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号:修啥修?要什么大航母 | |
www.wforum.com | 2025-07-22 13:45:46 循迹晓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最近北边的邻居 ,也就是简体中文互联网黄鹅博主那未曾谋面的父母之邦——俄罗斯,他们的海军接连传出来好几条重磅新闻,先是俄罗斯海军副司令被乌克兰的海马斯火箭报销,把副司令的裤衩子都崩飞了。可能是大帝把俄海军精锐官兵都拉到乌克兰前线填线,黑海舰队也被乌克兰打得只剩黑海了, 于是另一条消息传播开来。由于年久失修,俄罗斯大国地位的象征,俄海军唯一一艘航空母舰,著名的“老烟枪”,“库兹涅佐夫”号,据说要被俄罗斯国防部彻底放弃,这艘巨舰的下场大概率会被俄国人以一块八一斤的价格卖到废旧金属加工厂。 ◇ 图为相关新闻截图 不过,回看“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历史,与其说它处在“一直年久失修”的状态,不如说它是“一直年久待修”直到报废,从2017年第一季度,俄国人就针对它启动了一项中期大修和现代化改进计划。当时预计大修完成后,这艘航母还能坚持服役25年。没曾想,在维修期间它的事故比普大帝的大小便还要频繁。比如2018年10月30号,装载这艘航母进行维修的浮船坞突然发生断电事故,结果造成浮船坞沉没,同时一台70多吨的吊机倒下砸中这艘航母的飞行甲板。这还没完,此后的四年中,它又遭遇了两次火灾,这一次次的事故导致这艘航母的大修和重新服役计划不断延期。 直到今天,俄国人为了修“库兹涅佐夫”号已经足足花了8个年头、马上奔9个年头去了,作为一艘常规动力航母。隔壁美国最新,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福特号,2005年开工到2013年下水,俄国人这维修期快赶上美国人造一艘新航母的了。 ◇ 图为停靠在修船厂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这几年由于俄乌战争和国际制裁等原因,俄国人的造船业不仅进一步萎缩,就连对大型军舰维护能力也因人才的严重流失而严重退化。 可以说库兹涅佐夫号几乎毫无修复的希望。说起来啊,这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结局,堪称是苏联,或者说是俄罗斯海军失败的一个缩影。简单来说,苏联人在本国海军尤其是航空母舰的建设发展中,往往罔顾客观规律,用领袖个人的行政意志去左右科学,这就导致了苏联人的航母之路像极了“厨子摊大饼,正面烙糊了烙背面,反正都是煎熬”。 那么问题来了,苏联人在造航母的路上到底经历了什么?大国地位象征的航母又是怎么被苏联政治影响左右的?为啥一个大国的海军必须要建航母?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说起来,苏联建造航母的计划,早在斯大林时代就提上了日程表。 众所周知,斯大林是苏联人民说一不二的慈父,下到计划生育,上到国防军队建设,那都要经过这位慈父的点头。从上帝视角来看,二战爆发前,苏联海军的整体实力长期处于世界二流水平,不仅大部分海军舰艇继承自沙俄,而且很多主力舰的舰龄都超过20年。跟英美日这些个传统海军强国没法比,甚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意大利。但是,限于当时苏联把有限的预算都拨给陆军,海军就这么一直凑合着。 ◇ 图为甘古特号战列舰,又称为塞瓦斯托波尔级, 是沙皇俄国海军于一次大战前开始建造的第一种无畏舰。这艘战列舰的水兵于1917年参加了波罗的海舰队起义,后来也参加了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加入苏联海军后,更名为“十月革命号”,并于1956年退役,前后服役时间长达41年 不过,不是斯大林不想苏联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根本原因还是口袋比脸还干净。随着苏联一五、二五计划胜利完成,苏联综合国力有了肉眼可见的增长,口袋里有钱了,斯大林的自信心也跟着水涨船高,他认为以苏联现有的实力完全可以打造一支强大的红色舰队。1938年斯大林也公开说:“没有强大海军的国家不能称为强国。”随后更是大手一挥批准了“十年造舰计划”,按斯大林的要求,苏联要建立一支包括战列舰、航母的远洋舰队,最终目标就是要让苏联拥有挑战英美海上霸权的实力。 ◇ 图为72型轻型防空航母设计图 1939年苏联中央舰船研究所提出了“71号工程” ,不过,这项计划随着德国闪击苏联,导致了苏联整个海军造舰计划的全面终止。后续在1943年第17中央设计局提出“72号工程” ,45年又提出“69号工程”,除了72号工程是以山寨英国的光辉级航母为基础建造以外,其余两级都以巡洋舰作为基础进行改造。