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拆零件给F/A-18EF续命,到底是怎么了? | |
www.wforum.com | 2025-10-22 18:13:0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消息: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不得不从报废的F14战机上拆解零件,用以维持其他F14战机的飞行能力。然而,却鲜少听闻美国也采取类似手段,为自己的F/A-18战机“续命”。这不禁让人疑惑,美国究竟怎么了? 事实上,美国海军F/A-18的维护人员,确实不得不从停飞的战机上拆下射频电缆等部件,以供其他战机使用。就连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也不得不挪用同类潜艇的零件来维持运转。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几乎已经成了常态。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数据权被“卡脖子”。美国在采购武器时,竟然没有拿到完整的技术图纸和制造数据。以F35战斗机为例,其核心部件的数据全部掌握在生产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手中。 当战机需要维护部件时,美军要么向制造商高价购买,而这些整机制造商的零件,大部分也是通过外协配套来的,中间再加一手价,价格自然高得离谱,甚至比4S店修车还要贵得多;要么,军方只能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数据,少量临时加工制造维护件进行替换。 F/A-18的维护人员就表示,制造商就是不肯提供射频电缆的数据,最后他们只能去拆停飞的飞机。在正常情况下,拆解零件应急本就是不正常的事情,这不仅会导致成本越来越高,还会使飞机的出勤率大幅下降。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舰载机上,濒海战斗舰、斯特莱克装甲车以及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等关键装备,都无法独立完成高级维护。 供应商掌握着数据权,就有了涨价的底气。美军在这个问题上越来越陷入死局。近十年来,这种情况愈发严重。美国的国会、军方和制造商,其实对这个事情都心知肚明。但是,这三方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美国军方和国会议员们总是要求增加军费,制造商自然从中配合。他们在整个装备上先报高价,直接从装备上赚钱。而更大的隐形盈利点,还在于后期的升级和维护等费用,这部分费用甚至不比装备本身便宜多少。 比如美国自用的F35A,一次单机的大升级费用就高达300-500万美元,而打打小补丁、进行一些中级的升级,动不动也要几十万到上百万美元,这还没有算上日常维护维修费。而且这部分收费的利润非常高,最终都流入了利益共同体的口袋。 有人常说美国官员非常清廉,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美国的官僚体系已经非常体系化地与资本结合,形成了系统的贪污腐败体系。 而且他们干的这些事还都合法,符合所有设定的程序。也就是说,在这个体系里的人员,以所谓的合法手段,通过鼓励分红、高薪、顾问咨询费等渠道,将收入揣进自己腰包,并且还能洗白。当然,这些好处只限于利益共同体中的高层,中层那边多少也能沾点边。 美国自诩的所谓制度上的优势,正在出现恶性的变异。这不仅仅反映在军费上,还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装备维护上出现的拆东墙补西墙的乱象,只是美国霸权衰落的一个缩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