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生死之间 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www.wforum.com | 2024-05-08 16:47:43  南方周末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4年1月31日,农历癸卯年腊月二十一,北京大学肄业生、弑母者吴谢宇被执行死刑。

公众对这一结果并不感到意外。有媒体报道该消息后,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坚决不留着过年。

然而,在长达4年审判过程中,在吴谢宇一方看来,曾几次出现保命的“乐观因素”。实际上,直至死刑复核阶段的最后两个月,辩护律师仍对吴谢宇保命颇有信心。他们当时认为,吴谢宇至少能活着过年,而一旦过了年,“反转的机会就会很大”。吴谢宇则就在执行死刑前10天还曾给狱友写信表示,自己将配合律师,“全力以赴自救”。

不过,吴谢宇最终未能获得亲属谅解,这也让他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三批辩护律师

2023年11月8日,执行前84天

这一天,厦门律师吴国阜来到福州市第一看守所,首次会见他的当事人吴谢宇,并与之签下委托辩护合同。此时,吴谢宇在这里已经羁押了4年6个月。

吴国阜是吴谢宇的最后一名辩护律师。在他之前,吴谢宇先后委托过5名律师。其中,法律援助律师冯敏和助理何丹萍担任一审辩护人,知名学者徐昕及其妻子郑晓静律师担任二审辩护人,郑晓静和吴国阜则共同担任死刑复核辩护人。

吴谢宇被抓之后,不少律师都曾试图介入这起轰动全国的大案,为吴谢宇无偿辩护。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至少有两名律师曾亲赴吴谢宇老家,并获得当时尚健在的吴谢宇继爷爷(吴谢宇父亲的继父)的授权,但他们均未能成为吴谢宇的辩护人。

两名律师当时遇到了一个司法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尽管刑事诉讼法规定,近亲属可以为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但是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姊妹。按这一定义,吴谢宇当时没有一个近亲属——他父母双亡,没有结婚,又是独生子女。

生死之间   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2023年5月19日,中止一年多后,吴谢宇案再度开庭。媒体记者在福州市中院外拍摄。张斌 中新社 视觉中国图

事实上,就在吴谢宇被抓的第4天,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就指派了本地律师冯敏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她后来成为吴谢宇最信任的人之一。案件进入一审审判阶段后,吴谢宇曾手写一份声明,表示除了冯敏,他不需要任何其他律师。

冯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能获得吴谢宇信任,可能与对他的尊重有关——吴谢宇很不希望被视为坏人。而她经常告诉吴谢宇:很多人在关注他,希望他活下去。“要说我在里面起的作用,应当是给了他一种(活下去的)信心。”

按冯敏的说法,最初会见时,吴谢宇情绪非常低落,会见十多次以后,才开始谈到案件。在为吴谢宇辩护时,冯敏明显感觉到其“不好驾驭”。“正常的案件,律师(在开庭之前)肯定跟当事人提前沟通好,当事人基本上都会配合,但是他不是这样。”

作为辩护律师,冯敏一直没能搞清楚吴谢宇的作案动机。审查起诉阶段,在她建议下,检察院曾将此案退回补充侦查了一次。不过,在一审判决书中,关于吴谢宇的作案动机未作交待。

一审辩护时,冯敏采纳了吴谢宇本人的说法——杀死母亲是为了帮助母亲解脱。冯敏明白,这个观点很难说服法庭,更难说服公众。按吴谢宇的说法,他本打算杀死母亲后自杀,但事实上他选择了逃亡,并大肆挥霍,多次嫖娼。

一审阶段,吴谢宇曾一度一心求死,但在正式开庭时,他的想法变了,表示自己真的悔悟,希望法庭给他一个机会。

吴谢宇一审被判死刑。他选择上诉,并在自己写的上诉状中表示,是冯敏的鼓励使他改变了想法。他说,他的阿姨、舅舅和大姑最终会原谅他,“为了他们,我也要去争取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退出以后,冯敏仍与吴谢宇保持通信联系。几年下来,她对吴的评价是“从不成熟到成熟”。她说,吴谢宇后期写的信都是“报喜不报忧”,常说自己帮助别人,一心想做有用的人。

作为最后一名介入吴谢宇案的辩护律师。吴国阜的任务是为吴谢宇求得亲属谅解。刑事诉讼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如果得到对方谅解,可以从轻处罚。

“我有两个优势。”吴国阜说,“一个是我也姓吴,可以通过吴氏宗亲渠道做谅解工作。一个是我的当事人与吴谢宇一起关了四年。”

