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恐怖的平衡”还是“恐怖的毁灭”?
www.wforum.com | 2025-07-24 16:39:04  环太国际战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英国防务杂志》2025年7月20日报道,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已将数枚B61-12型核弹运送至位于英格兰萨福克郡的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这意味着时隔17年,美国再次在英国部署核武器。据报道,数枚B61-12型核弹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柯特兰空军基地空军核武器中心转出,被运送至英国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一处新建的储存设施。①美国此举是在俄乌冲突仍未结束,俄罗斯的核威慑策略仍在进行中,以及国际战略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进行的,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自然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毕竟,虽然美国的这种非典型核扩散行为已多年未发生,但考虑到目前国际安全局势中蕴含着世界大战爆发的诸多因素,加之美国在欧洲其他国家还部署了大约100枚核武器,这不禁引发对“恐怖的平衡”还是“恐怖的毁灭”的深刻思考。

 英法需借助美力量完成对俄核威慑

俄乌冲突开始后,俄罗斯迅速祭出核威慑手段,意欲阻止北约直接下场。到目前为止,应该说产生了效果。但随着冲突久拖不决,尤其是美国对俄乌冲突态度的转变,导致欧洲国家开始在战略自主意识的驱动下坚持“挺乌反俄”。而面对俄罗斯的核威慑,欧洲国家不再相信美国的核保护,开始出现寻求英法两国核保护的迹象。在此情况下,今年早些时候,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表示,愿意就法国向欧洲盟国提供“核保护伞”以及在其他欧洲国家部署携带核武器的法国战机等进行讨论。此后,开始就此问题与英国进行不断沟通。

2025年7月10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郊外诺斯伍德军事基地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表示,英法双方已签署《诺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确双方将就各自独立的核威慑力量进行协调。马克龙在记者会上表示,防务与安全合作对法英两国至关重要。他指出,欧洲局势已经发生变化,法英伙伴关系也“必须相应作出调整”。根据《诺斯伍德宣言》,任何威胁英国或法国核心利益的对手,都可能面临两国核力量的联合回应。两国还将成立英法核指导小组,由法国总统府和英国内阁办公室领导,负责协调双方在核威慑行动等方面的合作。②这实际上意味着英法两国的核战略同盟已经形成。

英国和法国是欧洲仅有的两个拥有核武器国家。通常认为,英国拥有260枚核弹头,而法国则拥有290-300枚核弹头。然而,据美国《核专家简报》评估,2024年初俄罗斯拥有约4380枚核弹头,供洲际射程的战略运载工具、战役战术导弹和航空兵使用。战略核力量削减了约109枚核弹头,但仍然有1710枚战略核弹头处于展开状态,其中约870枚位于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上,约640枚位于潜射弹道导弹上,另外200枚供重型轰炸机挂载投射。还有约1112枚战略核弹头,以及约1558枚非战略核弹头处于封存状态。③这一对比十分清晰地显示英法两国与俄罗斯的核力量差距。

为此,英国开启了核武器的升级换代工程。据英国国防部透露,英国政府已经为核力量现代化投资数十亿英镑,2023年宣布将追加30亿英镑,加强对新型核弹头及载具的支持。标志性的产品就是一款研发多年的专为潜射设计的新型战略武器——A21项目——目前已从“替换弹头计划”简称被正式赋予“正义女神”代号。④而法国则一直没有停下核武器发展步伐。2021年1月,法国国防部证实,通过欧洲导弹集团MBDA和法国达索航空工业的合作,法国军方“阵风”战斗机完成了新型空射核导弹ASMP-A的首次试射。此前该导弹由“幻影”-2000N战斗机挂载,而现在法国的空基核威慑任务将由“阵风”战斗机承担。⑤2023年12月,法国发射的M51.3导弹采取了全新设计的三级火箭,在强化突防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射程和命中精度,预计2025年开始服役。按照法国军方的说法,这是该型导弹的首次试射,有助于在未来几十年保持法国海基核威慑的可信度。⑥由此不难发现,英法两国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俄罗斯的核威慑,希冀通过提高自身核力量与加强合作通力应对。

“恐怖的平衡”还是“恐怖的毁灭”?

