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便宜的外卖,靠补贴赢不了未来 | |
www.wforum.com | 2025-05-24 13:39:59 罗sir财话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从补贴内卷到规则重塑。 5月13日晚,国家监管总局会同多部门约谈了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要求平台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公平有序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这一次约谈,其声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而最终带来的正面影响,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积极。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过度竞争,在当下的宏观周期里,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毕竟,这早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互联网生态了。 越来越便宜的外卖,靠补贴赢不了未来。 最早,加入外卖大战的是京东,在事件引爆热搜引发舆论关注之后,4月底阿里也升级淘宝闪购,携手饿了么加入。 至此,外卖成了今年几家平台竞争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但外卖行业本身,一直都处于竞争状态。以美团为例,美团的竞争对手从饿了么一直到百度外卖,再到今天的京东和淘宝,而过去十几年的竞争方式,补贴依然是各个平台入场的首要方式。 而这一次,随着各个外卖平台被约谈,战火随即收紧,但背后仍然是为了“大局着想”。 什么是大局呢? 简单来说,今天的任何一个平台之间的竞争,都经不起如此的“补贴”。 补贴,看起来是一个平台的行为,但在平台背后,则关联着数千万商家,更影响着数亿人的收入。 以美团为例,原价和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往往有数十元左右的差值,而这数十元左右的差值,一般都是膨胀神券,亦或是满减。 而这个膨胀神券和满减,本质上还是商家自己来承担补贴的。 而今天,如果各个平台都加入了外卖的补贴大战,尽管商家订单量可能会有增长,但在扣除补贴之后,商家利润可能还会下滑,而骑手单量多了,涌入外卖行业的骑手增加,最终又会导致每个骑手的月均收入下滑。 因此,看似是几个平台之间的补贴大战,背后其实关联着商家、外卖骑手、以及消费者三方,牵扯到的人数,起码上亿。 事关数亿人的“竞争”,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要约谈外卖平台,甚至进一步叫停外卖大战。 在这次约谈中,其实也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公平有序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这三方的合法权益,以及强调了公平有序竞争,都基本上明示了叫停外卖大战的原因。 总结起来其实也就一句话:靠补贴的竞争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为什么靠补贴的竞争在今天是不可持续的? 十年前,不管是外卖还是团购,亦或是打车,基本上都是靠补贴先吸引用户,培养用户的心智和消费习惯,然后慢慢盈利。 这个方法在当时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当时互联网对国人而言还比较陌生,所以需要用补贴来培养心智和习惯。 其次,十年前的互联网生态还一片蓝海,没有太强的竞争,很多领域也是空白的;这个时候靠先补贴后盈利,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补贴带来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 但今天,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用户心智起来了,习惯也起来了,这个时候再进行补贴大战,最终牺牲的,可能是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换句话说,过度竞争就是内卷,而内卷只会带来内耗,这并不利于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 今天各个平台都在补贴,看起来商家订单量增长了,消费者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品质更好的外卖,而骑手也有更多订单量,还能够吸纳更多人就业,似乎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但补贴的钱从哪里来呢? 即便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商家承担一半、平台也承担一半,但这一定会导致利润减少,利润减少会带来什么后果? 对商家而言,利润减少,就只能压缩其他成本,例如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亦或是食材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补贴一旦停止,消费者还会如此高频点外卖吗? 事实上从美团的外卖数据来看,日常高频点外卖的群体其实就是中国月收入5000以上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在中国有着非常明确的数字,那就是7500万人。 换句话说,中国的外卖市场其实也就这么大,高频点外卖的人大概也就7500万人左右,这还要排除在家做饭等因素。 一个人之所以会点外卖,而不是在家做饭,一定是他的单位时间成本高于在家做饭成本,因此为了图方便或快捷,才会点外卖。 而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人,一个小时的成本可能也就十元钱,反过来也就会更倾向于在家做饭,或者线下就餐,而不是点外卖。 外卖市场就这么大,如今这么多平台涌入用补贴来竞争,而一旦补贴过去,不管谁赢谁输,最终受伤的,一定是市场。 基于这一点,外卖大战被叫停,本质上还是为了让平台经济能够健康有序长远发展。 上一轮外卖大战结束后,美团和饿了么都曾相继收窄平台补贴,告知商家参与补贴活动可以获得额外平台流量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外卖商家利润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 当消费者不断被外卖补贴券给固定心智,那么一旦离开补贴,消费者的外卖购买频次一定会下滑,尤其是在今天价格越来越敏感的时候。 这个时候,补贴就不能停,而商家也只能不断去卷补贴价格,从而获得平台流量支持。 最终,这会进一步蚕食餐饮行业的利润,导致从业者的收入下滑,继而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和就业。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也是外卖大战被叫停的主要原因。 平台经济,本质上是不可能实现“多快好省”的。一顿饭,送到消费者面前会增加很多成本,用餐普遍在高峰时期,打包会增加人力成本,骑手配送有成本,骑手站点还有管理和调度成本,平台总部也有运营售后成本。 而消费者,如果形成了外卖比堂食还便宜的认知,那么这些成本又应该由谁来买单呢?如果消费者不买单,最终买单的只能是平台,或者商家。 考虑到平台的话语权往往更大,最终蚕食的就是餐饮商家的利润。 这一次的外卖大战,在被叫停之前,几家平台都“来势汹汹”,补贴越来越大,前几天美团的周三补贴神券直接是满20减16,如此大额的神券,消费者是暂时得到了实惠,但越来越便宜的外卖背后,其实是来自商家和平台的共同补贴。 而单纯依靠补贴,是赢不了未来的。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互联网大公司不断刺激需求,让餐饮和配送价格都变得更便宜,让外卖从一部分人的可选消费,变成了更多人的必选消费,在这个人均只有一万多美元的经济体,却创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外卖市场。 但平台不会无限补贴,而商家也不可能一直做亏本生意,饭送到门口的便利,最终也总得有人额外付出比堂食更多的钱。 而所有的商业竞争,最终都会回归到理性,回归常识。 过度补贴没有未来。叫停外卖大战,最终受益的反而才是所有人。 |
|
|
|
![]() |
![]() |
中方献计:不费一枪一炮,让巴铁无后顾之忧 |
![]() |
反噬已开始:莫迪坚持的“印军大捷”露馅了 |
![]() |
印军“一雪前耻” 击落600架巴军战机? |
![]() |
印度要关“水龙头” 中国助巴铁脱困 |
![]() |
美国为何不敢像制裁中企一样,制裁北斗? |
![]() |
中方献计:不费一枪一炮,让巴铁无后顾之忧 |
![]() |
反噬已开始:莫迪坚持的“印军大捷”露馅了 |
![]() |
印军“一雪前耻” 击落600架巴军战机? |
![]() |
印度要关“水龙头” 中国助巴铁脱困 |
![]() |
美国为何不敢像制裁中企一样,制裁北斗? |
![]() |
中国黑科技再升级!歼-20S藏大招 |
![]() |
冲突过后,巴基斯坦有些变化 |
![]() |
这仗印度为何急着打?是因“香料之路”塌方 |
![]() |
歼10占据C位 实战加持或影响多国战机外销 |
![]() |
金正恩怒不可遏!还原朝鲜驱逐舰事故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