吴国阜所说的当事人叫老K,他与吴谢宇关在看守所同一个号房。在看守所的几年间,吴谢宇自学法律,曾义务帮狱友写申诉材料,老K是他帮的人之一。按吴国阜的说法,吴谢宇帮老K写了上千页材料。2023年下半年,老K办理取保候审回家,他和律师一样,也想帮吴谢宇保命。

这是吴国阜二十多年律师生涯中首次代理死刑复核案件。首次会见前,吴谢宇托人带话,说想看父母的照片,吴国阜就从吴谢宇父亲老友王晓东处拿到照片,带进了看守所。吴谢宇看到父母照片后,当即大哭。

给外婆、舅舅、姨妈写道歉信

2023年11月10日,执行前82天

吴国阜会见完两天后,郑晓静也会见了吴谢宇。

在会见中,吴谢宇提供了一纸写给外婆、舅舅和阿姨的道歉信,他表示,决定把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两套房全部给外婆、舅舅、阿姨。

这是王晓东给律师出的主意,想通过此举打动吴谢宇的舅舅和姨妈,为吴谢宇争取到谅解,从而帮其保命。

徐昕和郑晓静成为吴谢宇的二审辩护人,颇有些偶然。郑晓静和吴国阜共同担任老K的二审辩护人,而在老K羁押期间,家人曾把徐昕写的一本书《无罪辩护》送进看守所,书中多次提到冯敏,吴谢宇也看了这本书。一审判死刑后,他给冯敏写信,表示想让徐昕辩护。

二审换了律师之后,吴谢宇曾专门给徐昕写信致谢。他在信中表示,自己是“一个犯下了滔天罪孽的罪人”,怀疑是否值得被原谅,以及徐昕把时间精力花在自己身上是否值得。但同时他也表示“真的知道错了”,“不甘心我这辈子就以这么个可恶可恨可悲可耻可鄙的罪人收场”。

在二审阶段,徐昕和郑晓静把辩护重点放在申请精神病鉴定上。接手此案后不久,徐昕接受《新京报》采访,表示吴谢宇保命仍有“一线生机”,而这“一线生机”就是精神病鉴定。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徐昕团队不奢求吴谢宇无罪,但求能保命。“死缓限制减刑也可以接受。”一位团队成员说。接手吴谢宇案后,徐昕团队还专门就“杀亲免死”案做了统计,发现与杀“外人”相比,杀亲案的被告人不判死刑的概率要大得多。

按徐昕后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的说法,他接手时,舆论对吴谢宇已是非常不利,几乎人人都认为吴应该“千刀万剐”。

根据相关规定,辩护律师和犯罪嫌疑人只是有权申请精神鉴定,而作与不作取决于司法机关。为了说服法院启动精神鉴定,徐昕团队曾委托三批精神病专家为吴谢宇出了三份专家意见。由于不是辩护律师,专家当时无法见到吴谢宇,主要是借助案卷材料对吴谢宇的精神状态作出判断。

三批专家一致认为,吴谢宇患有抑郁症,其杀母行为属于“扩大性自杀”,有必要为其作司法精神鉴定。

“扩大性自杀”是司法精神病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其定义是:患者由于严重的抑郁发作而担心自己死后亲人受苦受难,出于慈悲心理,怜惜亲人而先将亲人杀死后再自杀。

至于吴谢宇为何没有自杀,一份专家意见作出了这样的解释:长期临床经验和精神鉴定实践发现,一些精神障碍者遇到突如其来的压倒性重大事件时,其精神状态及其行为可能发生戏剧性变化,病人突然出现似乎“醒悟”或者“清醒”的感受。因此,当时正在进行的社会危害戛然而止,幸免一场灾难事件的发生,而且“本该出现的自杀也未出现”。

然而,二审出庭的检察员认为,吴谢宇作案前周密预谋,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归案后面对讯问对答切题,能够连贯回忆案发经过,故作案时辨认控制能力完整,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不需要进行鉴定。

对于律师提供的专家意见,检察员表示是“在未完整审阅证据材料、且未对吴谢宇病理检查基础上作出的”。

二审法院采纳了检察员的意见,没有为吴谢宇作精神鉴定,维持了一审死刑判决。二审法院在判决书中提出六点理由,认为没有事实和证据证明应当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这也意味着,亲属谅解成为吴谢宇保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亲属态度“没有变化”

