实际上的情况反而正好相反需要熟练工作技巧的蓝领工作,如焊接、水管维修和电气安装,在实际生活中的需求越来越重要。 AI的兴起反而突显了这些传统技能的持久需求。 我们将探讨AI与人类工作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平衡发展的策略框架,以确保技术进步带来广泛益处。

AI技术的双重性是理解其对就业影响的关键。 AI既带来机会,也伴随挑战。 社会鼓励年轻人学习编程等数字技能,却在短时间内见证AI开始威胁这些领域的工作。 人工智能的工作能力应作为人类能力的补充,而非替代。 但就实际上的现象而言,传统蓝领技能的需求却急剧上升,这种现象揭示了AI并非无差别地取代劳动。 AI在某些领域放大人类专长的需求,尤其是在机器无法完全胜任的实体作中。 全球研究显示,AI投资预计在未来持续增长,但成功的实施案例仅占少数,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目标。 成功的策略应将AI视为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让蓝领工人与技术共存并适应,从而提升整体效率而非导致边缘化。

劳动市场的结构性转变进一步证明AI不会全面取代人类。 AI的发展依赖庞大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能源转型和国防升级,这些领域需要大量熟练工人来建造和维护。 事实上AI驱动的进步会产生涟漪效应,增加对作和维修相关系统的蓝领角色的需求。 忽略这一点将导致企业面临风险,因为成功的AI导入必须平衡技术投资与劳动力培训及基础设施建设。 透过这种方式,技术不仅提升生产力,还能强化人类贡献,避免单纯的取代逻辑。

为了有效整合AI,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目标框架。 首先视AI为补强而非取代的工具,例如在制造业中让AI与熟练工人协作,实现更高效率而无需大规模裁员。 同步投资于支撑AI的基础设施和技能培训计划,确保技术成长建立在坚实的蓝领基础上。 将AI策略与国家安全及竞争力考量结合,维持关键技术的自主性,并培育支持创新的生态系统。 这些框架的应用已证明有效:某些企业通过全面培训体系实现无缝数字转型,而仓促实施的案例则因缺乏清晰路线图而遭遇挫折,凸显理性规划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与全球竞争力的视角增添了AI就业议题的深度。 AI的战略应用不能脱离更广泛的政策框架,企业需参与人才培养的长期计划,以解决劳动力短缺。 透过与教育机构和政府的合作,企业能共同建构平衡的生态系统,既培养数字人才,也投资传统技能工人。 这不仅化解当前危机,还将其转化为成长机会,让AI成为提升社会整体福祉的助力。

AI为补强而非取代的工具,在制造业中若让AI与熟练工人协作,将实现更高效率而无需大规模裁员。 (美联社)

AI为补强而非取代的工具,在制造业中若让AI与熟练工人协作,将实现更高效率而无需大规模裁员。 (美联社)

AI对人类工作的影响并非末日预言,而是呼吁平衡发展的契机。 透过设定明确的价值创造目标、制定全面人才策略,以及参与合作生态系统,企业能充分利用AI而不放弃人类智慧。 当前的劳动挑战实际上是机会,那些具备清晰视野的组织将在技术浪潮中领先,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成功不在盲目追逐潮流,而在于有目的的规划,重视每种劳动角色的独特价值。

※作者杨聪荣为ESG碳减量联盟理事长,中台湾教授协会理事长,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泰军粗犷装填惊出冷汗!中国火炮暗藏智慧
歼-15T留下弹射影子 镜头对准舱室的女兵
这个国家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吗?
普京还未动身,中国军舰已抵达海参崴
中越联合演习 解放军单兵装备让越军眼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泰军粗犷装填惊出冷汗!中国火炮暗藏智慧
歼-15T留下弹射影子 镜头对准舱室的女兵
这个国家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吗?
普京还未动身,中国军舰已抵达海参崴
中越联合演习 解放军单兵装备让越军眼馋
红军城大势已去 乌军防御用的还是二战打法
歼20战机再次对比数据,碾压F35A
SpaceX仅用15小时就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
向美军看齐 解放军公布4兵种军旗样式
川普:俄乌双方损失比为11.25万比8000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