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美国没有阶层固化
www.wforum.com | 2025-04-15 17:19:02  路小飞在努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来美国之前,我以为我很了解美国。

从电影、书、新闻到投资,几乎每天都跟这个国家打交道。我的仓位里有一半押在美股美债,新闻里全是美国大选、科技股、货币政策,我甚至能背出硅谷五大科技公司的财报数据,理论上我该是一个熟悉它的人。

但这一趟亲身来走一遭,我突然意识到,有些东西不是看了就会的。

比如这个国家的“人生容错率”。

比如什么叫真正的“中产”。

比如一个普通人,在经历了连续十年的失败之后,还能过上不缺钱、有房子、有两个孩子的生活。

我见了四个华人,他们身份不一样,职业不一样,背景不一样,但他们的生活状态共同冲击了我一个长久以来坚信不疑的观点——

“发达国家等于阶层固化。”

这个观点,在日本、韩国、欧洲、澳洲、甚至新加坡,都被一一印证。

但偏偏在美国,我松动了。


我来美国的第一件事是参加英伟达的GTC大会,我们团的导游是个华人,在他没讲自己故事之前,我只觉得他挺普通的,说说房价、介绍介绍公司历史,毫无特别。

直到有天晚上从山庄回来的路上,他突然开始讲他的故事。

他是2003年来的美国,一无所有。最开始在餐厅打工,几年后攒了点钱,和朋友准备开餐厅,被朋友骗光。然后继续打工,攒了些钱,又被朋友带着炒股,第一次买的是雅虎,第二天赚了2万美元,很开心,但觉得赚得不够。朋友说可以用期权,他就把大部分钱押在了期权上。

结果雅虎被收购,行权失败,亏光。

他下定决心再也不炒股了。哪怕这两年英伟达涨疯了,朋友都劝他买,他也从未行动。

后来他开始干导游,也卖卖房子。疫情那几年,他觉得挖矿是个机会——中国那边禁止挖矿,大量矿机开始转移或甩卖。他和朋友一起凑了300万美元,在加州一个工业区租了厂房,把设备高价买过来。高价不是机器本身,而是运输成本——那时候疫情期间,跨境物流极贵。

然后——也亏麻了。美国挖矿毫无成本优势,电不够便宜,机器也低价甩掉。血本无归。

我听到这,心里已经默认他现在一边带团一边还债了。

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说:

“现在我还是觉得挺幸福的。有两个孩子,一个不错的房子,家里什么都不缺。夜店、KTV、赌博、飙车……年轻时候该体验的都体验完了,现在也不想追什么了,就想把孩子养大。”

那一刻我是真的震惊。

他失败过这么多次,每次都是“倾家荡产式”的失败,每次都是“以为是机会”的错判。甚至他年轻时候生活极其放纵,基本把“成功叙事”里不能做的事都做了一遍。

但他现在的状态,是有车有房有孩子,生活稳定,毫无焦虑感。

我在想:

为什么他可以这样?这个国家,到底给了他什么样的空间?

在我过去二十多年的人生里,每一个选择都是“走错一步就可能毁灭”的状态。我很努力,不是因为有多大志向,而是我太怕了。

我怕错了,就没机会了。

而他,像是失败了十次,也总有人给他机会。

在拉斯维加斯的第一晚,我和朋友去吃了一家外卖中餐,堂食要自己收拾,挺典型的一种美式中餐快餐店。好处是便宜,不用付小费。

前台是个福建小伙,二十出头。

看他不太忙就聊了几句,我隐约觉得他可能是旅游签来的。他说自己在这工作了半年。

我们聊了几句,他说工作挺轻松的。我有点不理解,问他:“怎么可能?你每天工作几小时?”

他说:“只能八小时啊。”我愣了一下。

他提醒我晚上不要一个人去便利店、加油站,说“流浪汉多,不太安全”。我问他有没有被抢过,他说没有,但店里被抢过两次,小费的玻璃罐被人抢走了。

报警了吗?

他说:“报警没用,这种警察也不会管。除非真的是枪战,那肯定马上就到了。”

他很随意地说这些,我甚至一度觉得是我太小题大做了。

他想和我换一些人民币,他拿出900美元,说只留100,剩下让我微信给他5820元。他说这是他一周的工资(不含小费),餐厅包吃包住,所以基本每月能留3000美元左右。

在美国,打工。存美元,回国换人民币。住老板的房子,吃餐厅的饭。

他的生活听上去非常“底层”,但他本人完全不觉得苦。

“打工哪里都累,但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工作。美国不缺就业。”

他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没有一丝犹豫。

我忽然想到我身边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学历、能力都不差,却在城市里为了一份不稳定的合同、一个不算高的offer焦虑到失眠。

而这位小哥,活得真的很“轻松”。

去洛杉矶的时候,我见了一个朋友。

他是八年前来的美国,刚到时做跨境生意,后来中美贸易战影响很大,一度很迷茫。

当时他想过转行去做水电工,因为听说蓝领工资高、入行门槛不算高。他开始准备考试材料。但最后被朋友带入了房地产中介行业,一干就是五年。

这次去他家参观,真的是刷新了我对“中产”的理解。

他住在一个山上的独栋房子里,占地一亩多。后院有游泳池、菜园、秋千,篮球场在更高处,半山腰还有个野狼的窝。他有三个车,两个娃,生活几乎没有什么紧绷感。

房子去年买成140万,现在涨到160万,人民币大概一千多万——在洛杉矶这样的“山地城市”,这类住宅并不少见。

但真正让我震惊的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

一个五年前准备考水电工的人,现在已经稳稳过上了中产生活。

这不是天赋异禀的故事,也不是幸运得可遇不可求的样本。

他只是选对了路径,跑在了这个制度的正循环里。

而我在很多国家——包括新加坡、日本、韩国、欧洲——看到的恰恰是:

不管你再怎么选,向上这条路,几乎是封死的,只能老老实实的困在自己的阶层。

也有不好的例子。我打车遇到一个华人司机,他是旅游签证过来的,黑了两年,一直在吐槽。

他原来在国内做工厂,欠了上千万还不起债,跑路到美国。一路抱怨这边政策不公平、走线的移民直接给绿卡,而他还要排队;说洛杉矶太热太堵,车多不好开,油价高;说自己每天吃不饱,赚得少,白来一场。

我听了一路。

我不知道他最后会不会熬过去。但我隐隐觉得

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这个地方,也不爱这个地方,那再多的机会他也接不住。

他和前面三个人最大的区别,是他没“交出自己”。

不想融入,只想逃避;不想适应,只想获得。

那美国的制度也就对他无效。

我一直相信发达国家等于经济固化等于阶层固化。

而这次美国之行,是我第一次开始动摇这个认知。

并不是因为美国有多好、制度多先进,而是:

阶级跃升的“那道门”,在别的国家几乎关死了,而在这里,还开着一条缝。

而且,就算没跃升成功,你也不会掉到底层地狱里。

你还是有饭吃,有屋住,有工可打,孩子能读书,生活还能继续。

我这一路走得很小心翼翼,每个决定都谨慎得像踩钢丝。我始终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从农村爬到今天。

所以,美国没有阶层固化吗?

至少在我看到的这些人身上,那道门确实还开着。他们不是靠天赋、不是靠背景、不是靠运气,而是在一个制度提供弹性的地方,用时间和反复试错,爬上了一个稳定生活的台阶。

那不是精英的通道,是普通人的缓坡。

一个社会真正的自由,不是让人赢得更多,而是让人输得起。

美国,起码目前,还保留着这点东西。

至于为什么保留,说起来就…………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