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宝马车主怒了!298元才能远程开门
www.wforum.com | 2024-11-23 11:05:43  雷科技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远程车控APP一年要交298元,不交钱就不给你用?

近日,有宝马用户称自己的远程车控功能到期后,想要继续使用就得付费,分为月套餐或者年套餐,其中年套餐收费298元。

如果不续费,将无法继续使用功能,被限制使用的功能包括远程解锁闭锁车门、远程闪灯和鸣笛,仅保留了远程通风。

看来,这两年不是 BBA 的售价降低了,而是它们换了种方式收割消费者。

付费订阅惹争议,车企吃相太难看?

不久之前,奔驰和宝马就曾因为付费订阅服务项目站到了舆论中心。

2022年6月29日,奔驰为购买EQS 450+先锋版的车主提供了付费解锁后轮转向的服务,费用为每年4998元。

同年7月,宝马推出了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订阅服务。如果用户采用订阅模式,每月需花费18美元,一年的套餐价格为176美元,三年套餐价格为283美元;此前宝马还曾试图让用户为苹果CarPlay和Android Auto每年支付80美元,由于吃相过于离谱,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举也遭到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国外的段子手们纷纷开始整活了:想要打开车门?请为此支付每月35.95美元的订阅费用;还有限时的“操作者礼包”可供选择,其中包含开门、点火和刹车服务,仅需65.95美元每月!

然而这种调侃并没有为汽车付费定制踩一脚刹车,反而愈演愈烈。

在2023年广州车展上,有网友在体验全新一代凯美瑞的时候,发现中控车机里竟然有一项名为“刹车点头缓解系统”的付费解锁项目,付费购买之后,可以在非紧急刹车前,控制车辆的俯仰角度,减少车辆点头现象。

这种“刹车点头缓解系统”在很多车上都有,只不过叫法不同。像比亚迪不到10万块钱的车都是全系标配,无需额外付费,丰田这操作多少有点割韭菜的嫌疑。

针对此次事件,广汽丰田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声称该系统:“广州车展上的展示车辆为试制车,车机屏幕显示功能均为测试内容。”真真假假大家自行判断。

最离谱的是 smart精灵#1,付费功能多达9个,包括月包、年包、永久包。除了像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加热的功能外,smart精灵#1还上线了各种针对车机的皮肤、配饰,当然也是要付费的。其中配饰都是9.9元起,皮肤为29.9元起,《王者荣耀》皮肤团队都要直呼内行了!

大众首席执行官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来人们在购买大众汽车之后,可以选择花钱来享受汽车所带来的的自动驾驶服务,且不是终身制,而是包月、包季亦或是包年付费。

付费订阅,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车企们顶着被骂的风险,都要前赴后继呢?

汽车“付费订阅”服务的本质是什么?

大家发现没有,目前大多数车企所采取的订阅制服务,主要针对的是基础硬件功能。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花大几十万买的车,难道这个费用还不包含基础硬件的使用权吗?

基于这个问题,我们来聊聊订阅制的“本质”是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时候订过牛奶,送奶工每天六点半准时将新鲜牛奶送到家门口,精准送达,按月付费。这其实就是订阅制的一种线下表现形式。那么,我们订阅的是牛奶本身,还是送奶工每天按时按点送达的服务?

我们再举一个“线上”的例子。目前,把订阅服务做得最好的是苹果,根据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CIRP)的最新报告,苹果的iCloud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苹果服务,近三分之二的用户选择付费的 iCloud 存储服务。

而随着Apple Music、Apple TV Plus、Apple Arcade等服务的订阅量逐步走高,软件服务逐渐成为苹果业绩攀升的推手。2024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苹果服务业务营收242.13亿美元,同比增加14.1%。

苹果订阅服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iCloud承诺给用户的是“就算64G内存的手机也可以通过iCloud储存海量数据”,AppleCare+给用户的承诺是“手机出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低价维修甚至直接更换”。

