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满分,战略零分!以色列3大战略误判 | |
www.wforum.com | 2025-07-24 20:37:43 地理热叭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本轮伊以冲突,以色列的表现堪称现代战争史上的经典反面教材,表面看军事行动无可挑剔,实际上,这是一场连他们自己都接不住的战略惨败!论战术,他们赢麻了:摩萨德特工提前半年渗透,如入无人之境拔掉了防空网,定点斩首了对面至少5位高层和9位核专家,然后F35千里奔袭精准炸平铀浓缩工厂,不管谁来看,这都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突袭。但要是论战略,犹太人虽然用闪电战打崩伊朗,却也把自己拖入灭顶之灾!波斯人的大规模报复完全出乎意料,如今的以色列,距离真正的胜利已经越来越远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在战略上犯了三个严重失误! 第一个就是误判了自身实力。以色列这个国家,打起仗来有个祖传绝活——快!比如之前五次中东战争,全靠闪电战先发制人,先主动突袭把敌人打瞎打懵,然后快速撤退,等美国来镇场了就开始谈判,整体战术可以说非常激进,而且对于前期的情报搜集工作依赖程度很高。他自己也清楚这毛病,所以军事建设全围着“不打消耗战”转,摩萨德为啥全球顶尖?就是为了突袭前把情报嚼碎了,保证一击必中。这种打法就像拳击手虽然出拳快,但肚子挨一拳就得跪。 但不巧了,前面5次他们有美国在后面镇场子,所以都打赢了,赢得轻松的后果就是形成路径依赖,错误地认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一样好拿捏。你看这次突袭伊朗,他们又照搬了这种战术:摩萨德提前半年就把伊朗核设施的通风系统、电缆布局摸得门儿清,空袭当天用电子战飞机瘫痪周边雷达,F35编队贴着叙利亚边境飞,全程避开伊朗防空火力。从起飞到投弹再到返航,整个流程掐表算误差不超过3分钟。这种战术执行力,在中东确实没几个能扛住。 问题是,这次对手跟之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包括以色列本身跟伊朗也不在一个体量上。 以色列才多大?2.5万km²,没有任何纵深可言,GDP完全以出口导向为主,导弹一来就停工停产全境停摆,经济很快陷入崩溃,GDP直接腰斩一半,没有任何打消耗战的潜力。 反观伊朗呢?164.5万km²,人口是对面的9倍,在老美的几十年制裁下,仍旧发展出了完整的自主军工产业链,经济上哪怕老百姓躲进山里照样种地放羊,也比对面更耗得起。 当波斯人发动大规模报复行动之后,至少20轮的导弹雨洗地,几乎把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干报废了,甚至放弃大部分的居民区防御,因为“铁穹”真的变铁穷了。要知道,伊朗导弹库存超以色列20倍,而且量大管饱,成本可控,用便宜的老旧导弹消耗‘铁穹’成本高昂的拦截弹,直接把犹太人拖入上等马对下等马的消耗战,这种以小博大的战术,别说毫无纵深的以色列,就连美国来了都吃不消。摩萨德特工之前炸得有多欢,现在躲进防空洞里算账本就得多肉疼。 他们这次打伊朗,就好像明知道对方是个180斤的壮汉,还硬用打轻量级选手的套路,结果可想而知,战略失败是注定的。 第二个误判是错把老美保护伞当成金钟罩。过去这70多年,以色列躺在白宫提供的安全毯上被惯坏了!从建国5分钟就得到了美国的承认,到五次中东战争背后的铁站边援助,再到过去51年里,美国在联合国为了以色列‘擦屁股’,总计动用的那45次‘一票否决权’,这种无条件的溺爱让犹太人产生了错觉——不管捅多大篓子,爸爸总会兜底。 说白了,这本质上就是美以两国长期存在的战略错配定位,以方觉得两者是一种比盟友更亲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犹太民族配得上老美的无条件支持。但美方却总是站在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无条件站边,是因为‘大中东战略’离不开以色列这根钉子。 但是当这根钉子创造的利益,无法覆盖美方投入的成本时,这种溺爱就会大打折扣。 尤其是川普二进宫之后,美政府的对外政策明显来了个大转弯,从“谁敢动我小弟,我就揍谁”,变成了“美国利益优先”。懂王早就亮明态度:谁跟我抢蛋糕谁是敌人,盟友得自己扛事儿,我再视情况考虑要不要出手帮忙。 可惜以色列没有看懂这里面的变化,还以为‘美国优先’会为‘犹太生存至上’而让步,以为白宫会像以前一样,无条件为自己擦屁股。包括这次,他们以为打完伊朗之后,美军航母就会过来镇场子,结果来是来了,但尼米兹号在红海晃了三天还没进波斯湾,懂王到现在还在琢磨“到底该由谁来掏这笔军费”。 而且白宫的表态也很微妙,以色列催了好几遍五角大楼,想要拿到“箭-4”反导,结果对面却开口跟他们谈海法港租约!不但增兵计划迟迟不批,连军援物资都要经国会反复扯皮。一切迹象都表明——当年那个为以色列硬刚联合国的美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算师般的懂王班底,他们的每个决定都在仔细计算介入中东的成本,而不是继续当冤大头。 以色列犯了大国博弈中最危险的错误,把保护伞当成了金钟罩,没有反应过来当美国需要战略收缩时,再铁的盟友也可能变成弃子。 第三个战略误判是没看清国际棋局变色。以色列至今仍在把自己当成‘小美国’,把大漂亮当成保姆。过去巅峰期的美国在中东说一不二,以色列跟着狐假虎威惯了,觉得自己也能像人家一样“看谁不顺眼就揍谁”。但现在局势变了,老美衰落迹象越来越明显,近些年更是忙着跟别人掰手腕,忙着给战斗民族挖坑,重点都放在太平洋这边,压根没精力管中东烂摊子。 包括以色列自己内部的生态也出现了很多纰漏。 内塔是强硬右翼的代表,愣是靠拳打外部来拉选票,比如加沙危机时靠占领土地捞了一波支持率,就以为“拳头硬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结果呢?伊朗不是加沙,人家有20倍于以色列的导弹储备,还有胡塞武装、真主党这帮“小弟”帮忙递刀子。犹太人这拳打出去,招来的不是投降,而是整个中东反以势力的抱团。 说白了,以色列这三个战略错判,根源就在于看不清自己,也没跟上国际环境变化。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小国参与大国博弈,最忌讳把命运绑在别人身上。当野心超过能力时,再精妙的战术也救不了战略的愚蠢。就像走路不看路,就算跑再快,也得掉坑里。以色列现在就掉入了进退两难的坑里。 咱们有句老话叫“智者不立于危墙之下”,以色列偏要在危墙下跳舞,觉得墙倒了有美国顶着,可现在墙真的开始晃了,美国却往后退了两步,眼睁睁看着以色列挣扎着想要爬出来。在你看来,这波战略失误过后,他们还有爬起来的机会吗? |
|
|
|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