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提振消费方案非常好 但请别绕弯子:给钱
www.wforum.com | 2025-03-23 13:21:40  火星宏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办、国办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增收减负、优化供给等三十条措施提振消费,但其中存在不足:措施分散无重点、缺乏增收入实效、过度补贴企业、加剧家庭债务风险。建议财政直接发力,提高国企利润上缴,减免社保费,以提升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真正激活消费需求。

3月16日,中办、国办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从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三个方面制定了行动方案。

在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方面,提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基建项目中的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多措并举稳住股市,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措施。

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方面,提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强化教育支撑;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等措施。

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方面,提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措施。

此外,还提出了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完善城乡消费设施;有序减少消费限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强化信贷支持;完善消费配套保障措施等意见和措施。

这三十条措施,非常好!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持续多年之后,明确提出要提振消费,还将城乡居民增收的四条措施放在最前面,说明决策者非常清楚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滞后于生产、供应的增长幅度,收入不足导致了消费疲软。但是,这三十条提振消费的措施,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

第一、措施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虽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有几条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但混杂在二十多条其他措施中,失去了焦点。看完三十条,给我的感觉,似乎是将我们这几年针对不同领域的宏观经济政策,集中起来梳理一遍。有趣的是,不仅没有一条是之前没提过的新措施,三十条措施中,涉及到企业的措施超过20条,大多是要求企业如何满足居民消费。

自2024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就一直快于商品零售额的增速,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5.6%,但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平均增速只有3.3%,需求增速一直比供给增速低40%以上。

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必定会增加企业库存。难道是企业不知道如何满足居民消费吗?实际上,只要居民收入增加了,有了购买力了,企业在如何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方面,比官员们要聪明得多。

第二、没有一条扎实的能够真正增加居民收入的措施。

众所周知,增加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费的基础。没有收入,你建设再多的消费设施,开拓再多的消费领域,都纯属投资浪费。

特别是在提及的这些措施中,如何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没有下文;在资产价格持续下降周期中,如何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避免投资损失,没有具体办法;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的几个办法,多年来一直在实施,不太可能今年、明年实施出新花样来;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从事企业和金融工作的都知道,拖欠款都是三角债,拖欠款即使解决了,最后的去向也是偿还了银行贷款,认为解决拖欠款就能增加居民收入,这个逻辑非常奇葩。

第三、能落到实处的,都是补贴企业的措施。

措施中提及的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强化消费品牌引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这些措施无一不是以提振消费为理由,将财政补贴、贴息贷款流向特定品牌、特定产品、特定企业的鼓励生产、消化供应企业库存的措施。

至关重要的是,疫情以来,我们每年都要搞几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每次搞完都自以为是地说消费补贴提振消费如何有效。但统计数据却一再告诫我们,基于为企业化解库存的指定产品、品牌的消费补贴,仅部分实现了消费前移的效果,压根无法提振消费。

以各地消费补贴力度最大的手机、汽车、商品房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汽车零售额下降4.4%;信通院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2724万部,较上年同期下降14.3%。按开工日计算,日销售量也下降了5.1%;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两月商品房销售量为10746万平米,同比下降5.1%。

消费补贴的力度越来越大,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力度史无前例地大,但收获的结果是销售继续下降,这样提振消费的措施,能真正提振消费吗?

第四,在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在主要经济体中高居第一之后,继续增加居民债务将带来极大的债务风险。

骑牛研究所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00年至2023年各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以及各国统计机构披露的2023年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占GDP比重推算的各国家庭债务收入比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2023年已经达到全球最高水平—144.8%,是美国的1.27倍,日本的1.4倍,欧盟的1.65倍。

如此高的债务收入比,隐藏着极大的家庭债务风险。所以我们从金融数据中看到了,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居民新增贷款开始显著下降。

2020年全国新增居民贷款达到8.56万亿元顶峰之后,2021年下降了7.5%,2022年大幅下降51.6%,2023年大幅下降34.1%。2024年9月24日央行史无前例地同时降息降准降首付之后,四季度居民贷款有所反弹,全年新增2.54万亿元,同比增长0.8%,但与2020年对比,已经下降了70.3%。2025年前两月新增贷款仅547亿元,同比下降了86%。与巅峰期的2021年对比,累计下降了96.1%。

第五、真正提振消费的措施,只需要两条:提高居民收入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实际上,在疫情期间,很多国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提振消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个人收入,在我们国家,还需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增加个人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方法,初期千万不要在如何增加企业负担、如何增加个人贷款上下功夫,必须财政发力。

为什么在初期不能增加企业负担?按照财政部的数据,2024年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仅增长0.4%;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3.3%;2024年前三季度,5356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2.54万亿元,同比下降0.87%,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41万亿元,同比下降0.53%。国企和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好的企业都如此,其他企业哪有能力提高职工工资呢?

财政如何发力来提高个人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一是减免企业和个人每月上缴的社保费和医保费,比如减免一半,减免的部分,用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补贴填补,企业减免的部分,必须全额用于增加工资。

二是增加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从现在的不足5%,提高到50%,就能增加2万亿的财政收入,将之用来提高社保覆盖面,重点提高非国有部门劳动者的社保水平。

三郎相信,这样的政策只需持续三年,消费必然大大改善,必然将扭转供给过剩为供给不足,从而令企业有兴趣扩大投资,令消费者有支付能力来提高消费。三年后,逐步回收这些政策,即可实现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击落“阵风” 巴铁没使用歼10C和红旗9P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印巴空战逆天 宣传效果堪比数届航展
印空军遭遇三战以来最惨败 巴方公布四大证
多残骸曝光!印度阵风战机证实被击落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击落“阵风” 巴铁没使用歼10C和红旗9P
使用中国装备的巴铁,不只打疼了印度?
印巴空战逆天 宣传效果堪比数届航展
印空军遭遇三战以来最惨败 巴方公布四大证
多残骸曝光!印度阵风战机证实被击落
性质全变了,日本连续3架飞机直闯钓鱼岛领
一夜鏖战 印度赌上法国的脸打了一场烂仗
叙利亚撑不住了?请俄军增兵1万人
霹雳15E残片确认 歼10或者枭龙建功
这次空战,印度吃了大亏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