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研究发现,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竟然是真的
www.wforum.com | 2024-12-25 10:53:20  丁香医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点开标题,某些人心里,是不是已经浮现出自己好姐妹好兄弟的名字?

还没来得及看内容,就想转发给 TA 了——

你可曾想过,茫茫人海,为什么偏偏是你们成为了好朋友,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仿佛失散多年的亲人;

又或者一开始互看不爽 / 毫无印象,但不知怎么,就越发熟悉,最后竟成了形影不离的“连体婴”?

相反,有的人却费了牛劲,但就是融不到一块儿去;抑或熟得快,掰得也快。

总有人将这玄学般的友谊归咎为缘分,连《绿皮书》里都只能总结为一句:

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人

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

这不是缘分,而是因为我们本就应该是朋友

听听,什么是废话?

这!就是废话(bushi

背后原因当然有很多,毕竟交朋友也像谈恋爱,是一件复杂的事。

但!有一个潜在的因素,你可能怎么也没想到:

这可能是基因的选择

研究发现

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

达到了表亲的程度 😱

学术期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真的比陌生人更高![1]

相似程度,甚至达到了四代以内表亲的水平!

图片来源:文献 [1]

这项来自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将 1932 名参与者两两配对,分为朋友组和陌生人组,并标记了 40 多万个碱基位点变异。

最后发现:好朋友之间明明没有血缘关系,但基因相似度,却堪比拥有共同的玄祖父母。

图片来源:文献 [1]

当然了,所有的调查都会有偏差。然而,即便是严格排除了各种变量,研究者依然发现:

朋友组的基因相似性,显然比陌生人组高得多。

都说家人是老天为我们选择的朋友,而朋友是我们为自己挑选的家人。

难怪本友宝女每次见到闺蜜

都忍不住想大喊一声——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敢情能成为好朋友的人,真的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亲兄弟啊!

这种基因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 朋友之间,基因组整体上更相似

从进化学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间,却具有这种相似性,怎么不算一种命定的巧合。

图片来源:哈利·波特+文献 [1]

● 朋友之间,某些特定基因型,具有明显的同质性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们在嗅觉相关基因上,会有明显的同质倾向,这让你们有更多的同好和共鸣。

你们更可能被同一家甜品店的味道吸引,从而在店内相遇、相识。并在对某一款蛋糕发自肺腑的赞美中,迅速达成灵魂共振,识别知音。

● 又或者,明显的异质性

像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你们的差异表现,可能远大于和陌生人。

这是一个惊喜的发现,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基因协同的健康优势,可能让每个部落更加互补,免疫系统更完善,从而抵御更多疾病,这甚至可能一直在悄悄推动着人类物种的生存进化。

“共同进步”“你也是!”

图片来源:《猫和老鼠》

原来在万千个平行宇宙里,我们成为朋友,不仅是机缘巧合,更是刻入 DNA 的地义天经。

基因只是前提

朋友还会吃在一起、胖在一起

连肠道微生物都共享趋近

就像一张隐形的社交名片。

如果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相似的基因,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寻找跟我们骨子里更契合的人,拼凑在一起。

然而,基因是友谊建立的基础,却不等同于友谊本身。

随着认识的年份越来越长,你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像。

aka 朋友版夫妻相

图片来源:《猫和老鼠》

这种友谊带来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 好朋友能吃到一起,互相影响着彼此的饮食习惯

两个朋友逐渐相熟的聚餐历程,可能是这样的:

一开始:香菜加蒜?狗都不吃!

后来:求同存异,口味渐渐向彼此靠近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朋友的饮食习惯越健康,你也会被带动得越健康。

一项针对澳大利亚 1785 名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和朋友一起吃健康食物的人,不吃早餐的概率降低了 29%,不吃午饭的概率降低了 41%。[2]

如果你现在的饮食习惯堪比垃圾焚化炉本体,一个优秀的朋友,将帮助你的身体进化为“神殿”。

新的一年,请带我规律三餐

只吃健康清洁的东西,谢谢!!!

图片来源:@我是华子

当然,现实更可能是……你一筷,我一筷,先胖带后胖。

● 好朋友会胖在一起,TA 胖,你也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研究,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变胖,那么 TA 朋友变胖的概率也将增加 57%。[3]

什么概念呢?就这么说吧,兄弟姐妹间的这种“肥胖传染率”也就 40%,伴侣间是 37%。

但朋友!是 57% ,朋友们!!!