2023年11月20日,执行前72天

吴国阜首次接到最高法负责吴谢宇案的孙姓法官电话。孙法官提醒吴国阜尽快阅卷,并在规定期限内(自接受委托起一个半月)提交辩护意见。

二审结束后,吴谢宇案进入死刑复核阶段,徐昕退出,郑晓静则继续为吴谢宇辩护。

徐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二审后他是“策略性退出”。退出后,“整个的辩护策略、行动,都是我在推动”。

事实上,吴国阜成为吴谢宇辩护律师也是由徐昕安排的。徐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初的人选原本是北京某高校一位法学教授。但在死刑复核阶段,吴谢宇在最高法法官提审时,突然提出解除两名律师的委托合同。

按郑晓静后来对孙法官的说法,吴谢宇那次除了要解除律师委托合同,还表示“不想活了”,并把二审判决书、授权委托书以及他写的申诉材料全都撕碎。

郑晓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后来老K通过管教人员劝吴谢宇,让他争取活着的机会,吴才又回头。不过,吴提出保留郑晓静,但另一名律师要换。

“吴律师就主动请缨,认为他可以去找家属,看能不能沟通谅解的事情。”徐昕说。

与一审、二审不同,在死刑复核阶段,最高法不会开庭审理,但法官会提审被告人,并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在与吴国阜通电话之前,孙法官已经提审过吴谢宇,正是在那次提审时,吴谢宇提出要换律师。

“他一会一个想法,案子简直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吴国阜说孙法官如此告诉他。按孙法官的说法,一般的死刑复核案件就提审一次,但吴谢宇由于提出换律师,得再提审一次。

在11月8日那次会见中,吴谢宇曾对吴国阜说,法官告诉他,曾找过他的舅舅和姨妈。趁这次通话机会,吴国阜向孙法官求证,后者确认找过,但他们的态度“没有变化”。

早在一审和二审阶段,冯敏和徐昕的助理就曾分别联系过吴谢宇的舅舅,以期为吴谢宇求得谅解,但对方“根本不理”。

确认最高法法官找过吴谢宇舅舅和姨妈之后,吴国阜更加确信获取亲属谅解的重要性。当时,辩护团队内部对谅解并不是特别看重,有人认为,即便吴谢宇得到亲属谅解,他也难逃一死。吴国阜的看法不同,他认为,最高法法官完全可以不过问谅解问题,既然过问,就说明重视。

“所以我当时很有干劲。”吴国阜说。

在舅舅和姨妈处遇阻之后,律师们原本可以找外婆。从法律角度,就故意杀人这一罪名而言,作为吴谢宇母亲谢天琴惟一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只有外婆的谅解书对吴谢宇有效。而律师们也都预测,一旦找到外婆,其大概率会谅解吴谢宇。

但是,包括吴国阜在内,所有曾经尝试做谅解工作的辩护律师都表示,由于担心出事,他们不敢冒然去找老人家。律师们的策略是:先做通舅舅和姨妈的工作,再由后者去做外婆的工作。

然而,同样由于担心出事,舅舅和姨妈一直瞒着吴谢宇外婆。

吴谢宇的外婆是一位盲人,案发时已年过七旬。据谢天琴的同事、好友马丽华介绍,吴谢宇的姨妈曾告诉她,他们一直骗吴谢宇外婆说谢天琴陪吴谢宇去美国留学了。吴谢宇外婆虽然看不见,但脑子很清楚,一到过年就问:两个人怎么不联系?“她(谢天琴)妹妹就讲,他们都不想你了,你想那么多干什么?他们好过了就会联系你,你就不要操那么多心了!“

与舅舅和姨妈的做法类似,出事后,吴谢宇的姑姑们也一直瞒着吴谢宇奶奶。不过奶奶后来从邻居处知晓了真相,并深受打击,在吴谢宇被抓之前过世。

案卷材料显示,一审开庭前,福州市中院曾通知吴谢宇舅舅、姨妈到法院,法官明确向他们表示,吴谢宇的外婆是谢天琴第一顺位继承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问他们对此怎么考虑。舅舅和姨妈的答复是:回去考虑一下,若5天后不回复,视为放弃。

在长期关注吴谢宇案的一名律师看来,通知被害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并非法院的义务,法院这样做,可能是想给吴谢宇一个机会,让外婆知道此事,进而谅解。