唯一差别是72号工程用的是轻型巡洋舰的舰体,后者用的是战列巡洋舰的舰体。但这些工程全被斯大林否决了,原因也很简单,除了苏联在战争中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没有多余的钱造航母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斯大林本人不喜欢航空母舰, 他最感兴趣的是大舰巨炮,对战列舰和巡洋舰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 ◇ 图为1942年6月间德军侦察飞机拍摄的建造中的“苏联号” 在二战前斯大林的造舰计划中,他就要举全国之力建造“苏联”级战列舰以及其他大小舰种,斯大林点名要建的苏联级战列舰有多夸张?就拿首舰“苏联”号来说,这船设计标准排水量接近6万吨,全长接近270米,最大宽度将近39米,装备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塔。单这一艘的预算就高达十一亿八千万卢布,而整个工程占了当时整个苏联海军造舰计划中的70%以上原材料、资金和熟练工人。回头来看,斯大林这么大干快上,不顾苏联经济和工业的实际承受能力造“苏联”级战列舰,说白了这就是苏联版的海军大跃进。话说回来,二战期间由于全力打赢卫国战争是首要任务, 原有的造舰计划也都被迫搁置,直到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不忘初心,要把当初停工的军舰继续上马。还亲自参与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与修改,决意要在1945年到1955年打造一支包括苏联级战列舰,巡洋舰等多达41艘主力战舰的庞大舰队。 ◇ 图为1945年4月7日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舰载航空兵打到殉爆的大和号战列舰 正所谓“实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战中,美国海军的航母和海军航空兵把日本的巨舰大炮打的毫无招架之力,美国人已经用自己的辉煌战绩向全世界生动展示了航空母舰在未来海战中重要性,可以肯定的说,巨舰大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时苏联海军司令的库兹涅佐夫也十分认同这个观点。 ◇ 图为苏联海军卓越的统帅库兹涅佐夫元帅 说起库兹涅佐夫,此人出身贫寒,就上过三年教会学校,但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在苏联军队的体系一步步做到海军总司令的位置。咱们说你一个军人再厉害,顶天就是战狼那样,手接RPG,一个打十个,而一个军队统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拥有能够从全局视角分析战场形势,针对国家利益制定长远战略,并围绕假想敌作出精准且果断的决策。而库兹涅佐夫就是这样的帅才。比如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当钢铁慈父斯大林还对希特勒抱有幻想的时候,库兹涅佐夫就保持了清醒头脑,他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果断下令苏联所有海军部门 “进入一级战备,一旦遭到袭击,即可使用武力”,就在这个命令下达4个小时后,苏德战争正式爆发。也正是他这个的命令,让海军成为苏德战争第一天里损失最小的军种。 可以说库兹涅佐夫不仅是一个专业的海军将领,而且还是苏联军队中一个罕见的,勇于担当、品格刚正、富有远见卓识的军队统帅。所以,当二战结束后,他就坚定的认为海军的未来 一定是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世界,而且库兹涅佐夫性格耿直,明知道斯大林不喜欢航空母舰,还是顶住压力,几次三番将建设航母写进苏联海军的未来发展规划中。搞了这么几次,斯大林终于烦了,1947年,斯大林以“和美、英交换情报时让苏联受到了损失”为名逮捕了库兹涅佐夫。原来在二战期间,苏联缴获了一些德国鱼雷。 ◇ 图为艺术复原图,二战期间,纳粹潜艇在盟国商船的必经航路上展开猎杀 这德国鱼雷在当时可是赫赫有名的大杀器,当年德国人开展无限制潜艇战,就用这些鱼雷击沉了大量盟军商船,差点把盟国的援助补给线给切断了。而美英两国得知苏联人搞到一批德国鱼雷,就想从苏联人手里运回来点德国鱼雷,好进行研究寻找对付德国潜艇和鱼雷的方法。当时美英是苏联最大的援助国,斯大林为了不得罪这两个大款,亲自批准将缴获的德国鱼雷交给美英以换取西方援助。