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已超美国540倍!中国领先幅度太吓人
www.wforum.com | 2024-06-28 13:04:44  中时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Th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主席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本周四(27日)于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中国大陆每年“造船数量”是美国的540倍,同场听证会中,美国制造业联盟(AAM)主席保罗(Scott Paul)则表示中国大陆的“造舰能量”(Shipbuilding capacity)为美国的232倍,前者是指实际打造出的船舶数量,后者是造船厂潜在的产能。

周四这场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主题是《从高科技到重钢铁: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导半导体、造船和无人机的战略竞争》(Hearing: Combatting the PRC's Strategy to Dominate Semiconductors, Shipbuilding, and Drones),完整听证会已经上传至官方YouTube频道中。

穆勒纳尔表示:“目前,美国仅占全球造船量的千分之一(0.1%),而中国大陆船厂在北京政府补贴了近20%的运营成本后,则占全球造船量的54%,”。

他特别指出,中国大陆正试图通过发展国内产业来建立持久的全球工业主导地位,以确保其独裁和反民主体系的意识形态胜利,他以过去二战时美国被称为民主兵工厂(arsenal of democracy)的封号,换了个词来容中国大陆,当时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二战期间的宣言表示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兵工厂。

"中国共产党渴望成为独裁兵工厂(arsenal of autocracy)"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今年5月的报告指出,由政府主导的力量,使得中国大陆击败竞争对手,并从曾经的全球领导者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中国造船商现在每年生产的商船总吨位占全球超过50%,这数字相比1999年的5%有了巨大的飞升。

即使在1970年代美国造船业更为繁荣的时期,美国船厂每年也仅生产15到25艘新商船,通常占全球总吨位的不到5%。到了1980年代支持该造船业的补贴被取消后,这个数字下降到全球产量的不到1%,根据周四听证会数据更是只剩0.1%。

日本和韩国的造船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受到了最大的冲击。过去十年,这两个强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合占份额从55%下降到如今的约40%,CSIS认为这个趋势可能会继续。去年(2023)中国大陆吸引了全球59%的新造船订单,未来十年大部分大型远洋船只将在中国大陆建造。

(0)
相关新闻
美专家:中国导弹太强 得靠潜艇尝试翻盘邻近台湾:美军在冲绳部署MQ-4C无人机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里4艘055大驱同时开建 美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太难
退役美上将:中国若动武,损失将空前中国动用稀土大刀后 F-47还能造出来吗?
美军轰炸机突然飞抵日本 要掀桌子了?B-1B降落日本 中方“阳谋战”让美军后背发凉
空警-700!为中美冲突量身定制美印太司令:台海冲突,50万美国人或将死亡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台湾购买F35也没用 美国承认大陆优势太大
美军“一把手”换人,对华释放拒战信号?美国六代机又赢了?美国现在逐渐开始印度化
从空中到多域:中美印太军事竞争与战略博弈美防长直言:不许中国踏足南美洲
美网民:精准打击三峡大坝,可大获全胜?美军开辟对华第二战场 将部署轨道拦截器
新任美军一把手:避免与中国开战中美正面较量:歼15对峙“超级大黄蜂”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美对抗"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三线合围,印度撑不住了?
一眼望不到头!巴铁“中式重炮”开赴前线
女上尉开黑鹰“固执己见” 致66人无辜殒命
巴基斯坦主动挂免战牌 枭龙是吃“素”的?
印巴罕见局面出现:中俄不动,美国就不动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三线合围,印度撑不住了?
一眼望不到头!巴铁“中式重炮”开赴前线
女上尉开黑鹰“固执己见” 致66人无辜殒命
巴基斯坦主动挂免战牌 枭龙是吃“素”的?
印巴罕见局面出现:中俄不动,美国就不动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巴铁”紧急求援中国,再要100亿?
和谈之下的战场:10万俄军围攻5万乌军
巴铁盛赞中国鹰击12 已成印度洋“航母杀手
唐朝有多开放 日本留学生日记让后人震惊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