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2025年,努力与缩水的房价和解
www.wforum.com | 2025-01-06 17:47:43  冰川思想库 陈白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你家的房子,还在跌吗?

  多年前互联网上充满了“京沪永远涨”的拥簇者,人们也在用掏空好几个钱包来证明自己“知行合一”。但如今,整个互联网的群体心态转变似乎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儿。

  在现实压力面前,人们也不得不开始重新接受一种几年前难以想象的新常态:房价原来是会下跌的,哪怕是京沪的房子。

  房价的下行,最惨的那一批,是在2022-2023年前后高位站岗的房奴们。彼时疫情刚刚放开,所有人都相信,房价会开始延续此前的辉煌,再次进入高速增长的时代。但后来的情况看,事情并没有往大家预期的方向发展。

  相比此前,一些房产持有者已经发现,“上车”之后的安心感不再。甚至一定程度上,现在买房到底是“上车”还是“下车”,谁也不好说。

  毕竟从目前的环境来看,谁也不敢笃定自己可以有充分的能力能够稳定地“如此还贷30年”。这种心态的变化,其实从2023年底的提前还贷浪潮中就已经可见一斑。

  在降低杠杆、平衡家庭资产负债表这个方向上,个体层面的“自救”早就已经开始了。

  01

  前阵子身边有一位朋友在我们的重重劝阻之下,还是选择了在某新一线城市买房。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念想,最终还是战胜了对于房价的焦虑。

  但我相信,我这位朋友应该还算是少数派。从小区越来越少见到的带看以及越来越多聚在街头抽烟的中介们的表情就能看出,行情并没有预期的那样火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过去一年的房地产利好政策可谓应出尽出。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4年,围绕“稳楼市”全年政策出台数量达780余条,其中包括一线城市大尺度解除限购、首付比例和利率降至新低,到了下半年存量房贷利率也迎来再下调,加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利好措施,可谓最大程度上为房地产市场松绑。

  估计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在售楼处排队买房的盛况不再了呢?

  按正常情况,住房作为“衣食住行”中的最基本需求,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逆转。也正因此,房价下跌很多时候只是结果而并非原因。

  真正的原因,还是人们对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因果关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当买房不再是稳赚不赔,谁还愿意压上全部身家和未来30年的时间就去赌几十平方米的房本面积呢?

  之所以说预期极为关键,是因为预期不仅仅影响了当下的交易,也可能会改变潮水的走向。在凯恩斯经济学中,预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基本逻辑就在于它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房价的下跌,还反过来抑制了不少刚性需求的释放。这是一个“买涨不买跌”的螺旋式循环:越是观望,价格就会越下降;越是下降,人们就会继续观望。

  02

  过去30年来,我们过于习惯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的虚幻的心理满足感。这在人类资产价格变迁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时光:在过去30年里,一个人几乎不需要任何投资经验和知识,只要选择买房,你就能实现资产的稳步甚至高速增长。

  而现在很多人感到阵痛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去习惯的生活铁律,居然开始失效了。

  有人会问,那怎么办?

  从个体角度来看,提前还贷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问题是在如今的环境下,可能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提前还贷的能力,毕竟这意味着对于日常抗风险资金的动用,况且这几年来,很多人也没存下来多少钱。

  面对这样的变化,除了财务上的自救之外,心理上的疗愈就变得格外重要。回望日本的平成时代,治愈系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大行其道。流行趋势背后是社会心理的变化。当我们站在类似的时间节点上,可以预期的是,未来这一板块还会有新的产业机会出现。

  当然,这是题外话。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房子都是用来住的,也不可能卖掉变现。退一万步来说,卖掉了房子变现,在资产荒的年代里其实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投资选择。

  03

  所以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一时房产账面的变化影响你当下的心情,这其实是对长期主义投资者的价值观考验——不要忘记,买房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一种投资的行为。既然是长期投资,那就要有做时间的朋友的准备。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唯一的解法就是尽可能不要去关注房价的变化,而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

  好好吃一顿饭、好好睡一觉、在工作的间隙停下来看一看窗外、抬头看看月亮……很多时候,这些以往被我们忽略的“日常”才是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却对于生命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暗物质”。

  之所以说是“暗物质”,是因为它是保持生命平衡的重要部分,但在习惯于内卷的过去这些年当中,我们却长期把它边缘化,觉得它微不足道。

  虽然自从2024年开始已经不断有反对内卷的声音出现,但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生命在于折腾”是很多人的生存准则之一。

  这种以牺牲生活为代价的内卷在工作时长上被进一步具象化。自从2015年以来,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数据显示,2015至2020年间,全国周平均工作时长增加了1.5小时。而在2020至2023年短短几年间,这一增幅就达到了2小时。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相当于每年工作天数增加了13天(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

  而到了2024年,国家统计局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6月的周平均工作时长高达48.6小时,比2019年同期上涨了2.9小时,创下近6年同期次高。

  可尽管我们这么忙,边际收益却开始出现下降。内卷了这么多年,或许也是时候停下来,等等生活本身了。

  这样一种新的心态转换也正在发生:在买房这个最终目标开始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时,我们开始逐渐接受一个不内卷的状态。

  近一段时间已经有很多迹象表明社会思潮的变化。最近被热捧的企业家、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就在不同的场合曾反复强调自己的人生观:“人生不只是挣钱,还有生活、娱乐与享受。”

  说到底,买房的目的是更好的生活。既然如此,那不如就从活在当下开始。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