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加国人悲惨困境:要么等死,要么自费去国外求医
www.wforum.com | 2025-05-10 12:22:10  加国无忧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多伦多居民Allyson Vandenberg表示,她甚至还没踏进诊所,就已被拒绝接受背部手术治疗——此时她的疼痛已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她已经开始考虑安乐死了,幸亏朋友提供的去国外求医信息为她点亮一盏明灯。

Vandenberg在给CTVNews.ca的邮件中写道,“有一位医生愿意见我——但要等八个月——结果我连诊室门都没进去就被拒了”。在极度疼痛中,她甚至开始考虑接受医疗辅助死亡(MAiD)。

她说,“我已经开始向亲人道别了”。

直到一位远在墨西哥的朋友为她联系了一位医生,这才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Vandenberg说,“我们通过电话和WhatsApp沟通,直到我感到放心。结果是安排周一检查,周四就可以手术。”

Vandenberg 是数位告诉CTVNews.ca 他们为何转向“医疗旅游”的加拿大人之一——他们并非出于奢侈或便利,而是将其视为活命“最后的选择”。

根据加拿大医学会的数据,可提前预约的非紧急手术(如髋关节、膝关节和白内障手术)正在被推迟;同时,加拿大目前已有超过650万人无法获得家庭医生服务。

CTVNews.ca 邀请读者分享他们出国就医的经历和原因,收到了数十份回应(未全部独立核实)。

“我担心自己会变成坐轮椅的人”

来自安省Glen Morris的Ronna Hoogstraten说,在患有严重背部和骶髂(SI)关节疼痛六年多后,加拿大的医疗体系让她陷入了“悬而未决”的状态。

她在邮件中写道,“我的L5-S1椎间盘已经退化到只剩15%,其他椎间盘也开始滑脱。我很担心自己会变成需要坐轮椅的人。”

加国人悲惨困境:要么等死,要么自费去国外求医

图源:Pexels

她自己查找资料后找到了德国的一家诊所,在向其提供MRI扫描后,仅六天就定下了手术时间。

她说,“我在加拿大还没有拿到转诊的预约时间,但在德国却能这么快安排手术”。

“我必须出国才能活命”

来自蒙特利尔的Celyn Harding-Jones说,她患有一种罕见脑瘤长达20年,最终被迫出国寻医。

她在邮件中表示,“我必须出国才能活下来。我在加拿大找不到一位有该类型脑瘤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没人愿意为我动刀。”

加国人悲惨困境:要么等死,要么自费去国外求医

图源:Celyn Harding-Jones

她说,“我35岁时开始出现昏倒,几乎无法照顾孩子。申请省政府资助省外治疗的程序非常不透明,而且根本不是为那些重病患者设计的。”

她的经历突显了罕病患者在加拿大医疗系统中被“边缘化”的问题。

“由于医疗服务按省划分,我们被困在‘信息孤岛’中,只能接触本地区医生的专业技能,”她表示,这使得在真正需要时寻找专业治疗变得异常困难。

官僚流程与医疗紧迫的冲突

即便医生建议病人出国就医,这条路依然困难重重。

来自阿尔伯塔的Louise Zuke表示,她曾被阿省卫生部门建议自费出国手术,然后再申请报销,但没有任何赔付保障,也无法保证回国后的跟进护理。同时,她也被建议考虑去安省或BC省就医,但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或预期结果。

退伍军人同样面临类似困境

退役的加拿大上尉Jody Beckett在经历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漫长审批后,最终在德国接受了颈椎重建手术。

她说,“他们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评估我的情况,才可能批准报销。但我根本等不了几个月来绕这些红色文件墙。”

这场包括脊柱重建的手术耗资约10万加元。

加拿大人医疗旅游热门目的地

温哥华西门菲莎大学的教授Valerie Crooks指出,一些国家因费用低、交通便利、文化联系而成为加拿大人医疗旅游的热门地。

她在接受CTVNews.ca 视频采访时表示,“墨西哥是一个主要目的地,因为它离加拿大近、无需签证、航班多、费用相对可控”。

印度也很常见,尤其是对有文化或家庭联系的加印社区。“许多第二、第三代印裔加拿大人在探亲时接受治疗。”

加国人悲惨困境:要么等死,要么自费去国外求医

图源:51记者拍摄

Crooks还指出,一些东欧国家也正迅速成为新兴热门,诊所专门面向国际患者宣传推广。

土耳其则在牙科和整形手术方面崛起为热点。诊所通常提供打包服务,包括手术、酒店接送,费用仍比加拿大报价低很多。

来自蒙特利尔的Michelle F. Renaud就准备前往土耳其做两个牙科种植体。

她说,“包括两次往返机票,整个费用不到5500加元。”而在加拿大,即便有公司保险,同样的治疗也要超过1万加元。

而来自Oakville的Ken Hadall刚从伊斯坦布尔回来,他在那里进行了全口牙齿重建——包括牙冠、牙桥和贴面——总费用仅为3500美元(约合4800加元)。

Hadall说,“我在本地牙医那得到的报价是10万加元。”

一些国家甚至专门面向侨民群体,或将医疗服务与观光产业结合推广。

Crooks说,“加勒比地区若干国家正在发展‘健康与养生旅游’平台,吸引游客同时购买医疗服务,无论是小治疗还是重大手术”。

出发前要注意的事

尽管国外诊所可能服务更快,Crooks提醒加拿大人在预订手术前要慎重考虑。

她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治疗的前期费用,但他们未必考虑到全套开销——包括旅行、住宿,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她建议患者首先咨询家庭医生。“必须清楚了解整个流程。医生能提供重要建议,特别是在术后恢复和随访方面。”

回国后的挑战

出国就医后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回到加拿大后的术后护理。

Crooks解释道,“出国手术意味着你脱离了本国医疗系统,加国医生未必熟悉国外的治疗方式,导致无法提供适当的后续护理。”

如果手术类型在加拿大并不常见,这种挑战会更加突出。

自主决定的代价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就医是面对国内困境时的一种“夺回主动权”的方式。但Crooks提醒,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有一种解决方案适合所有人。”她说,“重要的是要衡量潜在益处与风险,认真计划整段医疗旅程。”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补课?俄军炮兵开始效仿解放军的做法
罕见!央视披露中国空空导弹生产线
印巴空战创纪录 巴方:已摧毁77架
歼16出手,击退7架美菲军机?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