然而随着二战结束,冷战的到来,苏联和西方关系迅速恶化。变了的是时代,没变的是斯大林,钢铁慈父为了让库兹涅佐夫闭嘴,就开始翻旧账,这笔鱼雷交易被翻了出来,当年交易鱼雷的协议里就有库兹涅佐夫的亲笔签名。既然人证物证俱在,那好,库同志立刻被停职接受调查。 万幸的是库兹涅佐夫确实是苏军当中难得的人才,当年也是获得了斯大林极大的宠爱。这次斯大林只是想敲打敲打他,并没有打算要他的命,所以他本人并没有被查出什么原则性问题,最后的惩罚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降职“流放”到太平洋舰队,几年后,斯大林约莫库兹涅佐夫反思的差不多了,就让他官复原职重新掌管海军。不过,二进宫的库兹涅佐夫没有领悟领袖的良苦用心,坚持原则,直言敢谏的他又一次向斯大林提出航母建设的计划,这回都没轮到斯大林出面,就被苏联主管造船的部长会议副主席马雷舍夫一口回绝,给出的理由是你要是造航母,那就耽误造巡洋舰。在整个斯大林时代,苏联航母建造全部停留在文件和想法上,一切都以斯大林钟爱的巡洋舰项目为主。 等到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位,库兹涅佐夫觉得圆他航母梦的机会来了,没想到赫鲁晓夫更是个对航空母舰讨厌至极的人,他多次发表言论说,在导弹与原子弹之下,海军大型战舰没有任何作用,在未来的海战中,这种大型军舰就是大而无用的铁棺材,未来的海洋将是核潜艇的天下。即使明知赫鲁晓夫对苏联海军未来的发展倾向,但在1955年苏联在年初进行的年度预算审核会上,库兹涅佐夫还是向领袖递交了“大舰队”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库兹涅佐夫打算用10年的时间投入1200亿卢布打造一支接近美国海军的超级舰队。赫鲁晓夫本打算直接否决这个方案,但在库兹涅佐夫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让了一步,将这个方案放到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 在政治局的扩大会议上,赫鲁晓夫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说:如果10年之后“大舰队”方案得到百分之百地实施,那么苏联海军可以弯道超越美国海军吗?走技术流出身的库兹涅佐夫非常客观理性,他老老实实的回答:不能。赫鲁晓夫又说:既然连超过美国海军都做不到,那给苏联这些大型水面舰艇扔钱还有什么意义呢?当时苏联的主要任务是和美国争夺世界的霸权,苏联人不管干什么都要压美国人一头,只有这样才能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出自身的制度优越性。既然要这么多钱造舰队,还不能保证赶英超美,那苏联高层对库兹涅佐夫的方案顿时没了兴致。于是,库帅的“大舰队”的计划又一次泡汤。 但库兹涅佐夫还是不死心,又去找赫鲁晓夫理论吵架。一来二去,库帅执拗的性格让赫鲁晓夫也对他感到烦不胜烦了,咱们苏联现在正忙着搞世界革命,我们讨论的是怎么把红旗插到美帝的国会山上的问题,你这个大舰队方案再重要,能有苏联伟大光荣的革命理想重要吗? 于是,就准备找个理由给他弄走。不久之后,赫鲁晓夫就找到了整他的理由。原来,在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代的案件进行了平反和清算,一方面给被斯大林害死的那批人恢复了名誉,另一方面对那些曾受斯大林宠爱的人要严格审查。一查库兹涅佐夫的履历,你在海军司令的任上几上几下,被斯大林冷落打压还能留下条命,这怎么着也得算半个前朝重臣,这就给了赫鲁晓夫整他的充分动机。 ◇ 图为“新罗西斯克”号爆炸发生位置及影响示意图 假如库兹涅佐夫这会儿能揣摩上意,对领袖的话入脑入心,或许赫鲁晓夫还不会那么快就对他动手,但他的大舰队方案实在是触犯到了最高领袖的逆鳞,仅仅几个月后,黑海舰队“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突发爆炸沉没,作为苏联海军司令的库兹涅佐夫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最高领导层解除职务并勒令退役,顺带手还把他的军衔从元帅一直撸到中将。从事后的发展来看,这很明显就是苏联高层针对未来海军发展问题而展开的政治清算。既然库兹涅佐夫如此不听话,不识时务,那就别占着海军司令的位子不撒手了,反正咱苏联有的是听话的海军将领。 ◇ 图为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1910年2月26日—1988年5月13日),军事家,苏联海军元帅。曾任苏联海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 随着库兹涅佐夫的下台,戈尔什科夫成为他的继任者,这位戈大帅在人情世故上就比库大帅圆滑的多,表面看上去,他和赫鲁晓夫一样都对潜艇情有独钟,实际上他也是航母的拥趸。