然而,如前所述,英法深知自身与俄罗斯的核力量差距,恰逢美国有意在英国重新部署核武器,英国也就随即顺水推舟。据英国《卫报》2023年8月报道称,美国国会批准向空军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在拉肯希思基地为执行“潜在安全任务”的人员兴建宿舍。分析人士指出,“潜在安全任务”一词通常是美国防部对核武器运用的替代表述。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准备在英国重新部署核武器。英国2025年6月初发布的《战略防御评估》报告也显示,英国计划全面升级核威慑能力。⑦这种情况无疑是英国正打瞌睡美国递上个枕头,只好笑纳。否则,若婉拒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法国尽管一直强调“欧洲核自主”,但也难以担当起为欧洲撑起核保护伞的能力。因此,尽管可能对美国重新主导欧洲地区的核力量局面心有不满,但只能接受这一事实,毕竟这至少会很大程度上减少自身在核力量上投入的压力。

 美国借机完善核力量广泛部署强化霸权地位

客观而论,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的核大国。其核战略(即所谓筹划和指导自身核力量建设与运用全局的方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它还可进一步细化为全面核战争战略、相互确保摧毁战略、确保生存战略和攻防兼备战略。美国的核战略极大地影响着其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威胁的认知、界定与构建,尤其是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支撑内容。

尽管美国总统川普再次执政后似乎采取了某种战略收缩的姿态,但此次时隔17年再次在英国部署核武器,不仅显示了美英关系的紧密,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美国的战略收缩不过是相对的,为维护其全球霸权,依旧需要完善核力量的广泛部署,其中,欧洲就是重点地区之一。尽管英国脱离了欧盟,但其仍是北约的最为重要成员之一,在英国部署核武器既是传统也是当下之需。

事实上,美国在不少欧洲国家都部署有核武器。据报道,2019年4月,北约一份报告“不小心泄露”美国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五个北约成员国部署了核武器。⑧而在这些国家部署的核武器加起来至少有100枚,而型号基本上都是B61-12核炸弹。说明欧洲仍是美国核战略延伸的重要地区之一。

关于此次美国在英国再次部署核武器的动机,尽管有分析认为,“如果更多的欧洲国家开始依赖法国、英国提供的核保护伞,那美国针对欧洲的战略影响力和军事话语权就会弱化。因此,美国才急于在英国部署新式的B61-12型核弹,试图在战略安全领域继续捆绑并套牢欧洲。”但从美国已在除英国以外的5个国家部署了约100枚最新型号的B61-12型核弹看,美国并不担心会对欧洲国家的战略影响力和军事话语权减弱,而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其核力量的广泛部署,完善其核战略延伸,强化其世界霸权地位。事实上,美国正是看到了英国在核力量上的短板和对俄罗斯核威慑的担忧才借机出手。这是一种抓住有利时机的顺势而为举措。当然,也不能排除此举是英国主动提出的可能性。

 核扩散必然加剧核大战风险

尽管美国向英国部署核武器不是典型的核扩散,但其向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五国部署核武器则是典型的核扩散。这种核扩散行为,尽管从主观上看美国可能是想通过对俄罗斯核威慑的反威慑,来实现一种“恐怖的平衡”。然而,就客观而言,严重的核扩散会加剧核战争甚至核大战的风险。

从核武器的发展史看,核武器自出现以来并通过美国在日本的使用实践,使人们认识到这种超级武器的恐怖性,尤其是经过多年发展,已呈现出杀伤破坏威力更加巨大、使用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和威慑与实战综合效能并存等特点。而这一切均基于人们对其毁灭性杀伤能力的恐惧心理。美国与苏联(俄罗斯)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拥有毁灭世界的能力,曾在冷战期间上演过核威慑与反威慑的戏码,其中包括极为危险的“古巴导弹危机”,但整个冷战总体上维持了核恐怖下的战略稳定——恐怖的平衡。

