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那无数个县城买房的失败故事
www.wforum.com | 2025-02-24 17:24:49  叶梅卢枕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过年回老家,我第一次向我妈提出邀请,想和她聊一聊县城房地产,没成想,坐在旁边的外婆更先开口:“那房价都跌成什么样了,现在还要在县城买房,以后都脱不了手!”

  外婆的语气让我觉得又好笑,又惊讶:这位七十多岁的农村女性,和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常年一个人生活在村里,怎么知道房价的情况?答案也不意外,短视频。不识字的外婆不会用智能手机,但学会了刷短视频,常常能刷到只需要一二十万就能在县城买到一套好房的消息。

  外婆的反应大概是县城房地产现状最好的说明。在经历十余年的野蛮生长后,县城房地产不再有以前的生机,已经是个人尽皆知的事实,而我老家——位于湖南西部的县城也不例外。

  老家并没有支柱产业,房地产曾是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最为直接的投资方式。而相比城市,县城房产又多了一些特别——人情社会,与房地产有关的消息通常是口口相传,你总能在一个房地产项目上碰到不少熟人,而包工头或是开发商一定是家族里最风光的存在。到了现在,大家则会发现,不少亲戚朋友栽在同一个失败项目上,卖房广告成了朋友圈最常被转发的消息。

  去年,社交媒体曾有过一阵“县城热”,与县城有关的风格摄影、影视作品、歌曲寄托了许多人对县城的想象,也有一些年轻人返回县城。但县城房地产,依旧是一潭死水。

  只有学区房在苦苦支撑

  对于好朋友小舒来说,2024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把县城的房子卖了出去。

  卖房的过程远比她想得要久。2023年年初,小舒就和我说决定卖房。房子是她妈1998年买的,在县城人民大会堂旁,位置核心,还是学区房。更早几年,有人曾出价38万买房,被小舒拒绝。她说当时不急着用钱,并且房价还在上涨,她想再等等。

  到了2023年,全国房价都在下跌,小舒也想尽快把房卖了。她对售出价有自己的预期,至少30万——虽然房价已经下跌,但她觉得这个价格才符合房子的真实价值。

  她找了中介,也拜托了身边熟悉的长辈们帮忙转发——在县城,熟人是最好的宣传。一开始,来看房的电话打个不停,但最高也只能出到27万左右,小舒斩钉截铁地说不卖,她不愿降价。

  渐渐地,看房的人出价越来越低,到2023年下半年,买家们只能出到23万。那位开价23万的买家很诚心,愿意承担中间所有的手续费,小舒决定咬牙卖了——她不敢再等下去。但这次轮到小舒的爸爸舍不得,他先是要求交一万定金,后来又把定金提高到三万,最后交易被拖得不了了之。

  这笔最接近成功的交易失败后,卖房便更加困难。好几个月,小舒甚至都没收到一通电话,心理阈值也一降再降。直到去年夏天,她给我发来消息,说房子终于以21万的价格卖了出去,我们的第一反应都不是可惜,而是庆幸,终于脱手了,这一次连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评估价格也只有20万。

  小舒嘱咐我的第二个事,就是千万别和任何人说,并且在微信对话里把售出价给撤回了。她担心亲戚知道她卖了房,就会找她来借钱。

  不只是二手房,新房房价也在下跌。整个2024年,县城都没开一个新盘。

  我妈是买在最高点的冤大头之一。2021年,她被朋友怂恿着买了家里的第二套房,位置在县城唯一的公园旁,风景好,带电梯。朋友是为了给孩子买婚房,我妈则想着能和朋友们住得更近,以后老了相互照顾。更重要的是,她也不知道把闲钱放在哪里更好,觉得投资住房大概不会出错。当时她也有咨询过我的意见,而我对楼市一窍不通,只说全听她的。

  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才刚交房两年,业主群里就常常有人要卖房子。我妈说,他们肯定很难卖出去,因为她发现对方总是过一个月,又重发了一次出售消息,她估计至少得降价10万,才能把原价80多万的房子给出掉。由于打算自住,我妈现在也不觉得后悔,只有我为这套还没开始装修的房子感到可惜。

  至于县城里的商铺,现在更是“猪都不会想投资”的项目了。

  一位阿姨在十多年前砸了60多万买的酒店房间和商铺,现在连本金都还没收完。我妈在15年前买的一处集体出租商铺,早些年每个月能收到一千多的租金,到了今年,银行卡的流水每月只有218块。另一位姨妈则想把自己在步行街的店面给卖掉,却怎么也找不到买家。

  这一惨淡的情况和我过年期间见到的景象不太一样——商场、步行街的每个店面都挤满了人,各类茶饮、餐饮店也十分火爆。“只是过年会这样罢了。”长辈们说,平日里商铺的生意都很冷清,前年新开的万达广场几乎没什么人,店铺换了不知道多少轮,卖衣服的都把折扣降到了二折,春节期间的火热不过是昙花一现。

  唯一还需要抢的,只剩下县一中旁的租房——这是老家最好的学校,衡水式教育,去年还有学生考上了清北,是所有留在县城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们的理想学校。

  一中在县城的最东边,为了让孩子能晚点起床,下午放学能吃上热乎的晚饭,晚自习结束后早点到家,家长们都愿意在学校旁租房。其他地方的房子年租金是一万多,中学旁的房子租金能到2万,如果想抢到学校大门里面的老房子(学生在中午午休可以回家休息),更考验关系。租房前,家长们还会到处打听上一任租户的情况,到底是上了985还是211,希望能给孩子讨个好彩头。

  “以前县城房地产是什么样的呢?”