据一审判决书,外婆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赔偿。

吴谢宇案曾多次延期或中止审理,其中最长一次中止审理出现在二审阶段,时长长达一年多。而就在此期间,由最高法指导的法治剧《底线》开始热播,其中一个案例唐啸云弑母案,剧情与吴谢宇案高度相似。唐案的结局是,经最高法死刑复核法官做工作,唐啸云的舅舅最终谅解了外甥,唐本人也在法官劝说下悔罪。剧中暗示,一审被判死刑的唐啸云,在死刑复核阶段保住了命。

《底线》的播出一度让徐昕团队深感振奋,徐昕认为,这是继中止审理后,吴谢宇保命的另一个“乐观因素”。

然而,与剧中的唐啸云不同,吴谢宇没能取得亲属谅解。

谈话“气氛很轻松”

2023年12月27日,执行前34天

最高法就吴谢宇案听取两位辩护律师吴国阜和郑晓静的意见。

用吴国阜的话说,那次谈话“气氛很轻松”。孙法官看起来有四十多岁,吴国阜猜她应该也是一位母亲,可以从母亲的视角理解吴谢宇案,这对吴谢宇保命或许会是一个加分项。

在这次谈话中,郑晓静再次强调吴谢宇作案时精神不正常,应该为其作精神鉴定。吴国阜则坦陈,他对案情不熟,其任务就是求得谅解,争取从宽处理。

这次谈话后,郑晓静和吴国阜都认为,至少在春节前不会核准吴谢宇死刑。而徐昕更是乐观地认为,只要春节前不核准,吴谢宇保命的希望就很大,他为此还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

在赴最高法前10天左右,吴国阜和老K一起去了吴谢宇及其外婆的老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希望找到舅舅当面谈。但他们没找到人,“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

按吴国阜的说法,老K此前曾打通过吴谢宇姨妈的电话,姨妈当时一方面对吴谢宇表示很气愤,另一方面她也承认,想不通他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动机不明怎么谅解他?”吴国阜认为,这也代表了大部分普通人对吴谢宇案的看法。同时,按这一逻辑他推断,如果能查明吴谢宇的作案动机,姨妈或许会谅解吴谢宇。

关于作案动机,一审判决书中未提及,二审裁定书里的提法是:“吴谢宇因自己的错误认知产生杀母之念。”

在仙游,吴国阜还见了吴谢宇的两个姑姑,她们非常谨慎,戴着口罩,与吴在公园见面,像“特工接头”。

为了帮吴谢宇求得亲属谅解,吴国阜动用了“吴氏宗亲会”的关系。作为厦门吴氏宗亲会监事长,吴国阜利用这个身份,联系了莆田进而再联系仙游吴氏宗亲会。对方一开始不理解,说这样的人(指吴谢宇)留之何用。“我说他真的很聪明、有才,在里面还帮人写材料,(他们说)有才我们还是要救他一下。”吴国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京期间,吴国阜还曾找到北京律师谢通祥求教。后者办理过数百起死刑复核案件,几乎每年都有帮死刑犯保命的成功案例。

谢通祥建议吴国阜,应当从“天理、人情、国法”的角度辩护,在他看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不违法,帮当事人保住命总是对的。为此,他向吴国阜建议,辩护时强调吴谢宇家“三代单传”等理由。

不过,在与吴国阜会面时,谢通祥并不知道吴谢宇外婆健在。在事后知道此情况后,他认为律师找舅舅、姨妈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避开他们,直接去找外婆。即使冒一点险,也值得一试,因为这毕竟是吴谢宇保命的惟一希望。

2024年1月5日,最高法听取律师意见9天后,吴国阜去看守所会见了吴谢宇,当时两人都不知道,这会是吴谢宇最后一次律师会见。

通过两次会见,吴国阜对吴谢宇的印象是:谦虚、诚恳、阳光,特别有礼貌。而郑晓静在数次会见中,更多注意的是吴谢宇身上反常的一面:“手不停地动,只顾自己说,很少(与律师有)眼神交流。”

核准死刑

2024年1月12日,执行前19天

2024年1月10日,在赴最高法沟通吴谢宇案两周后,郑晓静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已提交不核准死刑的法律意见。

吴国阜注意到,报道发出后,喊杀的声音仍“一边倒”。之后几天,郑晓静又陆续接受几家媒体采访,她除了披露吴谢宇道歉信的内容,还向记者承认:谅解工作不顺利,律师被家属“拉黑了”。此外,有媒体引用她的说法称,“春节前应该不会有是否核准死刑的结果”。

2024年1月13日,吴国阜也接受了一家媒体采访,表达了类似的采访内容。

吴国阜后来才知道,就在他那次接受采访的前一天,2024年1月12日,最高法的裁定书已经作出,核准吴谢宇死刑。

两周后的1月26日,吴国阜收到莆田吴氏宗亲会的反馈,称当地两位“很有能力也很热心”的人士愿意出面帮忙做谅解工作。据吴国阜介绍,在救与不救吴谢宇的问题上,这两位人士曾经犹豫过,后来还去“问了师父”,才决定出手。

吴国阜深感振奋,当即给孙法官打电话。孙法官在电话中叹了口气,反问吴国阜:媒体报道不是说你们的电话已经被拉黑了吗?

