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银河系中心又有惊人发现
www.wforum.com | 2025-04-15 15:46:41  自由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报道,天文学家利用智利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ALMA)观测银河系中心,发现前所未见的细丝状结构,可能揭开银心物质循环的新篇章。

  环绕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银心分子区”(Central Molecular Zone, CMZ)充满动荡的尘埃与气体,强烈冲击波不断搅动此处。科学家长期观察到气体分子持续经历形成与破坏的循环,但背后机制始终未明。一氧化矽(SiO)因能标示冲击波存在,成为研究此区域的重要线索。

  上海交通大学杨凯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ALMA高解析度设备,绘制银心分子云谱线时,意外发现仅0.01秒差距的细丝状结构。这些细丝远离已知恒星形成区,性质与任何已知天体迥异。

  这些“细丝状结构”(slim filaments)在观测一氧化矽及其他八种分子辐射时显现。它们拥有连贯的视线速度,但不符合典型气体外流特征,也异于已知的致密气体丝。更奇特的是,它们与尘埃辐射无关,且不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

  上海天文台研究教授陆星将其比喻为“太空龙卷风”——猛烈气流虽短暂,却能有效将物质散布至周围。他认为这些细丝在银心物质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如宇宙引擎的隐秘部件。

  杨凯团队认为冲击波是这些细丝最合理的成因解释。证据包括:ALMA观测到SiO 5-4转动跃迁,此现象仅在特定冲击区可见;甲醇(CH3OH)迈射与复杂有机分子的丰富存在也支持这推论。

  上海交通大学张一宸教授强调,ALMA的优异性能让团队得以确认这些细丝的分子辐射与尘埃无关,突破以往尺度限制,精细描绘冲击波作用界面。

  研究暗示一种物质循环模式:冲击波生成细丝,将一氧化矽、甲醇(CH3OH)、乙腈(CH3CN)、氰基乙炔(HC3N)等分子释入星际介质;细丝消散后补充CMZ中的物质;最终,这些分子冻结于尘埃颗粒,达到耗尽与补充的平衡。若细丝遍布CMZ,此循环或能长期维持。

  杨凯表示,团队计划未来透过ALMA进行更广泛观测,涵盖多种SiO跃迁与CMZ普查,并结合数值模拟,解开这些细丝的起源之谜。

  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文学与天文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

银河系中心又有惊人发现

 ALMA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的细丝状结构,揭示黑洞周围冲击波驱动的物质循环;艺术概念图。(图取自SciTechDaily.com)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