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马航事件新闻战凸显中国劣势 官媒被指打酱油
www.wforum.com | 2014-03-25 01:40:52  明镜月刊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北京时间24日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紧急发布会。他在发布会上确认,失联的马航MH370客机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无人幸存。至此,扑朔迷离17天的马上MH370,终于有了一个结论性判断。在这17天里,除了世界各国搜救力量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之外,世界各国媒体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的新闻大战。外界评价称,在这场新闻战中,几乎所有的干货都是英美等西方媒体挖掘出来的,它们的报道对马来西亚政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国际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而中国主流媒体却只能清一色的靠边站,几乎毫无作为,只不过当了一回“新闻搬运工”而已。

  作者夜半挑灯看吴钩的博客文章说,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包括CNN、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基本上垄断了此次马航事件关键信息的发布权,并对马来西亚官方形成倒逼反证,从而拼凑并还原出了本案相对完整的信息流。而中国的CCTV和各大媒体不是转载或照搬别人的消息,就是一直在等米下锅,静候马官方的什么新闻发布会,根本毫无建树。

  作者徐静波的文章说,这些天来,中国官方大媒总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不是什么“据CNN报道”、“路透社的最新消息说”,就是“纽约时报披露”等等,除了记者会上看到听到的,中国媒体几乎没有一点自已的“独家消息”。要知道,新闻战拼的是实力!实力又来自何处呢?不是拼谁的相机好,谁距离发言人更近,而是来自于敏锐的职业嗅觉,和如同FBI一般的情报刺探与分析能力。马航事件的后续演变,充分证明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美联社、CNN、金融时报等英美新闻大鳄的不俗实力。

  不论从卫星数据到通讯记录,从飞行轨迹到飞行时间,先一件件搞到手,再一件件抖露出来,虽然马来西亚一次次否认,最终还是纸里包不住火,在3月15日的总理记者会上,马官方被迫承认了上述媒体报道的众多事实。面对突如其来的马航客机失踪事件,相比于西方,作为距离马来西亚最近、拥有先进的卫星、军备,并且是失踪乘客最多的中国,却表现得综合能力严重欠缺。失踪一架飞机尚且如此,一旦真的爆发大规模的危机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王锦思的文章说,多年来,中国的探月、北斗卫星系统等空间科技,不断取得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但是这次面对马航失联事件,却显得作用有限。发生在中国本土的事儿,只要是大事,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自己最后一个知道。中国媒体在国际上没有任何话语权,就是一个二道贩子,基本上是在做新闻搬运工。最早发现飞机飞往印度洋,并立即派出军舰前往搜救的是美国,那个时候其它那些国家,包括中国,还都把眼睛盯在南海呢。

  从东转到西,可不要小看了这个修正,这就是美国软实力的展现,背后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卫星侦测、以及盟国愿意提供雷达数据等等。凡此种种,中国媒体,甚至是央媒都做不到,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中国宣传部门的僵化机制所限,也是中国情报收集能力薄弱所致。而中国作为马航事件的利益相关方,不但媒体的消息只能依靠西方媒体的二手资料,就连搜救队伍以及海军舰船都被迷惑得晕头转向,突显中国的综合国力亟待提高。

  网易评论转载《东方早报》作者李伟的文章说,近几天来,中国媒体从业者被公众舆论批评得羞愧难当。读者们纷纷质疑,为什么在马航失联事件中,外国媒体在新闻报道和专业分析方面独占鳌头,甚至能够推动事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而国内媒体却只能失语旁观呢?比如,当外国媒体在质疑马来西亚政府掩盖事件真相时,中国官媒却在批评马航,总是延迟发布会召开时间;当外国媒体邀请专家,分析飞机发动机运转时间,以便推算飞行距离时,中国媒体却在邀请专家,介绍什么普通乘客在乘机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等。

  以上这些报道内容与角度方面的落差,也被网民戏称为是在“打酱油”。在飞机去向悬而未决的焦虑中,读者渴望知道更多真相,而中国媒体人却给不了破解他们疑问的任何信息。此时,在该事件中一直处于跟进报道的西方媒体,却开始抢夺话语权,主动成为了马来西亚政府以外的又一个“新闻发言人”, 而且是一个更加靠谱的“新闻发言人”,这也让此次马航飞机失联事件重新回到了正确、客观的解决路径上来。不过,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这次胜利似乎只属于那些西方媒体,却与中国媒体毫无关系。

  文章又说,当然,必须承认,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上的失语,也有不少客观原因。一方面,目前世界民航核心技术都在欧美,西方媒体自然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波音和罗罗公司处获得关键数据信息。另一方面,美国军方、情报机构以及失联事件调查组的介入,也是西方媒体能在事发4天后就披露核心信息的决定性优势。从这些客观因素看,媒体在失联事件上的失语尴尬,确实有我国综合国力不足的大背景。