1958年美国海军开始建成可以携带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能够在挪威海的边缘对苏联本土实施核打击,而部署在边境的苏联反潜机却对美国人核潜艇的无可奈何。 这个事让戈尔什科夫看到了造航母的机会,他赶紧向赫鲁晓夫进言说:以咱们苏联现有的技术条件,最有效的反潜工具是可携带声纳浮标和轻型鱼雷的直升机。但是,这玩意的缺点是航程和滞空时间都太短,要想让咱们这些反潜直升机长时间巡逻苏联海疆,拒美帝核潜艇于千里之外,这就需要能搭载直升机的大型船舶。咱们一旦和美国人开打,这些反潜直升机就能飞到美国核潜艇活动的边缘地带,提前发现并攻击美国核潜艇。即便不和美国人发生冲突,这些反潜直升机也可以在咱们的水面舰队出航时为其提供反潜支援掩护。眼瞅着面前有美国人实实在在的威胁,再经戈大帅这么一番解释,赫鲁晓夫听后直呼:戈帅真乃我苏联保境安民的大忠臣。 于是,赫鲁晓夫大手一挥批准了戈尔什科夫的建议,而戈尔什科夫也借此机会大幅提升了军舰的设计尺寸和武器指标,最后形成了排水量1.5万吨,搭载14架直升机的“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首舰莫斯科号于1965年建成服役。为了避免让赫鲁晓夫听到“航空母舰”这个词后产生应激反应,戈尔什科夫特意将其命名为“直升机巡洋舰”。 就在莫斯科号从提上日程到建成服役这段时间里,世界局势和苏联政坛接连有大事发生。1962年,美苏两国爆发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人要求苏联人撤走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导弹,苏联人拒绝后,美国海军一口气派出几个航母战斗群和上百艘军舰,在古巴附近海域布下天罗地网,严禁任何可疑船只出入。尤其是针对来往的苏联船只,都要经过美国人一番严密盘查,面对美国人如此羞辱,苏联政府发现他们的海军,竟然没有合适的军舰去美国人面前亮肌肉,只能派出几艘潜艇应战,结果,还都陷进了美国海军的反潜网,最后双方靠谈判解决危机,撤走了军舰和导弹,加勒比海重归平静。 通过这起事件苏联高层也意识到,核战争没那么容易爆发,这个世界更多时候还是在打低烈度战争,而要想解决这样低烈度的冲突就需要更多的水面舰艇。因此,赫鲁晓夫也批准了更多军舰的研发和建造工作,然而事后不久,赫鲁晓夫就因政变下台,接下来决定苏联海军航母梦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勃列日涅夫。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冷战格局出现“东风压倒西风”的态势,这时期美国人的日子不太好过,不仅深陷越战泥潭、石油危机、伊朗伊斯兰革命等窘境,国内一帮左翼进步人士也没完没了的游行示威,给美国政府添堵。这时候的美西方这边完全可以用那句台词形容,国内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石油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苏联这边更好! 可以说,苏联的好日子全托了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福,当时国际油价从3美元一桶飙升到12美元一桶,而苏联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产油国,靠着能源出口赚了个盆满钵满。而苏联则在此环境下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其名曰服务于世界革命,既然是全球扩张,没有海军的支持,苏联不可能解决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问题,所以从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苏联海军在大型舰艇,核潜艇和航空兵方面获得了充足的发展资金,航母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按说苏联这个时候有钱有闲,最高领导人不应该再限制航空母舰的发展了,可从事后来看,苏联航母依旧发展的不伦不类。当时世界各国海军航母的代表,就是美国的小鹰级航母,这种航母是全通甲板,蒸汽弹射起飞,航母自身只保留有限的自卫火力,而航母的战斗力需要在舰队的掩护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苏联人则不走寻常路,他们的航母采用了垂直起降的舰载机,船上堆满了反舰和防空导弹,是个能进攻能防守的全能战士。