吴国阜说“心里一沉”,意识到自己和郑晓静在那个节点接受媒体采访,可能是个错误。

徐昕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律师把谅解工作不顺利的信息透露给媒体,“肯定不是特别合适”。

不过,在吴国阜看来,裁定书当时虽已作出,但尚未生效。如果谅解工作能取得实质进展,仍有可能产生影响。

吴国阜那天甚至已经起草好了谅解书,“就等亲属签名”。

然而,他等来的是5天后吴谢宇被执行死刑的消息。

巧合的是,就在最高法作出裁定当天,徐昕在网上公开了吴谢宇案的二审辩护词,标题是《亡母盼逆子免死》,跟评仍是“一边倒”。有网友嘲讽徐昕是“通灵师”,否则如何能知道死者的想法。

1月17日,应徐昕所请,江苏扬州某寺庙为谢天琴做了场佛事。“超度吴母的亡魂,祈求吴母灵魂安息,吴谢宇保全性命,用余生去忏悔谢罪”。徐昕在当日所发的微信朋友圈中如此写到。

当时,律师尚没有拿到吴谢宇的裁定书,不知道吴谢宇生死已定。

最高法核准吴谢宇死刑的裁定书中提到,吴谢宇故意杀害其母亲的行为严重违背人伦道德,严重践踏社会公众的认知和情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吴谢宇连续实施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犯罪,主观恶性深,且毫无悔罪诚意。

裁定书还称,对于辩护律师提出的吴谢宇作案时有精神病、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羁押期间表现良好,请求从轻处罚的意见,同意原判不予采纳的意见。

至于吴谢宇的作案动机,最高法裁定书的相关措词是“吴谢宇因自身厌世产生杀母之念”。

最后一封信

2024年1月21日,执行前10天

在看守所的五年多里,吴谢宇曾给亲人、律师、法官等人写过数十封信。最后一封信是这一天写给老K夫妇的。他在信中表示,自己将会配合律师,“全力以赴自救”。

吴谢宇在信中表现出一贯的严谨。他给这封信取了一个奇怪编号“#003.6”,并就此作了解释。他说,此信的编号原本是“#004”,但由于他在看守所读了两本书,“受到极大感染”,于是打算把书中精华摘录下来,和信一并寄给老K,但在摘录完成后,他打算“重新咀嚼”,于是做起了笔记,导致原本要写的“#004”信又得拖延。他担心春节前写不完,于是决定先写出“#003.6”。

随后,吴谢宇请老K夫妇寄给他两本书——最新版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如果能在春节前收到那可就是最好的春节礼物啦,我会超开心的。”

吴谢宇在信中还说,他前段时间一直在写《忏悔录》,“这是郑教授(郑晓静)在2023年11月9日、10日会见时启发我做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在2024年1月9日周二已经把79页的《忏悔录》寄给最高院孙某某法官啦!我自己感觉写的很好啦!但还有很多真心话没来得及写进去,我会继续努力写的!”

吴谢宇拜托老K夫妇告知郑晓静、吴国阜他已寄出《忏悔录》一事,并请两位律师如果去最高院的话,把《忏悔录》复印一份给老K夫妇。

吴谢宇在信中还提到了半个月前的那次律师会见:“吴律师(吴国阜)来会见我,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极大地振奋了我的士气和自信……我心里真的无比感激您们和律师们为我付出的一切!我无以回报,我必须要向您们学习……充满正能量地为自己的明天和未来而努力争取……”

吴国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那次会见中,吴谢宇曾让自己给他寄50支笔芯和30本稿纸,他用来继续写材料。

吴谢宇在信中表示,在将来给老K夫妇写完“#004”信后,他打算“要按照徐教授(徐昕)2021年10月份写给我的信中指导我的,好好回忆并写出‘反映我作案前、中、后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自述材料’,希望能给律师们寻求对我的精神状态进行鉴定的努力有一些帮助!”

