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红楼梦》第53回,我坚定了回家过年的决心 | |
www.wforum.com | 2025-01-22 11:49:16 每晚一卷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作家冯骥才说:“除夕才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 然而,年纪越大,越感觉年味越来越淡。 一想到回家的周折与花销,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惧意。 有时候真想不明白,辛苦一年了,也没攒下多少钱,为什么还要大老远回家过年? 直到最近我重读《红楼梦》,看到五十三回里的场景,才真正明白了回家过年的意义。 大观园里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九开始。 贾府上下,里外洒扫,换门神、挂灯笼,贴对联……准备吃食、美酒、赏钱。 各家各户还要排好班,谁请客,谁请戏,谁回请,谁谁谁再回请。 平日里不怎么照面的亲朋,除夕夜里齐聚一堂,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即便众人心中各有愁苦,但在团聚的这一刻,也只感到幸福快乐。 这一年,时光匆匆,四季轮转,我们就像陷入无尽的循环,没有尽头地操劳着。 好在还能回家过年,让自己松口气缓一缓,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所有的焦虑忧愁,过年回一次家就好了。 1 最浓的年味 就藏在过年的热闹中 翻开《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那种忙年的热闹,扑面而来。 先说宁国府贾珍这边。 他的首要任务是操办祭祖事宜。 年近之时,别的不忙,他先开了祠堂,命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挂像。 儿子贾蓉,则紧赶慢赶地往宫里跑,去领皇上春祭的恩赏。 这恩赏虽没几百两银子,但用贾珍的话说“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体面”。 所以一领到恩赏,贾珍就让人把刺有“皇恩永锡”的口袋向宗祠大炉内焚了。 这边刚忙完祭祖,宁府又要接待来交租的黑山村乌庄头。 乌庄头为宁府交上来两三千银子,和一堆“年货”。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猪羊上百头,还有各类坚果、海鲜、五谷杂粮…… 望着堆积如山的年货,宁府上下这才安了心,过年就彻底不愁了。 正如我们也一样,过年时总要各种买买买,囤积各种年货,仿佛这才是年味。 其实,东西大家平日里都不缺,但赶在年前买好,心里也就踏实了。 等忙完祭祖、年货,给家族子侄们发完钱,也就到腊月二十九了。 这天,才是过年的最高潮。 只见宁荣二府,都换了门神、对联、挂牌,新油了桃符。 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直到正堂,一路挂着大红灯笼,好似火龙一般。 而夜幕降临后,各处佛堂,都焚上香,正房院内,设纸马香供。 尤其是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真是吉星高照。 再看看阖府上下的人,不管是老太太,宝玉黛玉,还是嬷嬷丫鬟,都打扮得花团锦簇。 接下来的年夜饭,更是各种珍馐美味齐上,美酒佳酿备足。 一片祥和中,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声起,热闹非凡。 如今,咱们虽不及贾府奢华,但忙年的心情是一样的。 有人一进腊月就坐不住了,刚过了小年,就开始炸丸子、蒸馒头、做年糕; 有人早早开始打扫卫生,擦玻璃、换被褥、清理死角、处理杂物; 等除夕当天,我们也会早早起来,贴春联、贴门神、把家里布置得焕然一新。 《谈谈故乡的年俗》中说: “过年,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一进腊月门,大家就忙活起来了。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桌上水仙、迎春、腊梅……玉炬金英、雍容渊穆,真有过年的味儿。” 这年味,是忙出来,也是盼出来的。 每到岁末,浓浓年味就像一条鱼线,勾着大家的心,令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的路。 2 日子再苦 吃顿年夜饭就好了 在书里,曹雪芹讲完宁国府的除夕夜,紧接着开始写荣国府的元宵节。 传统习俗中,过年可不止七八天,要到正月十五后才算过完年。 在古人看来,比起除夕夜,元宵节要过得更隆重更盛大。 纵观整部《红楼梦》,五十三、五十四回的元宵节夜宴,堪称经典一幕。 十五日之夕,贾母在大花厅上命人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孙媳等参加家宴。 夜幕降临,灯火辉煌,大家推杯换盏,品尝佳肴。 席间,除了听戏,还请了两个女先生说书。 可女先生刚开口,就被贾母制止了。 原来,她们讲的故事漏洞百出,贾母忍不住一一拆穿。 