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监测船的困境及前景 | |
www.wforum.com | 2025-10-20 15:47:02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在冷战时期,美国率先认识到海洋环境和海洋声学情报在反潜作战中的战略意义。为服务于海战场建设,美国海军建造了专门的海洋调查/测量船;为突破传统固定水下监视系统的局限,美国海军建造了具备战略级拖曳阵列声呐系统的海洋监视船。这两类舰艇成为美国在全球范围维系海上优势的重要工具,并在冷战结束后持续扮演海战场建设和深海情报搜集的核心角色。 海洋监测船发展沿革 (一)海洋监视船 美国在世界上最早设计建造了专用的海洋监视船,装备战略级“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SURTASS),能够以极低的频率对潜艇进行探测和跟踪,使水声探测覆盖区域延伸到固定式水下监视系统测量不到的海区,且探潜能力远超携带战术级拖曳阵列声呐的作战舰艇。经过30余年的发展,海洋监视船性能不断提高,在海战场立体侦察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海军共建造3型海洋监视船。第一代“坚强”级始建于冷战时期,共建造18艘,2004年已全部退役。目前,美海军用于水声观测的海洋监视船共有两级5艘。其中,“胜利”级4艘,分别为1991年至1993年服役的“胜利”号(USNS Victorious,T-ARGOS 19)、“能干”号(USNS Able,T-AGOS 20)、“有效”号(USNS Effective,T-AGOS 21)和“忠诚”号(USNS Loyal,T-AGOS 22);“无瑕”级原计划建造4艘,后因资金短缺项目中途被取消,仅有首艘“无瑕”号(USNS Impeccable,T-AGOS 23)建成并于2001年服役。这5艘海洋监视船均隶属于美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由军人和文职海员混合编成。其收集反潜信息直接报给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经舰队反潜作战信息处理中心处理后,交给航空兵部队司令部和水面部队司令部等。 (二)海洋测量船 美海军共建造装备了7艘“探路者”级海洋测量船,分别是“探路者”号(USNS Pathfinder,T-AGS 60)、“萨姆纳”号(USNS Sumner,T-AGS 61,2014财年底退役)、“鲍迪奇”号(USNS Bowditch,T-AGS 62)、“汉森”号(USNS Henson,T-AGS 63)、“布鲁斯C.希森”号(USNS Bruce C. Heezen,T-AGS 64)、“玛丽·西尔斯”号(USNS Mary Sears,T-AGS 65)、“玛丽·萨普”号(USNS Marie Tharp,T-AGS 66)。美国海军现役的“探路者”级海洋测量船隶属于军事海运司令部,主要在全球范围内执行水声、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水文测量等任务,可以为反潜战、登陆战、水雷战、水面作战提供环境预报;为潜艇、水面舰艇的安全航行和两栖登陆作战提供各种海图资料;为海军武器装备的研制提供各种海洋环境参数等。“探路者”级海洋测量船长期在中国周边海域活动,以测量海洋资料。 美海军西太部署态势变化及困境 2012年后,现役5艘海洋监视船均主要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重点侦察区域为南海、东海以及中国台湾岛以东等海域。海洋监视船无固定母港,位西太平洋地区活动期间,主要依托日本佐世保、横须贺、白滩、菲律宾苏比克、新加坡三巴旺等基地和港口接受物资补给、完成维修保养、进行人员轮换。 近年来,美军大幅度加强了海洋监视测量船的部署,导致美海军监视测量船疲态尽显。2025年以来,仅有“胜利”号和“有效”号2艘海洋监视船以及“鲍迪奇”号和“汉森”号2艘海洋测量船在南海部署,活动舰日约为157天,其中,“胜利”号监视船最为活跃,活动长达49天。从作业范围来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巴士海峡间的三角区域以及南海的东西航道是其关注重点,“鲍迪奇”号测量船的活动范围则主要覆盖在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等菲律宾群岛中进出南海的主要通道。相较于2024年全年美海军监测船累计在南海活动706舰日,2025年,美海洋监测船在南海的部署时长显著减少,9个月以来近半时间处在“空窗期”。海洋监视船大部分时间停靠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3月中旬,5艘海洋监视船曾一度集体在横滨码头趴窝,象征着其力有未逮和力不从心。