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回国求职真相:谁为留学这场豪赌买单?
www.wforum.com | 2025-01-05 17:39:20  不可思议先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送孩子出国读书,真的值吗?”这个问题如今就像一片阴云,久久盘旋在无数中产家庭的上空。辛苦攒下来的积蓄被投入海外教育,从高额学费到日常生活开销,一年几乎烧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然而,最终换回来的, 真的就是一张能为孩子开启光明未来的“通行证”吗?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发现,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孩子归国后的就业状况,往往与他们的投入和期待不成正比。

  本文是“留学背后”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们将用客观的统计数据与报告,为您揭秘留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生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2019年,中国依然是国际学生的第一大来源国,有近百万名留学生就读于海外高校。而 今年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指出,84%的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归国,这一比例几乎是去年的两倍。然而,百万级的教育投入换来的,仅仅是刚过一线城市平均薪资的收入,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无数家庭陷入深深的失望和焦虑。

  留学的结局是回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学对职业发展的“加成”已经今非昔比。一方面, 一线城市的生活质量、薪资水平和发展空间正在迅速赶超许多发达国家;另一方面, 海外生活成本高昂,工作薪酬与生活开支几乎持平,难以像过去一样存下可观的积蓄。这样的现实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毕业后回国发展。

  根据报告显示,选择留在海外职业发展的中国学生比例, 从2022年的37%断崖式降到仅仅3%。归国的比例为何如此之高?显而易见,曾经的“镀金之旅”正逐渐失去光芒。

  即使海外毕业生在当地获得工作机会, 高昂的房租、税收和医疗成本也让留在发达国家生活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反观国内,职业发展机遇逐年增加,部分地区还为高端海归人才提供丰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留学生权衡利弊后,不得不选择归国。

  可是,回国真的就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吗?大量数据告诉我们: 归国只是另一个战场的起点。

  现实挑战:归国就业并不轻松

  近年来,归国留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 没有任何一个群体能真正“躺赢”。即便是那些学术之路“卷到头”的博士生,也难逃现实的寒冰一击。他们发现,学历虽然让他们在求职的起跑线上看似更有优势,但面对当今愈发饱和的人才市场,这一优势却在逐渐被稀释。

  激烈竞争:连留学生也逃不过“卷”

  事实上,海归们的求职历程早已卷入一场无形的竞争漩涡。据统计, 47%的留学生在海外就已经开始为回国后的求职机会做准备,而博士生这个比例更是高达50%。面对庞大的竞争群体,那些缺乏清晰职业规划的盲目留学者早已陷入劣势。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这一领域曾经是归国留学生的“福地”,但今天的情况已经大为不同。从曾经的“蓝海”到如今的“红海”, 互联网行业的泡沫破裂,让岗位供给大幅缩水。

  再加上国内外大量精英人才的涌入,留学生面临的竞争可想而知。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依然是留学生期望求职行业的榜首,毕竟在那里,虽然有无尽的996在等待着他们,但却也是他们唯数不多挣回学费的机会。

  与此同时,留学生求职的目标行业也呈现出高度分化。领英数据显示,新能源、大健康、生物科技等领域成为热门方向,但职位有限、要求高端,使得普通求职者很难突破壁垒。

  而 传统的“铁饭碗”职业,比如政府、教育等行业,则成为许多留学生的“现实退路”,政府/教育/非盈利在留学生就业目标行业中第四的排名可见一斑。而这在博士群体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博士留学生中选择政府/教育/非盈利行业的比例已经升至第三位。这一切表明即使有再多的海外经验与见识,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许多人真正的向往。

  竞争无处不在:学历卷到头了也不够

  让我们来看一组真实数据: 65%的留学生认为,求职竞争激烈,是他们毕业归国求职的最大挑战;而在海归博士中也六成以上的人赞同这个观点。35%以上的留学生甚至在回国后六个月内都无法找到心怡的工作。博士学位原本被视为求职市场的“金字招牌”,但如今这块“砖”却未必能敲开满意的职业大门。 20%以上的博士,也认为自己毕业半年内无法找到工作。

  在报告中,相较于去年的留学生,今年的留学生们已经大幅降低了自己的薪资预期,更多留学生只敢预期中等薪资水平: 七成以上的留学生早已将自己的薪资定在了18k及以下。

  哪怕博士毕业生中也有22%的人持有相同预期,更令人惊讶的是, 有10%以上的博士生不得不将自己的薪资预期调整到12K以下。39%的人期望月薪达到18K-25K,而敢于奢望25K以上月薪的博士,也不足四成。这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质疑:数百万的留学投入,换来的仅仅是一个勉强糊口的岗位,这样的投资回报如何让人心安?

  留学的失落感:

  作为家庭巨额教育投资的主要承担者,家长对留学的期待无疑是高远的。然而现实却频频打脸—— 归国后的孩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是薪资水平远低于心理预期,甚至连学费的成本都难以回本。

  尤其在博士群体中,仅有不到四成的人敢于期待月薪两万五以上,而大多数人的薪资很可能仅为一万元出头。这样的反差无疑让家长对海外教育的价值产生动摇,甚至质疑当初送孩子出国的决定。

  家庭所承受的不只是金钱上的压力,更有心理上的落差。一些家长表示,他们原本寄希望于通过留学让孩子实现“阶层跃迁”,如今却发现,所谓的“镀金时代”早已结束。他们需要面对的不只是教育成本的沉没,更是期望破灭的无奈。

  面对焦虑,家长该如何思考?

  焦虑是无可避免的,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改变现状的契机。对于家长来说,应更加理性地看待子女教育的投资和回报, 避免陷入“学历至上”的误区。

  提早进行职业规划:与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留学国家,不如多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更具竞争力的专业和方向。

  关注高潜力行业: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能够提供更多机会和高薪资岗位。

  理性衡量留学必要性:并非所有情况下出国才是最佳选择,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正在逐步崛起,不妨权衡成本与回报,选择最适合的教育路径。

  寻求未来之路

  “想卷卷不动,躺平躺不下”,这是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更是留学生归国后的普遍心态。归国就业并不轻松,但家长与孩子可以通过调整心态、提前规划,为职业发展找到突破口。 与其执着于学历的光环,不如将目光放在未来更长远的职业方向上。毕竟,教育的本质,从来都不是一场锦标赛,而是一段塑造人生的旅程。

  随着全球教育环境的变化,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的教育选择变得尤为慎重。留学的初衷本是为了拓宽视野、提升竞争力, 但如今的留学市场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