吴谢宇还让老K夫妇帮他一个忙——“说来真是惭愧,我在老K您回家前几个月脑子突然瓦特(坏掉)了,把自己曾写的所有材料全给撕了……现在我要继续写自述材料,自然不能与我曾寄给法院的材料发生矛盾冲突,所以,我想麻烦您们帮我一个忙:律师们想必早从法院复制回来我的所有手书材料,您们帮我从律师那要来我的所有手书材料好吗?不过,到底该怎么寄给我才合适,可能需要再斟酌。”

在信的最后,吴谢宇请老K夫妇代其向所有帮助过他的律师转达春节问候:“我现在状态很好!我会全力配合您们,全力以赴自救!请您们对我有信心!”

对于吴国阜,吴谢宇除了转达上述问候,还表示他“无比感激”其为他做的一切。“您为我努力去和我亲人长辈沟通,真的对我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此外他还表示,吴国阜如果和他姨妈、舅舅、姑妈们联系,请代他“转达歉意、思念与春节问候”。

最终没有会见

2024年1月31日,执行当天

吴谢宇被执行死刑的消息,最早是由郑晓静对外透露的。这天上午,郑晓静联系看守所预约会见吴谢宇,结果被告知:吴上午8点已经被法院带走执行了。

“太突然。”郑晓静随后发了一条朋友圈。半小时后,福州市中院发布公告:“罪犯吴谢宇被执行死刑”。该消息迅速登上当日微博热搜榜第一。

据谢通祥介绍,对于死刑犯而言,最高法从核准死刑到下达执行死刑命令,一般会间隔一到两周,下达执行死刑命令后,再到具体执行,一般最快也要三天到一周。在他看来,吴谢宇从核准死刑到最后执行,算比较快的了。在他办过的死刑复核案件中,从核准死刑到最后执行,有的长达数年。

谢通祥还说,作出核准死刑的裁定之后,到执行死刑之前,最高法根据有关规定不会通知律师,更不会通知犯人,以免发生意外。即使到执行前几天询问被告人想要会见哪些家属时,也不会向犯人透露。但可能有的的犯人能猜出来。

与吴谢宇同一天执行死刑的,是“重庆姐弟坠楼案”的两名罪犯张波和叶诚尘。

2024年1月24日,吴谢宇被执行死刑一周前,媒体报道了由福建省高院组织评选的“2023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吴谢宇案名列第一。所配发的“专家点评”中提到,该案作为一个极端个案,于吴谢宇本人、吴谢宇的母亲及其他亲人而言是个悲剧;于社会而言,也是个悲剧。

根据福州市中院所发的通报,执行死刑之前,该院曾告知吴谢宇可以申请会见亲属,但吴谢宇未提出申请。不过,福州中院法官在电话中告诉吴国阜,执行死刑前,他们通知了吴谢宇两边的亲属,但他们都没表示要会见。

看到吴谢宇执行死刑的消息后,王晓东曾打电话给吴谢宇大姑父。据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转述,大姑父确实曾接到法院通知,说可以会见吴谢宇,但他不知是要见最后一面,加上姑姑身体有病,就没让她去。

南方周末记者从吴谢宇老家邻居处了解到,截至2024年清明,吴谢宇的骨灰仍未被带回老家安葬。谢通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死刑犯火化以后,骨灰如无家属认领,殡仪馆最多保存三年。

吴谢宇在写给舅舅和姨妈的信中,曾委托他们处理母亲的后事。不过,据马丽华透露,谢天琴的遗体至今没有火化下葬。

• (应采访对象要求,王晓东、马丽华为化名)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被俄罗斯“坑了”
女警偷吃空军少校 少校很 “卖力”玩到没
中国神秘太空飞机释放神秘物体 美军方正在
全球首款 清华大学研成“天眸芯”芯片
她很忙!47岁中国大妈被美国顾客公认为“美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被俄罗斯“坑了”
女警偷吃空军少校 少校很 “卖力”玩到没
中国神秘太空飞机释放神秘物体 美军方正在
全球首款 清华大学研成“天眸芯”芯片
她很忙!47岁中国大妈被美国顾客公认为“美
褪下啡色内裤 “女富婆”闯高校露三点裸奔
中国戒严部队文件流出 六四死亡人数超过3
中国其实很开放?仙女在火车站“直接露点”
罕见,朝鲜公开表达对中国不满
快讯!中国公告:对下列高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热门专题
1李克强猝逝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中美对抗5新冠疫情6香港局势
7委内瑞拉8华为9美国大选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