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真的开始漫灌了 | |
www.wforum.com | 2025-05-13 09:28:09 大碗Pro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他来了,他来了,他提着现金走来了。 5月13日上午9点,国新办发布会上潘行长开场,上来就没有废话,直接给了“翘首以盼”的10项救市措施。 降准: 1、降准0.5%,提供1万亿流动性; 2、汽车金融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下降到0%。 降息: 3、7天逆回购利率下降0.1%,带动LPR下降0.1%; 4、再贷款利率下降0.25%,PSL下降0.25%; 5、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下降0.25%。 再贷款工具: 6、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再贷款从5000亿扩容到8000亿; 7、设立5000亿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 8、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3000亿; 9、互换便利和回购贷款额度合并,扩容至8000亿; 10、创造科技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分担违约风险。 总之就是—— 大水继续灌,降息不会停; 再给科创、消费和养老等重点行业,额外接上更粗的水管。 还得是潘行长,每次上场都不空手。 除了潘行之外—— 金融监管总局说, 将出台新的房地产融资制度,加大对房企的融资支持。 证监会首次坦然承认, 汇金公司就是平准基金,汇金救市,央行给钱。 择机择了三个多月,这回终于择到了。 你们要的降准,给了。你们要的降息,也给了,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比消费贷都低了。你们要的增量工具,也给了…… 但是,还是有人不满意! 不满意,可能恰恰源自于无知。 来来来,且让娃哥来解读一波。 第一,说好的降息,怎么只降了7天逆回购利率? 其实,7天逆回购利率,就是降息的风向标。 随便拉出近年的逆回购利率走势,就能明显发现——但凡逆回购利率下调,LPR必定跟着下降。 降息必然发生。 回归当下,本月20日前后,LPR利率将必然下降至少0.1%。 第二,说好的下调房贷利率,怎么只降了公积金利率? 这次会议上,只下调了公积金贷款利率,并未提及商贷利率。 那么,商贷利率会不会跟着下降? 必然下降! 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商贷利率下降腾挪出空间。 自2024年以来,5年期LPR利率连续下调了3次,房贷商贷的利率也跟着LPR下调了3次。 但是,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却只下调了1次。 于是,很多城市的商贷利率,比公积金贷款利率还要低。 利率倒挂,出现了! 想要降低商贷利率的前提,就得先把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下来。 回归当下,本月20日前后,房贷商贷的利率也将必然下降。 第三,说好的降息,怎么只降了这么点? 这次会议释放的降息幅度,不算特别大。 10bp-25bp之间。 为什么? 净息差(贷款利率-存款利率)限制。 关于这点,之前咱们已经普及过很多次。银行业的净息差,已经长期位于1.8%的警戒线下方。 大幅降息的前提,一定得先有存款利率下调。 4月份,19家大型银行在先后下调了存款利率:中长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了 10-50个bp。 紧跟着,5月初,新一轮的降息就到来了。 讲了这么多,娃哥想表达的是—— 我们不要只看到“怎么才降了10个bp”、“怎么只降了公积金利率”、“怎么只下调了逆回购利率”,而是要聚焦在趋势之上。 趋势就是,新一轮的降息周期,虽迟但到。 ——以更大幅度的存款利率下调,换来更大的腾挪空间,确保更多行业、更多频率和更大幅度的贷款利率下调。 货币政策,只是开始。 注意! 今天的这场会议,只有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参与。 说白了,这仅仅是一场围绕货币政策的会议。 但是,按照历次救市的惯例—— 货币政策打头阵,后面紧跟着财政政策。 比如,去年9月份的那轮救市。 9月24日金融会议,官宣“一揽子金融政策”; 10月12日的财政部会议,官宣“一揽子财政政策”。 先谈钱,再说怎么花、花到哪。 Ok,娃哥想重点提醒的是—— 货币政策只是开始,紧跟着还有更重磅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是“更重磅的财政政策”? 第一,财政是重心。 425会议上,有7成的内容都是财政政策。决策层在会议上还反复强调,财政政策要加紧、加速和更加积极有为。 论预期措辞之紧迫,财政政策远强于货币政策。 第二,财政有抓手。 今年的工作报告上,有两组数字: 政府的赤字率设定在4%,是中国财政史上的最高水平; 新增专项债规模达4.4万亿元,预算内新增政府债务规模达11.86万亿元,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两组数字,就是财政发力的底气所在。 基于此,娃哥想说的是—— 今天的降准降息,只是新一轮救市的开始。 ——新一轮的救市浪潮中,货币只是头阵,财政才是重心。 今年是扩张大年,债务扩张、财政扩张、货币扩张。 ——货币,只是扩张大年的一部分。 降准降息,只是扩张启动的号角。 基于以上,娃哥最后谈谈自己的判断,纯属个人判断哈。 第一,降准降息是趋势,只是节奏会相对缓慢。 财政扩张和债务扩张周期里,不可能出现货币不扩张,也不可能出现利率不下调。 说句不好听的话,高息环境中,债还怎么稀释? 因此,未来两年,降准降息一定是大趋势。 只是暂时受汇率和净息差的掣肘,降准降息的幅度和节奏可能没有我们预想中那么迅猛。 第二,资产>消费,政府>企业。 当下的核心,是要走出“缩”。 只有走出“缩”,企业才会有盈利,居民才会有收入,消费才能真正起来。 因此,每次开会,都会反复提及: 要聚焦中小企业的生存,要聚焦消费,要聚焦需求。 但是! 我们一定要清楚——企业、居民、消费,都是链条的中末端,很难靠所谓的救市政策短期刺激起来。 那么,该如何解决? 用财政投资发力,来提供企业订单; 用资产价格回升,来解决居民消费。 救股楼,救的并不是股楼本身,而是拉升资产价格,提高居民财产收入,拉高居民消费预期。 财政发力,也不是救地方,而是通过财政发力,拉高地方投资,用政府投资催生订单,投放给企业,进而提高企业收入。 第三,自古华山一条路。 你问我,上面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会不会有副作用? 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只剩这条路了。 伴随外部环境恶化,关税加成这个批样,谈判百转千回,维持增长的路径只剩下这样一条。 反正,决策层已经下注,就看你信不信和跟不跟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