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美国的制造业是否真的“弱不禁风”?
www.wforum.com | 2025-04-20 10:32:57  安邦智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几日,美国川普当局连续挥舞关税大棒,其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徵关税总额已经达到了145%。对于川普当局的此番举动,不少国内评论都指出,川普当局此举意在重振美国制造业。而川普政府对此也不讳言。其明确表示,即便是“吃药”,也要忍耐,必须让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于美国制造业是否能够重振,不少国内评论界对此整体持看衰立场。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综合而言,国内对美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持如下看法:1、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经到了没有制造业的地步;2、美国仅剩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产业门类建制极度残缺;3、美国制造业自21世纪以来一直在衰退,不断萎缩,制造业回流政策没有效果。

实事求是地讲,对于重振美国制造业这一意图,川普本人从来就不加掩饰,而且这也是目前美国社会已经取得相当共识的议题,即便民主党也不反对制造业的回归,美国强大的工会组织更是大力支持。对美国制造业而言,客观评估其实际状况是研判川普关税打压举措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中国后续相关对策的重要参考。那么,美国制造业是否真的如部分评论所认为的那般“弱不禁风”?真正的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首先,美国的制造业实力依然很强大。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的桂冠属于中国。但是,如果问世界第二制造业大国是谁,似是而非的答案就比较多了,有说日本的,有说德国的,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美国。在国内相关评论的引导下,美国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拟经济严重膨胀、制造业完全空心化的国家,然而这种观点有着极强的误导性。

美国的制造业是否真的“弱不禁风”?
美国时间4月6日,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节目採访时,竭力为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关税政策作辩护。卢特尼克兴奋地表示:“数以百万计工人打军拧著小小的螺丝来制造iPhone,这种事情将会来到美国。”(X@atrupar)

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佔全球制造业的份额高达30%,一家独秀,而排第二的就是美国,佔据17%的份额,而且还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为17.6%,而一些印象中的所谓“制造业大国”,如日本佔6%、德国佔5%、韩国佔3%,其份额总和也不如一个美国。

从制造业格局变迁的角度看,2011-2022年的十多年中,中国份额由21%提升到30%,美国则由16%提升至17%,美国实际是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唯一上升的国家。中国作为近十多年来制造业进步最为显著的国家,其自身份额的上升,则对应着其他发达国家的下降:日本由10%降为6%、德国由6%降为5%、法国由3%降为2%、意大利由3%降为2%。中国制造业抢佔的大头主要还是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而美国制造业在激烈竞争中依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的,因为美国公司存在刻意压低成本的严重倾向。美国制造业经常将一些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给第三方,如财务、营销及管理等非直接生产岗位,如果统一计量口径,按照美国商务部的研究,宽口径下的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将会有所增加,那么相对应美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还会进一步上升。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玫瑰园签署关税相关的行政命令。(Reuters)

其次,美国的制造业门类远非到了极度残缺不全的状态。由于产业转移因素的存在,美国确实存在中低端制造业空心化的情况,但绝非到了清零的地步。以美国劳工部非农就业统计为例,2025年1月美国制造业工人数量1276万人,诸如纺织业、傢俱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佔比极低,但其国内仍然保留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过去安邦简报介绍过美国的一家规模庞大的洗衣机制造厂,运转良好,效率很高。其实即便是制衣这样的夕阳产业,美国也依旧存在,其生产的牛仔裤,不但面料精湛,而且做工和品质也有着极高的水平。因此,即使其价格远比东南亚的廉价品的价格高得多,也依然非常受欢迎。

此外,产业重建也绝非不可能。以福耀玻璃为例,在建厂之初其主要原材料—浮法玻璃仍然主要从国内进口,但当前已经基本实现美国的本土供应,其美国工厂的利润率水平确实要比国内低——2024年美国工厂利润率为9.93%,显著低于19.12%的整体利润率水平。但是,只要美国工厂能够实现盈利,那么这种差距就完全可以通过关税槓杆抹平。

值得注意的是,国联证券的统计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建厂分佈选址上,数量最多的选择地址就是美国,以272家企业的数量显著领先于其他国家。如果美国制造业基础真的那么糟糕,美国恐怕根本就无法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工厂佈局最多的国家。

第三,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趋势已经有所扭转,产业回流政策实际已经见效。21世纪的头十年里,美国制造业确实处于不断衰退中,用工数量从2000年的1728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1160万人。然而,自2009年奥巴马政府推出《美国制造业振兴框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后,2010年之后,这一态势逐步逆转,美国制造业产值和用工数量及全球份额均重新进入到趋势性增长之中,其中复甦最为明显的行业就是汽车工业,用工数量从2011年的68万人上升到2023年的100万人,这也应该是川普政府单列徵收25%汽车关税的重要原因,因为回流是真实、客观、有效的。

2015年9月25日在德国韦尔措一座矿场外一台採矿机器机身上印有美国制造的贴纸(Getty)

根据Reshoring Initiative(致力于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非营利组织)统计,2010-2023年间美国回流企业中,中国佔比24.6%、日本佔比12.2%、德国佔比12.8%、韩国佔比6%。上述国家中,回流岗位佔比分别为19.7%、14.6%、12.7%、10.5%。具体来看,2010-2023年间从中国回流美国的企业共1425家、新增就业岗位21万个。就美国制造业的回流而言,安邦智库(ANBOUND)之前的追踪研究已经一再强调了政策的成效。

最为重要的因素或许还是在于全球生产格局重组的基本态势。安邦智库多次指出且已经得到广泛接受的观点就是,过去偏重生产成本等纯经济因素的全球化趋势已经进入了逆转阶段,世界生产佈局已经进入了“密接生产”的阶段,关键性的生产-研发基地将会成为产业佈局的重心。美国既是全球研发的重心,又是最为关键的全球性消费市场,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密接生产”的时代,这些因素都会有效推进美国制造业的复甦。

最后就是科技因素,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并非是简单地複制一个工厂,而是通常在科技设备以及自动化领域都会有所加强。在移民领域,美国的移民政策是不会改变的,目前美国控制的主要是非法移民。实际上,近几年来,来自东欧国家且受过良好大学教育的移民数量已经呈现显著的上升。所以,综合来看这些因素,美国制造业的未来,绝不是弱不禁风,川普政府也非拍脑袋决策,美国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的力量实际同样很强大,只是知名度往往因民主党控制了媒体而不如现在大学中的进步主义经济学家。他们对于制造业的政策规划,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未来世界制造业市场的格局将会重组,展现出新的结构,对此只能及早进行调整。

最终分析结论: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实力上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是中国此前迎战美国多轮关税重压的重要依凭。但是,从中美之间经济关係竞争的长期性而言,不宜对美国的制造业持想当然的看衰立场,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