海洋测量船的活动重心则转移至朝鲜半岛周边至北太平洋地区。 图1. 2025年美海军“胜利”号海洋监视船轨迹 图2.2025年美海军“有效”号海洋监视船轨迹 图3. 2025年美海军“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轨迹 图4. 3月中旬美海军5艘海洋监视船同时停靠横须贺港 美海军新一代海洋监测船 截至2025年,5艘海洋监视船中,除“无瑕”号服役24年外,其余4艘胜利级服役年限均超过30年;海洋测量船服役年限也已接近或超出30年。据社媒发布的相关照片,“无瑕”号于2025年3月停靠日本横须贺后,未见其自行移动,泊位调整均需4艘拖船辅助支持,其他类似舰艇只需1-2艘即可。这表明其主推进系统可能存在严重问题,无法独立机动。根据美海军船舶处置计划办公室2021年发布的《2020财年年度报告》[1]以及2024年美海军提交给国会的《2025财年海军舰艇建造年度长期计划报告》[2],“胜利”号计划于2029财年退役,其他监测船则待定或预计于2036年退役。 图5. 2025年8月美海军“无瑕”号海洋监视船横须贺港口停泊,图源:X 为改变海洋监视船老化现状,美海军在预算吃紧、其他舰艇建造数量持续削减的情况下,决定建造7艘新型海洋监视船,提升海洋监视能力。美海军于2021年11月发布了T-AGOS 25海洋监视船建造计划详细设计和建造合同的招标书。2023年5月,美国海军宣布已授予位于阿拉巴马州莫比尔的造船厂Austal USA一份合同,拨款32亿美元用于建造T-AGOS 25舰艇。2024年5月,海军又拨款5.16亿美元,以弥补首舰采购成本的增长。2025年1月,海军宣布T-AGOS 25将被命名为“探索者”级,并且该级别的前两艘舰艇(TAGOS-25和TAGOS-26)将分别命名为“唐·沃尔什”号和“维克多·维斯科沃”号。 据2025年9月美海军向国会提交的《海军TAGOS-25海洋监视船建造计划》[3]介绍,T-AGOS 25是一种新型海洋监视船,将取代美国海军现有五艘监视船。与之前的船只一样,T-AGOS 25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并将配备AN/UQQ-2监视拖曳阵列传感器系统。该船长109.5米,宽31.8米,满载吃水9.18米,短距离航速22节,排水量9099吨,比现役的TAGOS舰艇更大、更快。内部可容纳64名船员。推进系统方面,该船将配备四台电动机,其中两台8.9兆瓦,另两台5.3兆瓦。此外,该船还将配备两台定距螺旋桨和两台艏侧推器。该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将由三台柴油发电机和一台通用电气燃气轮机提供动力。首艘TAGOS-25级舰艇于2022财年采购,海军2026财年预算文件中指出,该舰艇计划于2031年7月交付。海军2026财年拟议预算请求6.122亿美元用于采购该级别的第二艘船。 美国政府问责局(GAO)2025年6月的一份报告指出,“该项目于2024年5月选择首舰建造以来,由于船舶设计资源短缺以及供应商提供信息接收滞后,承包商的设计进度受到拖延。造船厂正在制定新的计划,预计将于2025年中期完成。该项目尚未确定首舰的开工日期。官员们表示,截至2025年2月,功能设计仅完成了20%,远低于合同要求的100%完成才能开工……”。[4] 海洋测量船则加快了在原型号基础上的改进升级。2021年8月,ST Engineering North America 旗下公司 Halter Marine 赢得一份价值1.49亿美元的合同,为美国海军设计和建造一艘海洋调查船T-AGS 67。此前,Marine已向美国海军交付了七艘“探路者”级测量船。T-AGS 67将是“探路者”的第八艘舰船,也是T-AGS 66舰船的改进重复设计。这两艘舰船都配备了一个300平方英尺的月池,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部署和回收。“探路者”船只是多任务船只,可以执行各种操作,包括对未知区域的水文调查以及加深对海水柱、海面和海底对水下声学的影响的了解。2024年1月,时任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将未来的“探路者”级海洋测量船命名为“罗伯特·巴拉德”号(USNS Robert Ballard,T-AGS 67)。“巴拉德”号测量船的龙骨于2022年10月铺设,预计将于2026年交付舰队。 总体来看,美国海军的海洋监测力量正处于由老旧舰队向新一代监视体系的转型阶段。尽管现役舰艇普遍老化、作业效率下降,但美方已通过“探索者”级建造以及新的海洋测量船建造计划,试图重建其全球水声监测优势。当前,水下领域被美军视为重中之重,未来美军在监测船方面的努力还可能加码。不过,最大的变数仍是美国极度萎靡的造船业,这些计划中的舰船能否按期服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