  “当时我买商铺,可是在售房处通宵了整整一晚上才抢到的。”阿姨说。

  野蛮、大胆的过去

  阿姨嘴里的野蛮生长期已是十多年前。

  那会,县城不断开发新楼盘,来满足人们的购房需求,县城也第一次出现商场以及更为现代化的酒店。人人都在抢铺面,楼市黄牛成了一种新职业,定金转手能赚10万块。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通过投资房地产来获取收益,每天都在交换这些信息。

  我妈从朋友手里转接了一个10万元的小铺面。朋友一口气抢了6个,给自己留了一处人流量最大、租金最贵的铺面,其他的都转给了熟人。

  阿姨则花了60多万,抢到一处商业体的2楼商铺以及11楼的酒店房间,总面积超过60平米——当时流行分割“产权+返租”的模式,开发商会把酒店房间或商场铺面分割出售给个人投资者,再集体经营,给个人投资者返租、分红。

  阿姨说,开发商当场就返了10万元,并承诺之后返租的年化收益率会达到9.6%,换句话说,每年能收入接近6万元。我妈的一位同事也借了20万给开发商,对方甚至保证利率能达到36%——这绝对是县城里难以拒绝的投资,没人会思考是否能真的还上利息。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认识的不少朋友都参与到了项目里。

  高昂的回报,还催生了新的中间商。有人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投资到酒店里,拿出一半利息返还,相当于“空手套白狼”。

  但只过了一年多,阿姨投资的那处商业体的开发商就还不上承诺的利息。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判决书里,开发商曾某和妻子“以项目资金短缺为由,以高额利益为诱,通过本人、亲友、公司员工以及集资参与人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吸收资金信息”,通过多个房地产项目,一共向355人集资,累计吸收资金超过3亿元,里面不少是他们的亲戚朋友,判决时仅偿还本金3100万元。

  对于阿姨来说,这笔至今还没回本的投资彻底打消了她投资房地产的热情。商业体的管理者已经换了两波,里面的商铺不知道换了几回,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收不到租金。她和其他“投资人”讨论过,项目失败的原因会不会和酒店名字有关——酒店名叫“华天”,太大了,一个县城小老板怎么能压得住。

  如果要计算资产,要不要把这处房产算进去呢?阿姨很纠结,毕竟什么时候能回本,她完全没有底。我妈安慰她好歹还有个地,她的几位同事投资了县城火车站的地下商铺,后来商铺连影都没有。

  按照判决书的记录,两年前,开发商已经刑满释放,没人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至于那位借钱投资的“中间商”,在项目失败后,也彻底还不上亲友的钱,“早就跑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

  保守者与冒险家

  现在,我已经很难在过年饭桌上听长辈们主动聊起县城的房地产,大家都在寻找别的投资方式。但房地产的滑落,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一些人。

  借给开发商20万的那位妈妈的同事,最后本金都没拿回来,如今在借钱和投资项目时也变得更加谨慎,总是追问项目的情况。不过,她最关心的也早就不是投资,而是女儿的婚事,她经常给我妈打来电话,焦虑女儿怎么还没找对象,如果有男孩看中自家孩子,她可以出全款买房——房子已经不再是追求回报的投资项目,而是女儿婚恋的筹码。

  想要把步行街商铺尽快出手的姨妈,开始减少给服装店进新货,清仓处理。经过她的店面,我找到了去年就穿在表妹身上的羽绒服。

  也有人还想做个冒险家,比如小舒的舅舅老舒。

  老舒是个开发商。12年前房地产热的时候,完全没有经验的老舒凭着开发水电站赚来的几百万,以及通过承诺年利率2.4%、从亲朋好友那借来的几百万,投身于房地产开发中,小舒一家人就是出借人之一。

  但没人想到,这个项目会成为一场长达十年的家庭债务纠纷。由于老舒缺乏开发经验,拿到的地涉及拆迁、房产证明办理等一系列问题(没人能说清具体是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开发成功,欠亲友们的钱拖了一年又一年。因为欠钱不还,小舒和舅舅闹过不少矛盾,也是家族里唯一一个公开和对方撕破脸皮的人,逢年过节在家碰到,两人只会点头打招呼,不多说一句话。更让小舒受不了的是,家族里其他亲戚都还称老舒是“富豪”。

  老舒跟亲戚们承诺,今年把自己开发的一处县城新楼盘卖好,等资金周转回来,一定还上亲友的钱——楼盘位于县城一所私立小学旁,许多不满足公立小学入学条件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到这里,学区房是为数不多还能卖掉的房子。老舒期待能借新楼盘翻身,小舒也希望舅舅能顺利卖完房,把自己的钱给还上。

  艰难卖掉的老房子、追不回的借款,小舒一家的生活都被县城房地产深深影响了。

  我问小舒后不后悔卖晚了,毕竟最后售出价只有最高峰的一半。小舒说不后悔,没人能预料房价之后会怎样,至少现在她已经成功把房子换成了流动资金。

  我们都没提到老房子内发生的故事。那是小舒的成长记录,也承载了我们的友谊——注册第一个QQ账号,就是在小舒家;小时候家里停电,我会跑去她家蹭空调;五年前,我们一起在老房子里备考研究生,又一次一起度过了夏天、秋天和冬天,那是我们长大后相处最久的时间。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风向突变!欧盟宣布…
损失惨重 美军终于承认了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