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www.wforum.com | 2025-05-01 14:55:46  惊蛰青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3元日租苹果手机,几十元体验三星旗舰;如果赶上优惠活动,甚至可以“先用后付”体验几天……对于租过手机的人来说,几乎所有人都会想,总归是租的,不喜欢就还回去,成本怎么说都比买一个要低。

听上去,多少有花小钱,撬动大杠杆的意味。

艾媒咨询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租赁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年增长率超30%,其中,18~35岁用户占比高达70%。“租享生活”看似以一种轻负担、重体验的姿态,烙入年轻人的生活逻辑。

直到今年4月,央视财经揭开手机租赁行业的暗疮,人们骤然发现,租赁经济野蛮生长下的月之暗面—— 当“暂时拥有”取代“长期持有”,人们不得不反复摸索信誉的边界,试图不让渡对生活的掌控力。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某手机租赁平台的2万条里,高频词“强制买断”“隐私泄露”“霸王条款”编织成一张网,将年轻人围困在数字牢笼中。

当新鲜的体验、低成本持有被商家和平台无休止的扯皮甚至纠纷取代,年轻人们对租手机的热情冷却下来,“不到不得已,不会再租了”。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刚需。(图/Unsplash)

如果愿意承认的话,手机,早已成为现代人的“赛博器官”——它延伸着我们的视觉,替代大脑的记忆存储,甚至可以成为定义个体存在感的数字勋章。

但,当面向年轻群体的租赁经济沦为“一次性服务”,当手机租赁行业的暗疮被揭开,触目惊心的虚假宣传、高利贷陷阱、条款“黑洞”一一摆在眼前时,我们仍然禁不住追问:

为什么年轻人甘愿押上隐私和信誉,也要去租一部手机?租来的手机,真的能让我们“租享生活”吗?

深夜2点,刚到家的柳萌趴在电脑前,在手机和电脑间来回拨弄。电子屏幕散发着盈盈的白光,让她感到心烦意乱。演唱会已经结束几个小时,本想趁热打铁把手机视频传出来,不影响明天还机,但看来要失败了。

一个月前,因为抢到了演唱会内场前排票,柳萌在网上租了一部时下最流行的“演唱会拍照神机”,79元,租期一天。

那部手机在演唱会前夜才收到,机身背部带着几道细小的划痕。柳萌没在意,毕竟租金不贵,“能用就行”。当晚,她举着手机挤在内场人群中,舞台的光斑在手机里晕染成一片,手机的舞台模式确实效果不错。

但回到家后,柳萌开始遇到麻烦,文件夹始终无法读取。柳萌不得不搜攻略,查小红书,几经周折,累得昏睡过去。

再次醒来时,已经是中午12点。她盯着手机愣住了——因为没能在中午12点前寄还手机,平台发来逾期短信。

这不是柳萌第一次租电子产品。疫情前,她常租云台相机旅行拍摄,商家信用良好,体验都还不错。但这一次,手机租赁平台首页推荐的“演唱会神器”, 仿佛将她拽入了一个荒诞陷阱。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社交媒体网站上充斥着各类的手机租赁避雷帖。(图/小红书截图)

在“热租爆品”栏的“演唱会神器”,租机价格低廉,几块到几十块一天不等,点进目标型号,平台会自动跳转到一家店铺:演唱会神器手机租赁。

基于前几次的顺利经历,柳萌没多在意,只看到这家店铺评论不多,没有差评,选好租机日期就下了单。

“挺方便的,至少自己不用押钱,这种东西嘛,本来就是讲信用。”根据平台规则,芝麻信用分在550分以上的用户可以免押金。柳萌有800分,只支付79元,她就拿到了手机。

但后来的遭遇让柳萌意识到,自己为“体验经济”支付的,大概远不止79元日租费,芝麻信用高分也未能让她避开商家的条款黑洞。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部分平台合同条款并不透明。(图/@央视财经)

中午12点的“奇葩”逾期时间,给了柳萌第一个暴击。在过去租相机的过程中, 她从没遇到过这样的还机时间,这让她相当惊讶。

“怪自己。”意识到踩坑之后,她去仔细查看租机合同,才在密密麻麻的条款中找到一行关于归还时间的条款,字很小,不仔细通读合同很难发现。

柳萌不得不多支付了一天的租金,但更多的消耗还在后面。

手机寄还几天后,商家联系柳萌,说手机摄像头被演唱会的激光打坏了,要求赔付。作为一个资深演唱会观众,柳萌肯定地告诉商家,这场演唱会舞台简单,没看到激光。

很快,对方发来一个开箱和检测视频,视频里,摄像头被拉到20~30倍,拍摄了照片再放大,在白色背景下,隐约看到某一个区域有细小的一团点状紫斑。

柳萌质疑,这视频究竟是不是自己还机后拍摄的?检测的是不是自己寄还的那部手机?

