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垮台” 今年最惨的车企崩盘看傻全网 | |
www.wforum.com | 2024-12-13 09:25:57 Vista交流电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11月29日,极越仍在宣传“极越汽车正在火热交付中!” 也是赶上万物皆可直播的时代了,谁能想到这年头连大公司崩盘都能有现场直播。 从极越被传出“多部门原地解散”开始,全网热搜便被这家车企的实时垮台动态占据了两天。 给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朋友科普一下: 极越,是百度和吉利联合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按理来说背靠两大巨头企业、出身优越。 昨天中午科技媒体账号@Tech星球公开向极越讨债,控诉其拖欠供应商款项36万,拉开了新能源动荡之夜的序幕。 没过太久,昨天下午又曝出极越CEO夏一平发表内部信,表明“公司正遇到困难”。 紧接着全网范围内多方极越员工被告知“要失业了”。 最荒诞的是一位极越区域门店主播是在播放着好日子BGM、直播销售过程中得知工作要没了。 她愣住后反应了一会,之后再次向同事确认有没有赔偿。 得知消息的上一秒她还在卖力工作、打造直播氛围,“我刚刚还在这装蜡笔小新、还在这装紫薇格格。” 主播本人账号内,置顶的仍然是9月份拍摄的极越相关的工作照。 今天上午,极越诸多员工在公司上海总部围堵住CEO夏一平,要求他给个说法。 据悉公司员工11月份的工资已到账,但11月、12月的社保未缴,需员工自行缴纳,目前所有业务陷入停滞。 略显嘲讽的是,极越员工讨要说法现场的墙面上还印着标语—— “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 今年以来,极越并不是第一家出现垮台征兆的新能源车企。 年初时高合爆雷,年中时合创汽车大裁员,年末被曝拖欠账款,如今又冒出极越。 新势力车企频繁震荡,被波及的不止有讨薪员工,还有众多车主们。 “新车才开半年,车企就倒了,这算什么个事?” 01 2024新能源老赖之年? 据界面新闻报道,极越计划留下极少数员工维持业务。 其余员工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16号之后离职,等到明年2月底拿N+1补偿; 二是选择留下来,但12月开始薪资无法发放,职员将处于“自费上班”的状况。 多小众的词,“自费上班”。 裁员风声传出后,互联网上许多骤然得知工作没了的极越员工进入了“公司倒闭我发疯”的状态。 有摆烂直播的,网友问还能买吗、售后咋办,主播回“怕倒闭后没地方换配件的话你就买两辆”。 有茫然无措的,听到工资与社保断了的消息后,一怒之下从公司拿了四包抽纸、六双袜子回家。 一些博主探访附近的极越门店,发现大多已关门停业,在场的店员称昨晚突然开了个会决定关门。 还有网友晒出尚未入职的极越offer,表示前些天人事还在和自己谈入职时间可能要后延的事,一转眼公司垮了。 什么叫“一夜之间突然倒台”,这次所有人都开了眼界。 最初公开讨债的@Tech星球是极越的传播供应商,简单来说,极越找该账号打过广告或做过营销策划。 对车企而言,单个媒体、博主的宣传费可以说是整个供应体系中相对末端的支出。 倘若连末端的36万都无法兑现,车企的欠款情况、尤其是制造端的欠款情况可能已经非常不乐观,毕竟生产成本才是大头。 下午时分,名为@极越供应商星塘的抖音账号发布了一条公告,称极越拖欠浙江星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3700万元的垫款。 夜间,新浪汽车账号发布消息称极越疑似拖欠中国移动两百多万的车联网费用。 新势力品牌中不只极越一家正在被讨债。 今年年初,高合汽车的工厂开始多次出现供应商围堵大门讨债。 7月,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因以其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向法院申请公司重整。 今年下半年,哪吒汽车因拖欠货款被埃夫特、东风科技向法院提起诉讼和仲裁申请。 所拖欠的款项分别为合同款4819.54万元、1273.03万元货款。 上周哪吒运营主体合众新能源集团,又被北京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涉案金额高达5355万元。 加起来,合众已经陷在约1.1亿元的欠款官司中。 今天下午极越CEO夏一平在内部会议中称: “目前公司账户已经被冻结了,自己并不是企业第一责任人,但将会尽力在明天凌晨一点之前解决北京员工的社保问题,上海员工的社保缴纳问题将会在27号之前解决,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与董事会进行讨论。 股东愿意承担员工们离职的赔偿,但具体方案还需与股东、HR部门进行探讨。” 强调公司没有关停和倒闭,自己仍在积极寻求融资,整车的质保和软件服务不会中断。 闹到这一地步,几乎可以说极越的企业生涯离折戟只有一步之遥。 哪怕夏一平还能寻求到融资、度过眼前难关,让公司在经营层面上再喘一口气。 可消费者经此一役,之后还会愿意购买极越的车吗? 02 新能源的“行业踩踏”波及普通人 极越们的集体爆雷,其实可以类比为一种行业内的“踩踏事件”。 近些年加入竞争的造车新势力品牌数量实在太多、太拥挤,这一点大部分人或许都有感知。 市面上冒出的新能源品牌已经多到认不完、记不住、看不懂。 极氪、极狐、极越、极石,品牌名放在一块仿佛在玩消消乐。 远看一片繁华热闹,大众也的确因此对新能源品类的认知、认可度变高。 近看才会发现有许多新品牌需要竭尽全力才能瓜分到一点市场,看不到长期存续下去的指标。