这种体重上的越发相似,可不就让你俩,比一家子还像一家子嘛!

正所谓,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

只有朋友关心你吃没吃饱

是谁自己吃饭很克制,但跟朋友聚餐必须干完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朋友之间的互动越发亲密,两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更接近。

● 亲密的朋友,还会共享 10% 的肠道微生物

这是耶鲁大学相关研究团队最近发表在《Nature》顶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处于同一环境、互动密切的朋友,菌株共享率会更高。[4]

在学术界,这比任何其他社会人口学特征,都更能显著预测社会关系!

好家伙,“亲如一家”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又提高了!

图片来源:表情包+文献[5]

更别说,大量研究早已发现,朋友之间的神经相似性都更高。[5]

这让两个“狐朋狗友”的很多行为,语气、动作、口头禅都可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从谈吐举止上,逐渐走向不是家人、更似家人,心理学上则称之为一种“镜像行为”。[6]

连蛐蛐别人时,都不用语言交流,一个眼神就能示意,然后发出一串只有彼此才懂的尖锐爆笑,默契如同共脑。

家人式的友谊

利身又利心

没有离开过朋友的人,可能很难深刻体会“朋友是自己选的家人”这句话的可贵。

毕竟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力争上游,向上走、向外面走,从乡镇到城市、国内到海外。

然后在一个体面光鲜的工作里、在永远比自己的能力高出一截的 KPI 里、在被领导 PUA 到怀疑自我的深夜里,在家人又一通“谁像你这么大还在瞎混”的催婚电话里:

领教到了成人世界的凶顽,才明白有一个可以随时去打扰的人,是何等稀罕。

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

友谊可能有一百种形状,你的好朋友可能是算命大师那一款,TA 帮亲不帮理,怨天怨地怨黄历,就是不会怨你;

全世界都说你不够好的时候,TA 也总有办法提醒你:你已经足够棒。

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

也可能像姐妹或亲妈一样,是你的 B 面和补充,总能惹你火大、哭泣、心碎。

但只要当你遇到困难时,TA 一定会陪在你身边,为你跑前跑后。

做你的靠山、后盾、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和离家出走后的第一个目的地。

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

好朋友就是我们的阿贝贝,是我们的充电宝。

无论是一起挤在温暖狭小的沙发上,看《请回答 1988》,看《真爱至上》,看“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还是在萧索的寒风中喝完酒后,抖着相同频率、瑟缩着道别,等待一辆回家的出租车。

只要能见面,再被生活逼得一脸班味儿的人,都会鲜亮起来。

只要和朋友待在一起,就能收获内心的平静,让聚会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这种坚固的友谊带来的情感支持,早已被大量研究证明,不仅利身还利心。

它帮助我们对抗孤独的危害、减少抑郁风险、老年期更是降低患上慢性疾病风险。[7]

如果你们俩搬得足够近,幸福感也会大大提升。[8]

图片来源:表情包+文献[8]

当很多人还在把经济条件当作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门时,科学研究早已提出:

和朋友保持稳定的关系,堪比日常健身,对寿命的影响是锻炼的 2 倍,对身体的益处堪比戒烟。

与孤独的人相比,拥有牢固社会关系的人,过早死亡的可能性都会更低。[9]

图片来源:《青春变形记》+文献[9]

当然,此条可能对张怀民无效。

因为张怀民可能会因为跟苏轼住太近、被叫醒太多次,而陷入碎片化睡眠,从而英年早逝(X。

苏轼啊苏轼,你看换作别人

谁他爹的大半夜的被骚扰,愿意爬起来陪你!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但说到底,朋友,也只是让我们相互活得更自在的人。

爱情太多变,生命里的恋人来来去去;亲情呢,由于血缘关系,天然就多带一分沉重。

倒是友情,更接近轻盈的纯爱,TA 甚至不图娶你,只纯纯爱你。

我们相互打趣,我们心无芥蒂。

就像史铁生出事后,家人都很忌讳提他的腿

是余华带着他去踢球、让他守门

既没把他当残疾人,也没把他当人

“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或许正是告诉我们:

无论世事多么云谲波诡,总有一颗星星,会为你闪耀依旧。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