手机发货前,柳萌只在订单详情页看到手机的型号、成色和一份电子检测报告。她没有收到商家发来的实拍视频,甚至连照片都没有。因此,在拿到手机时,她也没有拍开箱视频,“用一天就还回去了”,当时她想。

柳萌的遭遇不是个例。黑猫投诉平台2023年的数据显示,手机租赁投诉中72%涉及合同条款争议,其中高频问题中包括“设备损坏鉴定标准不透明”,这类问题占比25%。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图/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但后来,当柳萌发现自己的免密支付功能莫名其妙跟平台持续绑定后,她忍无可忍,在小红书上发了避雷帖。

目前,手机租赁行业普遍由商家自行拟定合同模板,条款侧重保护自身利益,如违约金、设备折旧规则、自动续约等,用户议价空间较小。根据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电子设备租赁行业白皮书》,85%以上的租赁平台采用标准化合同,用户需“全盘接受”方可交易。这意味着,“设备损坏赔偿标准”和“隐私数据清除责任”等涉及消费者权益的条款,很多由商家单方设定。

大概演唱会神器商家们深谙“概率游戏”,在足够数量的租机用户里,总有人会在凌晨的慌乱中错过寄还时间,总有人会因为举证困难被迫支付高价维修费。而这, 或许正是他们精密算计后获利的一环。

柳萌的经历撕开了手机租赁行业的隐秘逻辑:低价引流,高价索赔。

艾媒数据显示,2023年手机租赁市场规模超200亿元,七成用户是18~35岁的年轻人。平台首页滚动着“日租3元”的标语,但点进详情页,默认选项往往被设定为最长租期、最高配置。一位从业者曾表示,“短租根本不赚钱,我们靠买断和违约金回本”。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图/@央视财经)

大学生猫猫对此深有体会。大三升大四的那个学期,她的手机在校园里丢失。对大学生来说,这意味着无法扫码签到、与家人和同学失联。当时,她的生活费每个月仅1500元,父母在工地上打灰,家境并不宽裕。于是,猫猫以每天5元左右的价格,请朋友帮忙租了一部二手苹果XR,租期一周,作为短期过渡。

清贫大学生的刚需,也方便了商家们引导逐利。

对租机商家来说,手机更新频率高,过时速度快,每台手机回本窗口极短。业内人士分析,一款安卓旗舰手机在发布10~18个月后就会失去租赁价值。这意味着,租机平台必须在手机过时之前就回本。鲸准研究院发布的《2018手机租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手机租赁行业排名靠前的创业公司年成交量大约仅20万部,还不到整个手机市场交易量的1%。

“手机用得怎么样呀?考不考虑买断?”

从收到手机的第一天开始,对方就在QQ上问猫猫,她甚至还分不清对面是平台还是商家。

买断,是指用户在租赁合同到期后,通过支付一笔额外费用,可能是设备残值、折旧费及服务费等,将租赁手机转为个人永久拥有。买断价格通常由平台或商家单方面设定,多数情况,这个价格会远高于市场二手价。

租机前期,对方曾邀请猫猫做过问卷,其中询问租机原因,猫猫填写了“手机丢失”。事后她回想,大概正是这个看似普通的选项, 令她成为了商家围猎的目标。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大量回收的二手手机。(图/视觉中国)

在明确拒绝买断的几天后,对方持续打来电话,在电话那头表达,“现在买断多好,万一后面用惯了,逾期的话,多麻烦?”

猫猫发现,从租机之初起,很多微小的环节都包含了引导意味。

租机那天,猫猫和朋友两个人坐在图书馆的一楼,仔细研究租机相关的细节。即便已经足够小心,但点到付款界面时,猫猫仍然惊叹,“怎么一下子变成这么贵!”

她们发现,系统的所有选项,都默认勾选在最大值——最长的租期,最贵的配置,稍不留神就会掉进长达一年的债务漩涡。但平台非常“贴心”,面对一年的高额租金,它会给出用户推荐——分期付款。

对方最后一次建议买断,是在租期已满,猫猫已经将手机寄还后的几天。当时商家联系她,说检测出来手机不符合还机要求,要求赔付200多元。

猫猫认为这并不合理。跟柳萌一样,在收到手机之前,猫猫也没有收到过商家发来的手机实况视频和图片。 不可否认,这个判定过程非常暧昧,商家手握检测权,用户自证需耗费大量成本,而租机的猫猫和柳萌显然都是处在信息盲区的下位者。

她去搜索,如果不赔付会怎样?

最终,对方告诉猫猫,想不赔付,还有一个选择——买断,并且给出买断价格,将近2000块。

猫猫特意去搜索二手交易平台,结果显示,当时一台九五新的二手苹果XR,差不多与买断价格相近。最终,在买断和赔付之间,猫猫咬牙转账了200元。

“转账赔付的一瞬间,我后悔租这个手机。”她说。

当“短期拥有”成为消费主义的新话术,不少年轻人以为自己抓住了性价比的尾巴,实则踏入一场不对等的博弈。

在精心的围猎下,商家计算的 不只是每台手机的残值、违约金概率,还有人性的弱点。

实际上,在租机用户中,像猫猫一样拒绝买断的消费者居多。所以,为了回本,有些商家会试图拉长每台手机的最短租期。而除了引导买断,还有一些商家会“迂回进攻”,引导用户长租,尽管这个人可能是未成年人。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平台对入驻商户失于监管,任由商户虚标手机成色、随意定价。(图/@央视财经)