苏联高层采用如此怪异的航母造型倒不是因为勃列日涅夫同志的个人喜好,而是源自苏联国防工业的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也就是苏联军工负责人乌斯季诺夫元帅的喜好。 说起乌斯季诺夫元帅,多说一句,这位乌大帅从来没上过战场,早年是从一个兵工厂的技工一步步走上仕途的,说穿了他就是个不懂军事战略,思想僵化的职业官僚,跟库兹涅佐夫相比,中间差了100个戈尔什科夫,而且他为了迎合斯大林的想法,坚定认为苏联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花在刀刃上,这个刀刃就是苏联的弹道导弹和装甲洪流。甚至他还坚定认为苏联的导弹可替代舰载航空兵,在他任上甚至荒谬的要求所有苏联舰艇必须装备重型反舰导弹。 因为苏联四大舰队进出大洋都要经过狭窄海峡,非常容易被美军和他们的盟友封锁卡脖子,尤其是苏联的战略核潜艇进出这些海峡的时候,很容易被美国人监测跟踪,而战略核潜艇又是苏联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最后的底牌。所以,苏联造航母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保护苏联战略核潜艇,吸引美军注意力,为核潜艇反击提供掩护。既然是掩护核潜艇,航母就得往船上堆武器增加战斗力,飞机没有那么大的甲板起飞,就用垂直起降。而弹射器这种东西又大又占空间,那都是要被未来战争淘汰的东西,拍板绝不能用。 ◇ 图为基辅级新罗西斯克号航空母舰 就这样在乌斯季诺夫的强力坚持和多次硬性要求下,苏联航母的建造必须满足垂直起降的要求,于是四艘“基辅”级航空母舰强行上马,所呈现的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反舰防空反潜“样样通,样样松”的样貌。不过在这些方面堆砌了太多资源,那么舰载机上面就得被牺牲了,“基辅”级航空母舰搭载的雅克-38垂直起降飞机技术还不成熟,载弹量只有少得可怜的1吨不说,这破飞机作战半径只有不到100公里,这要是在美国航母面前根本没有任何活下来的可能。 就这样苏联航空母舰在发展的道路上白白蹉跎了十几年,到了80年代初,苏联仅仅是上马了一艘武器装备没有基辅级那么多,也有全通甲板,还能常规起降飞机的1143.5型航空母舰,这就是现在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这艘船虽说能正常起降飞机,但由于苏联没掌握蒸汽弹射技术,只能滑跃起飞 ,受起飞模式的限制,滑跃起飞只能装载一半燃油、一半弹药,和美国人的弹射起飞相比,舰载机的飞行性能和战斗力都大打折扣。可是没有办法,谁叫乌斯季诺夫元帅死按着弹射器不让苏联发展的,等到1984年乌大帅终于去世了,苏联海军才开始设计建造可以弹射起飞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只是这时候留给苏联海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1991年苏联,这个曾经和美国分庭抗礼的“红色帝国”轰然解体,连带着原苏联军队中的各项工程全面中断,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也在苏联解体后,被中止建造拉出造船厂进行拆毁。 ◇ 图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复原图,这是苏联时代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设计可搭载70架舰载机,24架Su-33战斗机或米格-29K战斗机,4架Yak-44空中预警机,15到20架Ka-27直升机 当然了,苏联的航空母舰不光是在设计使用上受政治影响,在军舰命名上也同样被影响。还拿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来说,这艘航母在建造之初被命名为“苏联”号,但在建造过程中正赶上伟大的勃列日涅夫同志去世,苏联当局为了纪念这位伟大领袖,就把舰名从“苏联”改为“勃列日涅夫”。然而等到1987年问题又来了,这一年苏联高层聚在一起开会,开着开着,大家又把勃列日涅夫生前的许多政策措施都进行了重新评价,当然了,这些评价都以否定为主,比如这一年在苏共六中全会的报告上,有人就提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非常失败,说他主导的苏联社会惰性和停滞不前的力量占了上风,把整个国家都拖进了旧轨道。