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骂了2小时 150位主管沿墙排排站 员工忆黄仁勋
www.wforum.com | 2025-02-06 23:30:22  经济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台湾出身的英伟达创办人黄仁勋,以其独特的领导风格与黑皮衣形象,风靡全球! 近期,《天下文化》出版全球首部黄仁勋授权传记,作者史帝芬. 维特更接受《远见》独家专访,披露黄仁勋创业初期的艰辛、技术突破与独到的管理哲学。 超摩尔时代来临,黄仁勋如何布局未来10年? 台湾能否抢搭“英伟达红利”,再创新一波经济荣景? 《远见》带你深入探索这位AI造局者,解密你不知道的黄仁勋。

农历春节前夕周末,台北寒风料峭,但一家传统台菜餐厅外头,却挤满媒体和粉丝。

元月18日,英伟达(NVIDIA)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黄仁勋宴请国内36位供应链伙伴。 在他登高一呼下,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鸿海董事长刘扬伟等身价加总近兆元的大老板皆亲自与会。 每回返台都有能耐召唤供应链大咖、来场“兆元宴”,黄仁勋俨然已是深获台厂供应链拥护的“AI武林盟主”。

“很多台厂愿意为黄仁勋赌一把!”腾旭投资长程正桦观察,早期英伟达产品因为想法、架构独一无二、前无来者可循,得苦求供应商,对方才肯帮忙制造生产; 但近两年英伟达爆红后情势逆转,反倒是供应商争相投靠,愿意为英伟达扩厂、生产、测试,甚至自行吸收前期成本,只为能和黄仁勋合作。

当日“兆元宴”用完餐后,36位董总到餐厅门口合影。 只见黄仁勋指挥安排拍照队形,还调侃魏哲家,“如果他蹲下,可能会起不来,”而后,他率领六位董总蹲下,自嘲“前面这排有运动”,再次完成一张价值连城的台湾科技大咖群像合影。

不难看出,在看似复杂、矛盾的情势间精准拿捏,是黄仁勋特有的人格特质。 这种特质,让他带领英伟达从两度濒临破产的企业,一路茁壮成长、乘着AI风潮而起,并在2024年数度打败苹果、微软,跃为全球市值第一、突破3兆美元的超级企业,一举一动都攸关人类科技文明的未来。

严厉治军vs.暖心老板》用怒斥代替解雇,怀抱使命感

就在推动CUDA的过程中,2008年英伟达发生“焊点门”危机,不只股票暴跌、市值在六年内蒸发九成,还创下英伟达1999年上市以来首度亏损纪录。

这个让英伟达难堪的事件,始于2006年底,游戏玩家抱怨英伟达的GPU才使用几周就不能用了。 当英伟达坦承不讳,各大游戏论坛已充斥阴谋论。

发文者指出,英伟达芯片焊接到底下电路板散热器接触的焊点(bump)有问题,因为焊点太小、质量不佳,使芯片过热,最终导致故障。

“焊点门”灾情惨重,玩家纷纷转投英伟达竞争对手。 黄仁勋快刀斩乱麻,火速拿出两亿美元用于客户退款,英伟达当年利润就此一笔勾销。

后来在英伟达餐厅举行的会议中,黄仁勋宛如一位暴怒的将军,对该位芯片设计师发火,一骂将近两小时,几乎是他有史以来咆哮最大声的一次,150位主管沿着墙排排站,看着他被黄仁勋“折磨”。

但这位架构工程师并未被炒鱿鱼。 辉达资深硬件工程师哈勒佩特(Sameer Halepete)观察,黄仁勋很少因为执行层面问题做出人事变动,因为他很清楚,只要士气受到一点打击,都会让人不敢冒险创新。 哈勒佩特推测,黄仁勋是用发飙、怒斥来代替解雇。 “他会骂你,对你咆哮──,但他永远不会叫你走。”

矛盾的是,尽管常在办公室听到黄仁勋咆哮或火爆发言,员工甚至用“就像是把手放进插座中”来形容面对他的压力感,但不论在职或离职员工,总能说上几个黄仁勋暖心的小故事。

数位转型学院院长、台大商学院兼任教授詹文男观察,黄仁勋能在仁慈、威权两种管理价值间保持平衡,关键在他一致而真诚,让员工知道发飙并非情绪化,而源自高标准的坚持、对公司的责任感。

竞争对手vs.客户》追求破坏性创新,超车英特尔

或许因为如此,黄仁勋逐渐打败其他对手,并深获客户信赖,攀上AI之巅、一举拿下AI芯片的九成市占,几乎成为定义人类未来产业的科技霸主。

《黄仁勋传》作者史帝芬. 维特(Stephen Witt)指出,竞争对手不喜欢黄仁勋,因为他们被狠狠击败,且被论斤论两买卖。

的确,黄仁勋很敏感于商业竞争。 他最喜爱的商业书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写的《创新的两难》(The Innovator's Dilemma),也深深领会书中“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要义。 早期英伟达专注在英特尔等大厂忽视的个人电脑游戏,专研游戏用的绘图芯片。 黄仁勋曾描述,英伟达和英特尔就像汤姆猫与杰利鼠:“他们一靠近,我就拿起芯片赶快跑!”