然而,目前美国的大规模核武器扩散,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美国在欧洲除英国之外在土耳其、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和荷兰部署有核武器,是一种典型的核扩散行为,其带来的危险性既是隐性的也是显性的。美国尽管在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管理原则,但都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报道认为:“美军在土耳其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部署有约20枚B61-12核炸弹,但并没有美国战斗机永久驻扎于该空军基地,土耳其空军战斗机也不具备执行核任务的资质。因此这些核炸弹主要是存放在该基地。由于近年来美国与土耳其关系恶化,部分美国媒体担心土耳其可能突然扣押这些美国核弹头,转而变成‘拥核国家’,因此一直呼吁将这些核弹头撤出土耳其。”⑨应该说,这种担心并非毫无道理,因为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的“特立独行”已在很多问题上与美国产生嫌隙,未来发生任何问题都不奇怪。

同时,“根据北约架构下的‘核共享’政策,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的多家基地则采用另一套原则:核弹头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而执行核任务的战斗机则由基地所在国的飞行员驾驶”⑩。这种状况事实上某种意义上就是使得这些非核武国家拥有了核武器。一旦技术上出现问题,这些国家就可能变成可以自主使用核武器国家。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仍在如火如荼、欧洲“恐俄症”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未来的变数还很多。

 结语

核武器的出现一方面强化了拥有者的安全信心,但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威胁,尤其是核威慑的使用与核武器的扩散与人类生存构成了一种毁灭的形而上学,即“恐怖的平衡”还是“恐怖的毁灭”的终极困境。因为,纵观人类文明历史,尽管为赢得生存、利益和权力,战争从未停止,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武器装备也日新月异,但从未有像核武器这般将创造与毁灭的矛盾如此赤裸地极端呈现。核武器的出现和应用颠覆了传统战争的逻辑,因为,核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共同毁灭。尤其是美国曾提出的“确保相互毁灭”理论,尽管其目的是为达成一种“恐怖平衡”,使得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国家之间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但它仍首次揭示了人类会因核大战而面临整体灭绝的可能。

核威慑与核扩散既是安全问题更是地缘政治博弈的一种表现,其底层逻辑展现出的是一场关于人类本质的哲学拷问,即当毁灭能力超越了自我保护本能,当技术进步反噬了生存根基,我们究竟是在构建文明,还是在自掘坟墓?更加恐怖的是,当核按钮成为权力的象征,人类生存的决定权不仅可能会让渡给疯子,也可能让渡给机器与程序。因为,某个个体的非理性行为,一个按键的偶然失误,一次系统的技术故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人类的毁灭。我们曾经历过这样惊心动魄但有惊无险的危局,未来是否还会如此幸运,没人知道。

面对当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尤其是核威慑与核扩散共同交织形成的危局,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即:核威慑与核扩散的终极解决或许并不在于战略理念和技术控制,而在于哲学觉醒,即重新发现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关联。在安全的悬崖边,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核弹头,而是一场关于存在意义的深刻对话。毕竟,“恐怖的平衡”或最终会演变成“恐怖的毁灭”。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爆中国“渤海怪物”完整影像 能躲避雷达锁
南海“对决”?法国航母遭遇“沉默压制”
非洲小国卢旺达 为什么打遍周边无敌手?
印度威胁将中国告到联合国 边境也异动不断
孟加拉终于醒悟了 歼-10C+枭龙全部都要买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爆中国“渤海怪物”完整影像 能躲避雷达锁
南海“对决”?法国航母遭遇“沉默压制”
非洲小国卢旺达 为什么打遍周边无敌手?
印度威胁将中国告到联合国 边境也异动不断
孟加拉终于醒悟了 歼-10C+枭龙全部都要买
突袭千里:以色列秘密开火 中东新战场爆了
拖2个多月才炮轰 北京翻脸内幕曝光
中企的噩耗来了
日本巨头宣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法国航母“强闯”南海 被中国40艘军舰包围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