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2018时,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超过了487家,但到了2023年底,据不完全统计,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 威马、爱驰、天际、拜腾……数不胜数。 再叠加上从去年开始由特斯拉打响的全面价格战,各车企的压力、尤其是现金流压力骤增。 一方面花钱如流水,卷研发、卷技术、卷宣传; 一方面盈利困难,竞争激烈、还要和同行打价格战。 对销量规模小、资金链紧张的新生品牌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友好、能容许缓慢成长的市场环境。 极越一夜之间垮台的危机会出现,就与其岌岌可危的资金链相关。 一位极越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爆料,事件导火索是背后股东不再提供支持导致公司没钱了,原计划今年下半年会有一笔30亿融资到账。 “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公司的业务还一直在推动,但当公司确实账上没钱希望30亿融资尽快到账时,百度突然不出了。” 哪怕是目前在销量与声量上占据优势的“蔚小理”,也难以夸口躺平,都把今年视为“决战之年”。 蔚来此前被曝出超长账期问题,负债总额达879.2亿元,创始人李斌对市场的判断是。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已经来临,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生存下来。”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认为: “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坚信未来的三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会进入淘汰赛阶段。” 从宏观角度,所有人都明白从群雄逐鹿转向几家独大几乎是新兴行业必然的市场进程,总会有输家成为淘汰的炮灰 但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消费者们无形中也成为了炮灰的一部分。 买车不像是买个普通的3C电器,很多时候它是普通家庭内仅次于买房的大额支出。 为新能源车企“陪葬”的成本,有些太高了。 车企无法维持正常运营,意味着汽车的售后、维修等服务都可能受到影响。 像极越这种背靠百度、吉利集团的品牌,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它自然而然会被归类为“可信赖”,如今骤然背刺。 兔死狐悲,如今不止极越车主们愤怒无措,网上也有不少其他新能源品牌的车主产生担忧。 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绝不止极越,它对消费者信任度造成的冲击会像涟漪,无形波及到大众对新势力品牌的整体看法。 03被抛弃的倒霉车主们“车坏了还能找谁修” 如今摆在极越车主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众多其他新能源品牌车主观望的问题是—— 如何收场? 尽管夏一平在回应中承诺,极越整车的质保和软件服务不会中断。 尽管商务部曾制定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要求供应商保证停产车型至少10年的售后服务。 但就目前已有案例来看,倘若车企垮台,车主们的处境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中国申请破产或长时间停产的新能源车企涉及超过16万存量车主。 而这些“烂尾车”车主们,普遍要遭遇维修困难、功能终止、二手市场腰斩式贬值等一系列问题。 不像燃油车历史长,已经发展出成熟的第三方维修和保养体系。 大批新能源车型配件本身生产就有限,官方维修一旦不再提供服务,第三方维修很难找到适配的零部件。 在2023年已申请破产重整的威马汽车的贴吧中,车主们互助式修车。 通过提问与回复,互相解答车辆故障的可能原因,小配件坏了问其他车主从哪能买到。 因为威马官方APP在苹果商店已下架,有些车主甚至需要求软件安装包。 新能源车型还普遍搭载了一些车载智能应用平台,部分功能也可能会随着车企停摆而丧失作用。 极越风波出来后,购置过停摆新能源车企产品的博主@霜叶就发文建议: “放弃辅助驾驶、导航等功能,重新熟练手动驾驶。” 不过车企陷入经营泥潭后,也并非只有彻底停摆、抛弃车主这一种结局。 欧宝汽车在退出中国市场后,其售后服务由母集団通用汽车接管,与此类似的还有广汽本田在讴歌退出中国后接管相关服务。 极越作为吉利的众多子公司之一,倘若真的停摆,吉利可能会出手接盘现有的1.2万极越车主。 新能源真正残酷的淘汰赛,才刚刚打响。 |
|
|
|
![]() |
![]() |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
![]() |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
![]()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 |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
![]() |
北约给中国歼-20的代号改为Fagin 为了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