你就算不订阅,也可以用,但是你订阅了,可以用得更舒服。跟送奶工的逻辑一样吧,你不订阅,也可以喝牛奶,但是你订阅了,可以喝到六点半准时送达的新鲜年奶。

所以,订阅制的核心就是增值服务。

车企中特斯拉就做得比较像样,FSD完全自动驾驶就是基于辅助驾驶的增值服务,电池容量解锁也是基于原本续航之外的增值功能,而不是基础功能。

车企搞订阅制可行吗?可行,但不是思考这功能该不该收费,而是思考如何让付费用户更舒服地用这个功能。比如奔驰订阅的后轮转向,订阅内容应该是后轮转向角度更大,使其获得更好的转向性能。

说白了,就像网游一样,一个是付费才能玩,一个是付费就能变强,如果都得付费的话,玩家用脚投票,都会投后者。

因此,宝马推出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订阅服务这事,自然引起了很多车主的不满,甚至有黑客直接“宣战”,表示将攻克宝马的付费订阅系统,让用户免费使用该功能。

最终宝马服软,宣布不会再向用户收取如座椅加热订阅这样的基于硬件功能的费用,更专注于软件和服务相关产品的订阅形式,例如驾驶辅助和停车辅助,而远程控车自然也属于此类。

你看,其实宝马也知道基于硬件功能的订阅是不对的,就是非得试一下市场反馈,幸好被人骂回来了,不然这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每家车企内心都住着一个苹果?

从车企的角度来看,付费订阅究竟有什么魔力?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因为有利可图。来看看软件给特斯拉带来了多少收益吧。

随着功能不断增多,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套件单价也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5000美元涨到6000美元,再到后来涨到8000美元;目前国内FSD的选配价格也从此前的5.6万上涨到了6.4万元人民币。

同时,特斯拉也发售了后排加速提升、辅助驾驶功能扩展、电池容量解锁等一系列服务层面的收费,也开始尝试限时交费使用(饥饿营销)等新的商业模式。

这一系列的付费订阅给特斯拉带来了多少收益?从2021年开始,订阅收入就占了特斯拉总营收的7.06%,不仅如此,特斯拉在软件上的收入登顶全球所有车企软件收入榜,累计收入达12.6亿美元。

美银最新报告预测,如果中国特斯拉车主对FSD软件的需求持续增长,到2030年,该软件将为特斯拉带来每年2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甚至认为,未来,特斯拉软件收入价值可能会超过其硬件业务的价值。

很快,特斯拉就能“像苹果一样赚钱”了。

另一方面,即便是硬件销量下滑,软件的营收依旧可以为其源源不断的输血。

还是以苹果为例。今年一季度,iPhone销量同比减少了9.6%,苹果整体营收同比下滑4%,但由于软件业务毛利率再创新高——达到创纪录的74.6%,苹果整体毛利润反而增加了8.99%。苹果模式表明,即使硬件销量出现下滑,只要保有量持续增加,软件就能成为公司更加稳定的增长动力。

苹果与特斯拉的软件收入,也使得其他车企眼红,马斯克做出了一个与传统车企不一样的商业模式——软件付费,这是那些“百年车企”从未想过的,但由于这些传统车企大部分本身并没有软件基因,所以在学习特斯拉的付费订阅上,就只能把最基础的硬件功能拿来付费。

可能他们所理解的“软件定义汽车”,就只是把硬件变成软件来卖吧。在他们看来,软件赚钱确实比硬件赚钱更容易,所以这类让人啼笑不得的付费订阅就出现了。

从结果来看,付费订阅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像特斯拉这样创造更大的价值,用的不好很可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最后钱跟口碑都没赚到。

写在最后

合理的付费,我们赞成,因为这会让行业生态往更好的方向前进,消费者的车“更强”,车企也赚到了钱,双赢;但不合理的基础功能付费,坚决抵制,“软件定义汽车”不能成为车企收割消费者钱包的借口。长久来看,技术、功能的不断升级才能带来更多付费用户,这些将基础功能“包装”成升级付费的做法,注定将被市场淘汰。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