  但失联事件也确实暴露了中国媒体主观上的不少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一方面,中国缺乏必要的新闻专业主义,从马航失联事件看,中国媒体还是过分依赖传统的采访路径,迷信所谓的到达“现场”,去机场酒店采访家属、长时间跟踪马航新闻发布会等等。但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这类传统的采访方式,仅在官方机构足够权威时才适用,而此次马来西亚却在一开始就遮蔽了不少事件真相,这也是随后西方媒体质疑与证伪式报道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李伟的文章最后强调说,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中国确实需要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但是,马航失联事件却给所有中国媒体人敲响了警钟----中国也许拥有了最先进的报道设备和技术,但新闻的核心内容,从来都是发现和还原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媒体与真正的新闻软实力还有相当的距离。

  夜半挑灯看吴钩的文章又说,那么,为什么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具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新闻媒体,怎么会在马航事件这场新闻战中完败呢?首先是中国媒体技不如人。从这次MH370事件来看,发出信息最负责最靠谱的还是以CNN、路透社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当然,西方媒体的不俗表现除了靠他们专业严谨的新闻精神,也多亏了西方强大的技术实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中国的官媒之所以只知道跟风转发,确实与缺乏相关的高技术实力有关。

  其次是中国现有的新闻体制的局限。由于中国具有严格的新闻宣传纪律,特别是重大新闻的发布,具有层层审批的制度和纪律约束,结果导致中国媒体和新闻从业者难以“突出表现”,根本发现不了有价值的新闻。即使发现了、抢到了,由于种种原因,也只能“胎死腹中”。另外就是现有的新闻制度难以诞生有思想的新闻从业者。作为新闻大国,中国其实没有一家真正的国际媒体。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传媒,CCTV只不过是国家的宣传机构,在这些官方的机构里,新闻从业者都由中国政府发放优厚的薪金供养,个个衣食无忧。他们不像西方的同行那样,完全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才能生存。由于中国的媒体从业者一直生活在温室里,他们长期用一个腔调说话,缺少思想和真知灼见。即使面对重大新闻,他们也发现不了新闻价值,更提不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就只能人云亦云,当“新闻搬运工”了!

  网友但斌转载徐静波的这篇文章又说,那么,中国媒体,尤其是央媒为什么做不到西方同行那样的水平呢?原因很简单:中国媒体一直是在被动中成长,已经丧失了主动出击的能力。也就是说,“听传达”变成了职业,而“挖消息” 则成为了大忌。这也就注定,中国央媒是养尊处优的公主,而不是四处谋生的小贩。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媒体,尤其是央媒套用机关的游戏规则,来框定记者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使得优秀的记者最终都成为无事所所的官僚干部,享受了待遇,却毁灭了才华。

  更大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新闻体制!中国有钱可以打造人数最多的新闻航母,但是中国媒体更需要的显然还是软实力,并改变新闻机构的一些制度框架。只有这样,在下一场的国际新闻战中,才会有中国媒体的一席之地。

(0)
相关新闻
马航MH370失踪5年 最新数据凶手指向他震惊!马前总理暗示MH370被波音远程操纵
马航MH370失联客机 今年6月中将停止搜寻太蹊跷!马国领事取MH370残骸 离奇被杀
马航MH17事故调查:坠机点现山毛榉导弹残骸找到MH370残片 离最后的真相还有多远
MH370之谜可能永沉大海MH370:一乘客家属索赔760万美元
报告称MH17系山毛榉导弹击落:俄乌互相指责(图文)美军击落MH370 怕它发动9·11式恐袭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马航飞北京客机失踪"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一声不吭造7艘“航母” 美军培养一大强敌
习近平亲自爆料 美国正诱使他“攻打台湾”
面对这些中国军队装备 恐怕没谁敢硬碰硬
“中国正在在加速白头山中国化”
和谈协议曝光! 俄同意乌入欧盟 乌同意割让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一声不吭造7艘“航母” 美军培养一大强敌
习近平亲自爆料 美国正诱使他“攻打台湾”
面对这些中国军队装备 恐怕没谁敢硬碰硬
“中国正在在加速白头山中国化”
和谈协议曝光! 俄同意乌入欧盟 乌同意割让
中国4舰编队 对上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
乌战,北京释出全面倒向俄罗斯信号
影响很大!土耳其突然下手 断了中国一条路
女乘客胸部太大被拦下!中国海关挖出大秘宝
中国官媒痛批俄罗斯“屡屡刷新丢人记录”
热门专题
1李克强猝逝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中美对抗5新冠疫情6香港局势
7委内瑞拉8华为9美国大选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