4月中,周六傍晚,17岁的小武躲在房间里,趁家人不在的空当,才敢接通新周刊的电话。

2个月后,小武将参加高考。每天早晨5点50分起床跑操的高三寄宿生活,让她觉得苦闷。在学校,小武自己的手机会被上交。为了熬过难挨的高三生活,她决定租一部备用机装在身上,也没什么特别的娱乐,就是和朋友们聊天解闷。

所以,小武拜托自己已经成年的朋友,在线上帮她租一部手机。

尽管租机的用户是一个未成年人,操作过程却很简单。“就跟网购差不多”,小武说。

阻碍只出现在最初。小武的朋友芝麻信用只有五百分,能免押金的平台不多,而她每周50-100的零用钱不够支撑她支付押金。几经对比寻找,他们才终于找到一家免押平台。

租机过程是朋友在手机另一端独自操作的。这意味着, 小武只选定了机型和付款,至于租机合同,她看都没看到。

为了省钱,小武最初选定了一部八成新的苹果XR。下单后,商家主动联系小武,告诉她,这个选择成色差,建议她换一部成色九五新的苹果12mini。

在对方新发来的订单链接中,小武发现,租借时长只有365天这个选项,没有短期。

我是未成年人,只租一个月。小武告诉对方。对方没多问,说可以。

最终,这个订单被变成 一年期的分期订单,每期108元。

小武发现,这种租借方式比上一种便宜。她想,反正自己只租一个月,第一个月也只需要交第一期的首付租金,一个月后再退回,花的钱几乎是一样的。

但,直到因为手机屏幕故障,小武要求退货退款时才得知,原来租赁合同中写着,提前退还需要支付违约金,金额刚好覆盖了首付租金。即便跟商家达成退货退款共识,后来小武要求退款时,她发现自己已被商家拉黑,支付的108元至今都没有退回。

或许存在一种可能—— 如果“免押”门槛升高,17岁的小武是否不会被卷入到这场纠纷中?

在过去,租机行业的“免押金”模式,曾被视为社会的进步。但现在看来,这套规则似乎更像那条 陷阱前挂着食物的绳索。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租机行业的“免押金”模式大幅降低了消费者租赁的门槛。(图/某购物平台截图)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等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芝麻信用分出现。基于芝麻信用分体系,租赁行业迎来信用免押的时代。

免押的业务模式大幅降低了租赁行业的消费门槛,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行业的双刃剑。比如,发展有近十年之久的手机租赁行业,在不大的市场规模中做生意,已经下沉到需要通过卷信用分门槛来拓展用户, 尽管这类用户有可能信用堪忧。

如今,在互联网世界,租机用户的年龄、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统统可被量化成为一个数字——芝麻信用分。分数达标,不用押金,付低廉的单价,你就可以拿到一部手机——这在现实世界简直难以实现。但这种规则长久运行,并滋养了一批身处暗角的人,“租机换米(钱)”。

最近,社交平台广泛流传一个案例:上海的姜女士因急需资金周转,误信“租机贷”广告,在某平台上下单租赁一台1万元的手机,但实际上相当于在平台上借贷1万元。按平台要求,手机并未送寄送到姜女士手上,而是被寄往某手机市场内商家进行变现。扣除500元手续费、3500元首期租金、100元手机折旧费后,姜女士实际到手只有5900元。

而按照合同,姜女士需要在3个月内付清12期租金共2万元,而以此借贷方式计算出的年化利率达到了400%,明显属于高利贷。最终,姜女士被迫“以贷养贷”,在多个平台欠下债务41万元。在此过程中, 一旦逾期,商家就通过监管锁等方式锁机,迫使用户继续租新机还旧账,形成“循环陷阱”。

租来的手机,真的能让我们“租享生活”吗?

作为一个租用了一周手机的用户,猫猫觉得,装在手机里的监管锁会时常提醒你,这手机是租来的。

在设备出租之前,商家会安装一个软件,一旦发生逾期,商家可以通过后台限制用户的手机使用。这意味着, 尽管手机在你手里,商家却可以远程锁死设备,并窃取相册、通讯录等隐私数据,盯住你的生活。

79元租一天手机,我踩到了连环坑

“以租代购”精准抓住年轻人追求新款但预算有限的心理。(图/视觉中国)

在使用租机的那一周里,猫猫刻意不使用线上支付软件;使用相机时格外注意避开同学的脸;苹果账户更是无法登录。归还掉这部手机后,猫猫去二手交易平台,花几百元买了一部老款安卓手机。她明确表示,不到不得已,自己不会再租手机了。

或许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早就向我们发出过提醒,“租赁合约是现代债务经济的缩影——它用甜蜜的‘低门槛’诱捕年轻人,最终以‘违约’为名完成对未来的透支。” 当“拥有的可能性”也成为一场风险博弈,我们真正租不到的,大概是那份对自我生活的掌控感。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