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 实际意义与影响一次看 | |
www.wforum.com | 2023-03-18 13:21:03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rinimal Court, ICC)于17日,对俄国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发出逮捕令后,各方看法不一,在美国、乌克兰表达欢迎且肯定的同时,俄方则嗤之以鼻,究竟由ICC发出的逮捕令具有何种意义,会造成的影响为何,英国卫报从多方角度进行探讨,让读者能够轻鬆掌握。 ICC为什麽对普京发出逮捕令 根据ICC成立的依据、由全球123个国家自1998年签署的《罗马规约》(Rome Statute),将强制遣送人口列为战争罪行之一,因此得以发出逮捕令。俄国曾是该规约的签署国,但于2016年时退出,并表示该国不承认ICC的管辖权。 虽然乌克兰目前也并非《罗马规约》的签署国,但允许ICC在该国境内进行调查,并且认可该法院的管辖权。 ICC的逮捕令具有何种实质意义 由于俄国并不承认ICC的管辖权,也不会将该国公民引渡至海牙受审,因此普京或是俄国儿童权利总统专员利沃瓦-贝洛瓦(Maria Alexeyevna Lvova-Belova)两人,出庭接受审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逮捕令的签发本身具有高度的象徵意义,并对俄国高阶官员或军事人员释出讯号,亦即未来与俄乌战争有涉者都可能遭到起诉,且将侷限前述人士出国访问,尤其是前往《罗马规约》缔约国的可能性。 现任政府领导人是否有豁免权 虽然ICC并不认可在任的国家领导人,在面临包括战争罪、反人道罪或种族灭绝罪的指控时,享有豁免之权利,但在实践上仍有例外,遭到ICC签发逮捕令的前苏丹领袖巴席尔(Omar al-Bashir),在2015年前往南非进行访问时,虽然南非是《罗马规约》缔约国,但拒绝对包括巴席尔在内、任何在任的国家元首执行逮捕令。 此外,西班牙法官贾尔松(Baltasar Garzón)在1998年时,签发对于前智利独裁者皮诺契特(Augusto Pinochet)的国际逮捕令,虽然使其在伦敦被捕,但最终英国仍因皮诺契特以健康欠佳的理由,允许他返回智利。 ICC逮捕令的意义为何 虽然普京目前受到其所掌握权力的保护,但仍然不排除未来的俄国领导者,在政治考量下,将他送往海牙受审的可能性;举例而言,前南斯拉夫联邦总统米洛塞维奇(Slobodan Milošević),因为挑起1999年科索沃战争而遭到一系列罪名指控,2001年时,即便面临国内法院的禁止引渡命令,以及各方意见的分歧,时任塞尔维亚总理的金吉契(Zoran Djindjić)仍将米洛塞维奇引渡,并强调这是为了避免塞国走向灾难的唯一可行方案。 后续会有其他逮捕令出现吗 ICC的法官表示,检察官有可能对普京提出更多的控诉,因此可能进一步签发其他的逮捕令;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人权组织“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强调,此一决定无疑是对“其他犯下类似罪行、或使掩盖罪行的人士敲响了警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