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www.wforum.com | 2025-06-16 12:47:11  北美省钱快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大学压力人人都有,但工科生承受的简直是另一种维度——那种刻进骨子里的高强度折磨,全写在他们憔悴的脸上了...

最近,爆火的TikTok挑战完美印证了这点:美国工科生们晒出入学前后的对比照,短短几年间面容的沧桑变化令人心惊,看的大家笑着笑着就哭了啊...

据《The Tab》报道,印第安纳大学的全美学生参与度调查显示,工科生堪称美国最拼的学生群体之一。

虽然建筑系以每周22小时课外学习时间高居榜首,但排行榜前列几乎被工科专业包揽——这些学生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高达20小时左右。

如此高强度学习终会留下痕迹。

毫不意外,美国近半数工科本科生都出现了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或显著精神压力症状。而在尖子生中,这个比例甚至更高。

是啊,真的是看得出来...

father and son系列...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看着这些工科生的"剧变照",不禁让人好奇: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在战壕里听课?靠压缩饼干续命?还是一边跑半马一边在脑子里解方程?

现实压力确实令人窒息。

研究显示,约40%原本计划攻读工科或理科的大学生,最终要么转专业,要么直接辍学。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这次的对比大挑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震撼:

有些人的状态,简直像刚服完刑出狱……

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到活像酗酒流浪汉——这画风突变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工科之所以严苛,自有其道理——土木、化工、机械等领域的工程师若稍有差池,付出的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这份职业,扛着千钧重担啊。

作为一名退休电气工程师,这些照片并不让我惊讶——但也绝非工科生的普遍写照。根据我的求学与职场经历观察,约60%的工科生在校期间会保持整洁,而入职后的男性工程师中,约85%都会定期剃须理发。

诚然,大学时期堆积如山的作业确实让人无暇顾及形象,但以我个人经历而言,这些付出绝对物超所值。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成功从来不需要通过苛待同事或客户来实现。我始终认为,这个职业最适合那些痴迷机械原理、渴望创造新事物的人。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工科教育的独特"魅力"——校方会源源不断地灌输高难度课程内容,同时反复强调"三分之二的人会被淘汰"。他们还会不断洗脑说"这是全校最艰难的专业"(其实不然,我选修的物理课难度就更高)。总结起来就是:精神施压、心理施压、持续施压,最后还要用专业优越感给你打鸡血。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虽然读工科真能令人“改头换面”,但总有人迎难而上,无论前路多艰。

参与TikTok爆款挑战的豪尔赫·埃马纽埃尔·纳达尔便是其中之一。他向Bored Panda网站坦言,这个专业的确令人精疲力竭,却又让人甘之如饴啊!

这位主修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方向)兼修电气工程的学生表示:

"截止日期和庞杂课程确实让人压力山大,但我依然乐在其中。正如达芬奇所说:'求知永远不会使心灵疲倦。'只要热爱,再难也能坚持。"

纳达尔👇

触目惊心,美国工科生们晒出自己入学前后对比照

对纳达尔而言,选择工科承载着深切的人生寄托。这位在拉丁美洲长大的青年,自幼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经常动手修理家中物件。

"我学工科的初衷,是想创造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技术。"他解释道,"当我移居美国时,就清楚地意识到:科学与工程正是改变世界的通途。"

然而在当下的环境,对工程师们来说,挑战远不止于求学阶段。

纳达尔坦言:"当前受地缘政治和自动化浪潮冲击,科技就业市场持续低迷。不久前我还是计算科学领域的研究员,却因经费削减突然失业。"

但这次挫折反而成了他的人生转机。

纳达尔一直怀揣创业梦想,却总在等待"更成熟的时机"——积累更多经验、资金和人脉。失业的冲击,恰恰成了助推他起跳的那块踏板。

他很快创立了Cognito实验室,提供科技工程咨询服务。

"我始终渴望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于是开始研发医疗软件、金融工具和反AI技术。经营自己的研发公司比拿学位更难,每天都是新挑战。"

"我深爱着工程学,从未想过选择其他专业。"他说,"就业市场或许低迷,但在这个领域获得的知识能产生的改变依然不可估量。"

最近几个月,美国学术环境的风云变幻为留学生群体投下了浓重的阴霾,前路迷雾重重,无人知晓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坠落。在这充满变数的时代洪流中,每个人都渺小如尘埃。

但正是无数聚散的尘埃,才编织出世界的万千气象。不必畏惧自身的渺小,更毋须轻视每一分看似微弱的坚持。既然热爱,便只顾风雨兼程吧!

共勉。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美已选边,伊朗能撑几轮?
中国不遗余力宣传歼20 遭法媒打脸
乌军2400具换俄军0具 这交换比太逆天了
矛盾升级,印军增兵藏南
伊朗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美已选边,伊朗能撑几轮?
中国不遗余力宣传歼20 遭法媒打脸
乌军2400具换俄军0具 这交换比太逆天了
矛盾升级,印军增兵藏南
伊朗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伊朗一手好牌,为什么会打得稀烂?
伊朗被空袭后,世界看向了东方“豪猪”
伊朗高层被团灭的真相
伊朗称击落第3架 F35,跳伞飞行员被抓获
为何西方无法匹敌俄罗斯的弹药产能?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