可就在老太太侃侃而谈时,王熙凤笑着说: “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 而后,凤姐有模有样地学着女先儿的样子,开起老太太的玩笑。 未曾说完,众人便笑得前仰后合。 但这还不是最好玩的。 最好玩的是,老太太也不甘示弱,紧接着讲了个笑话。 她编排凤姐牙尖嘴利,是投胎前喝了猴子的尿。 此话一出,众人再次笑得是东倒西歪。 等说过笑过后,她们就开始划着拳大口喝酒。 推杯换盏间,长辈们话起家常,公子小姐也撒欢式地玩闹。 里里外外,说笑声、爆竹声、互贺新年的祝福声,此起彼伏。 看着书里的这番热闹景致,书外的我也能感同身受。 过年的聚餐,吃的是家乡味道,更是一种久违的无拘无束。 一年到头的辛苦委屈,在肆意玩闹中,烟消云散; 奔波中的舟车劳顿,也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中,不见踪影。 外面的世界很大,大得像一片无际的海,我们这艘孤单的小船,独自面对过太多太多。 过去的一年,睁眼就是KPI、业绩、考核,闭眼就是一家老小的开支、花销。 我们不敢停不敢歇,碰上什么难事都习惯了自己扛,对家里是报喜不报忧。 好在千难万难间,我们还有家可回。 每到春节,回家奔向父母的那一刻,生活的小船靠了岸。 就算未来仍有风有雨,但一回到家里,我们就进入了避风的港湾。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对很多远走他乡的人来说,回家是最动人的字眼,家里的团圆饭,是化解一切愁苦的良药。 只有回到家里,人才能完全放松下来,体味到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3 你想要的一切 过年回家就找到了 《红楼梦》五十三回中,贾府的过年,属实热闹。 细细读来却发现,他们也面临很多困难与窘迫。 先是因为缺钱,凤姐偷偷典当了老太太的首饰。 后是宁府为了打点关系又落下了很大的亏空。 再有,就是上至王夫人,下到小丫鬟,都碰上了不少难事。 年前,宝玉屋里的大丫头袭人,贾母屋里的大丫头鸳鸯,都刚刚丧母,心中愁苦一片。 王夫人的儿媳李纨、宁府的邢夫人、宝玉房里的晴雯,又先后病倒,身体虚弱。 所以你看,无论贫富贵贱,人在生活中就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 各人有各人的难,各人有各人的苦。 尽管如此,一到过年,大家又都好了。 心情好了,身上有劲儿了,日子也有盼头了。 按照惯例,过年期间,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 朝廷也要封印(大小官署衙门不再用官印),停止办公。 平常再苦再累,过年放假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打起精神。 宝玉屋里的小丫头们,聚在一处吃果子,说体己话,遣散内心的孤单; 院子里的姑娘们,有空时也凑在一处连诗填赋,猜字谜,消解闺中愁苦。 不知不觉间,那种温暖的、幸福的归属感,又回到了所有人心中。 诗人穆尔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吃上可口的家常菜,共享团聚之欢,便是一年来最温暖的慰藉。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管有钱没钱,不管山高路远,一定要回家过年。 因为你心中想要的一切,只有回到家才找得到。 不单单是家乡的美食风物,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滋养。 远在异乡的我们,挨着生活的风霜,回家成了唯一的念想。 因为我们知道,再苦再难,回家的那一刻,一切就都过去了。 而我们辛苦奔波一年,所求所愿,不过也就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红楼梦》的年节里,最忙最累的当属老太太贾母。 她要进宫朝贺,又要回宗祠祭祖,还得接受晚辈们的礼拜。 而这些繁琐之事,她不可推辞,只能强撑着走完流程。 但书里有个细节,读来妙趣横生。 就是老太太会找遍借口推掉很多应酬。 “只和薛姨妈李婶二人说话取便,或者同宝玉、宝琴、钗、玉等姊妹赶围棋抹牌做戏。” 她会躲进暖阁里,和最亲近的人说笑玩乐,驱散这一年来的辛苦烦闷。 这像极了现在的我们,无论在外遭受过什么,都能在回家后恢复元气。 春节假期,如同我们漫长人生旅途的一个个驿站。 不管我们漂到哪,家就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 无论多远多忙,都要记得回家过年。 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卸下一身疲惫,跳出朝九晚五的轨道,尽情享受这短暂的假期。 将所有的焦虑愁苦放下,重新补满能量和希望,相信过了今年,一定会年胜一年! |
|
|
|
![]() |
![]() |
创纪录!歼-10CP在181公里外击落印度战机 |
![]() |
48小时被击落77架!盘点印度引进的无人机 |
![]() |
印巴空战输家众多 伊朗或成最大输家? |
![]() |
解放军高官传因“畏战”落马 |
![]() |
美菲在南海试射海马斯 中方同时公开远火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