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世界体育 > 正文  
(图文)李娜荣获澳网女单亚军 创造亚洲选手大满贯单打最佳战绩
www.wforum.com | 2011-01-30 19:09:0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昨天下午结束的澳网决赛中,“中国一姐”李娜1:2不敌比利时名将、前世界第一克里斯特尔斯,与其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大满贯冠军擦肩而过。

  冠军虽然旁落,但是李娜已然创造历史,在1月27日的半决赛中以2比1逆转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卡罗琳·沃兹尼亚奇,成为第一位打入大满贯决赛的亚洲球手。

  说起李娜,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名“个性”运动员,其实她的所谓“个性”,不过是“人性”。

  和其他中国运动员相比 李娜更像个“人”

  人是会有不满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娜对观众席那“shut up(闭嘴)”的冲天一吼举世皆惊,原因是观众的高声欢呼让李娜将一个高压球打出底线,没能将与萨芬娜的半决赛拖入决胜盘。

  2010年中网,李娜在发球局中错失自己的首个赛点后,冲着看台和主裁大喊起来,原因是李娜每打出一球,一名观众都会高喊。

  2010年亚运会女团半决赛,李娜示意观众安静,因为每当李娜打出好球,兴奋的球迷就不由自主地发出欢呼声,影响了李娜的判断。

  2011年1月29日,李娜创造历史的澳网女单决赛上,李娜在第三盘比赛跟裁判抱怨:“别让中国观众教我怎么打网球!”原因是他们大声说话干扰了正在专注比赛的李娜。

  人是会有个体情感的

  李娜的幽默无疑是澳网的一大亮点,“老公给自己提供信用卡”、“老公打鼾影响自己休息”这种将私事与众人分享的率直和“无论胖或瘦、帅或丑都会一直爱你”的直白不禁让外国观众眼前一亮,或许他们还会发出“原来中国也有和我们差不多的运动员”的感慨。这不禁让人想起多数中国运动员接受采访时“感谢国家、感谢领导”的千篇一律的说辞。李娜就没这么说,她说的是“感谢团队、赞助商、老公”,很直白,很坦诚,却并不令人反感,因为这是她发自肺腑的感慨。

  人是需要钱的

  半决赛李娜战胜沃兹尼亚奇后,金发记者问是什么帮助她成功翻盘,李娜坦率回答:“Prize money”(为了奖金)。以前,李娜也说过得奖后购物刷卡很爽。李娜不忌讳谈论奖金,甚至还有这样的幽默:和球迷在微博上交流中,“吕尤尤Tennis”问:娜姐,姜山是你的老公,也是你的教练,你们是如何分配比赛收入的?李娜回答:他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然而,一个月前,这个“财迷”回到出生地武汉,将2010年中网税后全部奖金13.5万美元(约人民币90万元)捐出为孤残儿童建造康健室、运动场,还有心创办一个网校,培养有潜质的孩子——这一切与“Prize money”同样毫不矛盾。

  “人性”也助推李娜的职业发展

  勇敢对抗体制,赢得技术进步

  在退役后又复出的2005年中网女单首轮赛事中,李娜意外地以1比2输给了美国选手克雷巴斯。赛后发布会上李娜炮轰国家队,声称在复出的这一年里,她在球技上没有任何进步,国家网球队的教练是她没有进步的主要原因;在随后的十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输给彭帅后,李娜再次把矛头对准了国家队的体制,称很羡慕国外选手每个人都有专门的教练,对网球心灰意冷,只想回家当家庭主妇。

  正是她这种勇于指出体制内问题的直率性格,使得网管中心将李娜的老公姜山破格调入国家队,当李娜的私人教练,这对李娜日后的技术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为了奖金”,运动员可以更努力

  2009年初,网球成为职业化的先锋,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终于同意李娜、彭帅、郑洁和晏紫四朵金花“单飞”,成为“自负盈亏”的职业选手,自主训练、参赛,比赛奖金主要归个人所有,国家队只拿少量提成。李娜赛后说“为了奖金”才能翻盘,而没有说一大串“感谢”,这确实不只是调侃,也包含着大实话。

  这是李娜的胜利 但不是体制的狂欢

  李娜模式较难复制

  2009年初,中国女网“四朵金花”脱离国家队单飞,都取得了辉煌战绩。不过,在李娜、郑洁、彭帅这批老“金花”之后,中国女网就再也没有具有世界水平的新星出现,这说明李娜模式并不是百试百灵。国家网管中心副主任高沈阳在十一运会网球赛事结束后就表示,就目前而言,“单飞”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地方体育部门希望运动员全身心地锁定在全运会,但是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全运会只是一时的,如何能在职业生涯里站住脚并走得更远,这是职业选手着重考虑的。”

  李娜能带动网球GDP增长?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发展得好,必须要有广大的民众参与和丰富的人才梯队储备。以足球为例,世界杯上的强队,如西班牙队、意大利队、巴西队等,没有一支不是靠庞大足球人口和国内成熟的联赛来支撑的,而网球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不是李娜一个人可以改变,网球是个人项目,技术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训练得到提高,而集体运动的水平,是集体配合与个人能力相结合而决定的。中国有多少网球人口?有多少人拥有网球运动的热情和机会?每年去看几场网球比赛?青少年网球运动是否发展良好?这些问题,才是发展网球运动需要关注的真问题。

  这更不是中国体育体制的胜利

  李娜澳网创历史确实让人欣喜,但她一个人的肩膀,还无法扛起振兴中国弱势体育项目的重担。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中,中国体育给人留下更多的,是男篮在世锦赛上仅获一胜,是男足亚洲杯小组出局,是女排在世锦赛上创36年最差战绩这样的无奈镜头,如果只见李娜“笑”不见体制“哭”,那么中国体育的振兴之路就更显漫长。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冲突“急刹车” 原因很硬核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中国将生产超过1000架歼-20隐身战斗机?
红场阅兵这位上尉总统最引人瞩目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巴冲突“急刹车” 原因很硬核
印军击落F-16 俘虏巴基斯坦飞行员?
中国将生产超过1000架歼-20隐身战斗机?
红场阅兵这位上尉总统最引人瞩目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印巴交锋轧一脚 中国战机完胜?
菲律宾终于等到机会?35号护卫艇闯黄岩岛
朱砂遇铜墙:印巴冲突的三个教训
歼-36,空战规则粉碎机
第14艘055已经开建,或2027年服役
热门专题
1巴黎奥运2世界杯3里约奥运会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