就像苏联笑话说的那样,“勃列日涅夫在火车车厢里摇晃身体,做出来像是在前进的样子。” ◇ 勃列日涅夫:苏联人民都在读、重读、废寝忘食地研究我的著作 图为勃列日涅夫的三部著作 既然勃列日涅夫的政策都这么失败,那肯定要对这个人的历史地位重新评价,也有必要肃清一下勃列日涅夫的政治流毒,比如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间写作灵感如尿涌,连续写下《小地》、《复兴》和《处女地》三本自传小说,在苏联的发行量达到惊人的4亿册,相当于苏联人人均两本有余,并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全球发行,更是成为苏联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其畅销程度一度直逼《圣经》。然而因为苏联高层对勃列日涅夫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价,这三本书也成了“劣质作品”被一律下架,畅销书一下子成了珍藏品。 连勃列日涅夫的作品都免不了下架的命运,航空母舰这样的大国重器,再以他的名字命名就太不合适了。此时,正赶上苏联末期,各个加盟国的独立运动此起彼伏,为了安抚各地情绪,这艘航母又被改名为“第比利斯”号,这名字是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的首府,也就是今天格鲁吉亚的首都。可是如此改名还是没能挽救分崩离析的命运,随着1990年格鲁吉亚发表独立宣言,格鲁吉亚的独立已成定局,苏联为了避免和独立后的格鲁吉亚发生外交争执,就又把航母改为“库兹涅佐夫”号并命名至今天。幸亏这些年俄国没有什么大的政治风波,要是他们再来一场大清洗,再翻出来库兹涅佐夫什么黑材料,打成反贼,这航母还得再改一次名。 ◇ 图为2016年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前往地中海的途中 苏联解体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服役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港里趴窝,只有2016年才第一次到叙利亚执行任务,然而仅仅两个月的战斗任务中,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因为拦阻索多次故障,损失了两架舰载机,于是俄国海军立刻将所有舰载机转入叙利亚的陆地机场继续执行任务,而库兹涅佐夫号则冒着黑烟返航回国进行维修,前面咱们已经提到了,在维修期间,这库兹涅佐夫号也是厄运不断,导致航母从正式维修一直到现在8年多过去了距离竣工还遥遥无期,工期能跟它有一拼的只剩下恒大楼盘了。而根据目前的消息,库兹涅佐夫被拆毁的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我相信距离官方承认彻底放弃这艘“烂尾”航母也只是时间问题。 说起来,俄罗斯现在在海外仍有军事干预需求,无非就是中东地区与非洲,而俄罗斯进行的每次海外干预,都是以叙利亚的机场和港口作为跳板。当年俄军在叙利亚能毫无顾忌的扔炸弹,完全是依靠当地的陆地机场,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只能作为陆基航空力量的小补充,这也是为啥普大帝这么多年要死命护着阿萨德政权。但在24年年底,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彻底推翻之后,俄军就撤离了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俄国没有了海外基地,也就没了在远洋进行大规模军事干预的能力。既然俄军海外核心打击力量存在的基础已经没有了,像航母这种远洋舰队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经济和工业实力,实际上已经不允许它在保有航母了。之前俄罗斯玩命投钱想保住库兹涅佐夫号,很大程度上是想延续苏联的大国风光,让世界看到自己还是那个世界顶级强国。但错就错在,大帝真信了可以轻松拿下乌克兰,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当闪击战变成持久战,俄罗斯只把大量资源倾斜给陆军和空军,海军自然也无力再承担起一艘航母的维护成本。一旦这艘航母被拆掉当废铁卖了,俄国就会很长时间内变成无航母的地区性海军,这对于有“大国志气”和野心的俄国来说实在是太丢脸了。 |
|
|
|
![]() |
![]() |
054B全球最强!别急,看看意大利护卫舰 |
![]() |
看了这个战绩,美国乐不起来了…… |
![]() |
歼-35舰载版刷上“飞鲨”标志 确认已入列 |
![]() |
093B核潜艇多重要?攻击力堪比导弹旅 |
![]() |
10万民兵强攻 苏韦达巷战成现代“绞肉机” |