但早在英特尔称霸半导体业界的20年前,黄仁勋就对同事说:“有朝一日,英伟达可能比英特尔还大。”2020年7月,英伟达市值正式超车英特尔。

而对于客户,英伟达也显得强势,因为占据独特利基的市场龙头地位,英伟达的产品往往相对昂贵,甚至可将AI芯片毛利率拉抬到九成以上。 美国AI芯片新创Cerebras执行长费德曼(Andrew Feldman)就抨击:“英伟达在勒索客户,只是没有人大声说出来。”

既然如此,为何客户还愿意埋单? 业内人士直言,“没有人会因为买的是英伟达而被开除。”维特进一步解释,英伟达的软件更杰出,芯片效率更高,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更是对手难以匹敌。

辉达以技术实力赢得客户的信任与追随,不管他们是否甘愿; 但同一时间也有不少客户视黄仁勋为莫逆之交。 像脸书创办人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就是黄仁勋家常客,他们会交换皮衣穿,扎克伯格甚至还亲自在《时代杂志》2024年百大影响力人物中撰文推荐黄仁勋。

作者维特:每次采访黄仁勋都像触电一样!

此外,《远见》也越洋独家专访《黄仁勋传》作者维特,请他剖析黄仁勋个人特质与经营管理上的特色。

对黄仁勋的观察鞭辟入里,在一针见血之余,却又充满幽默和机锋。 这正是维特给人的第一印象。 46岁的他,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成长在中西部,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数学系,而后在纽约、芝加哥的避险基金工作六年,再到东非从事经济发展工作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所进修,并在2011年取得硕士学位。

2015年,他的著作《谁把音乐变免费》(How Music Got Free: A Story of Obsession and Invention),爬梳数字音乐盗版的历史与影响,入围该年《金融时报》、麦肯锡商业年度最佳图书奖。

感受黄仁勋魅力与严苛的双面性格

随着英伟达股价在2022年起一飞冲天,曾在金融圈工作的维特,想知道这家公司到底如何从不起眼、常被人们取笑的绘图芯片公司,一路成长到目前世界市值前两大公司,于是着手撰写《黄仁勋传》,采访黄仁勋本人、竞争对手、供应商伙伴、员工等超过200人。

他亲身经历黄仁勋夹杂魅力与严苛的双面性格。 与其他科技巨擘相异的是,黄仁勋没有一大群公关、律师陪同,也允许提问访纲上没事先列出的问题,几乎是没有任何限制和保护措施。

但当维特一直追问AI本身与人类未来发展的风险,这个黄仁勋不想回答的问题时,黄仁勋气得直接对他发飙。 这让维特大感震撼,却又觉得自己真正打进黄仁勋的圈子里。

到底他如何看待黄仁勋这种看似矛盾的性格? 黄仁勋在经营事业和管理方面,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色? 以下是维特接受《远见》越洋独家专访的内容精华:

《远见杂志》问(以下简称问):有一位英伟达高管曾提到,和黄仁勋互动,就像是把手电源插座。 你有类似的经验吗?

维特答(以下简称答):绝对有! 每一次采访他,都像是触电一样。 他的智商很高,有时候会有跟不上的情况,而他的个性和远见也十分强烈,乍听之下会觉得被电到。 虽然他有时也会情绪化,但他对认为重要的事情非常具有保护心态,就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尽管他曾对我大发雷霆,但我还是觉得黄仁勋很迷人。 很多与他共事过的人都能至少说出一个他突然发火的故事,但却也非常喜欢他,对他善待伙伴与同事的方式津津乐道。

问:黄仁勋拥有很多成功企业家的好习惯,像是努力工作、重视纪律与专业。 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质让他与其他成功人士不同?

答:我认为有两个。 第一,他适应力极强,也愿意学习,虽然从芯片设计、工程起家,从未接受过商学院培训,但他逐步学会如何经营大企业,而且很快成为出色的管理者。

第二,他对失败毫不畏惧,愿意在一个好点子押上所有身家,哪怕多次接近破产。 他的风险承受能力,远超过一般企业家。 现在英伟达能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正是因为十多年前,他在AI软硬件的结合上冒险,基本上可说是重新发明电脑。

但他绝对不是一个赌徒,每一次赌注,都来自对趋势的敏锐洞察。 他承认自己会冒极大风险,但总是有缜密的逻辑推演,这和他工程师的背景有关,能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未来。

黄仁勋擅长零亿美元市场工作心法

问:除了眼光精准,黄仁勋的工作心法也是一绝。 有哪些值得参考?

答:他有一个称为“光速”(speed of light)的排程概念。 举例来说,如果我想要从美国西岸,以最快速度抵达台湾,可能最快要14小时。 但实际上,我无法在14小时内抵达,即便我再怎么努力,也可能需要24~36小时。

实际运用在英伟达的营运上,团队在评估制程时,都会从终点往回推,设想最理想的排程速度。 例如,如果团队原本预估在4个月内量产芯片或图形处理器(GPU),但最后即便因为各种变数而打折扣,必须花上6~7个月,也能较业界有更佳效益。

这种“光速”排程概念,让团队知道竞争对手无法更快,不用一直担心对手在做什么,也能尽快评估有哪些相应成本、哪些事情要先做到,才能推进时程。

还有一个黄仁勋擅长、堪称最重要的工作心法,就是“零亿美元市场”(zero billion dollar market)。 意思是没有客户的市场,一定要创造产品,才能逐步吸引新客户,并围绕他们建立市场,这正是黄仁勋在GPU超级运算领域所做的事。

一开始几乎没有人买这些产品,但黄仁勋相信这项投资是值得的,即便他们在这些客户身上亏损十年,随着市场大饼愈来愈大,他们也会成为该领域独一无二的供应商。

黄仁勋迅速抓住神经网络崛起机会,加上他笃信失败必须共享,英伟达每个月都会有一些项目失败或延期,他会召集相关人员,要求负责人站出来分享失败经验,并讨论如何改进。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